时间:2018年05月10日。
地点:江苏泰兴。
据了解,记者接到了梁桂英老太太的紧急求助,希望记者能协助解决她所面临的难题,促使她的子女们挺身而出,承担起照顾她的义务。当初初次见到梁桂英老太太的时候,她坐在土地上,泪水涟涟,可怜之情溢于言表。据她陈述,身患晚期癌症的她如今身边唯一能够依靠的丈夫已经辞世,让她陷入孤苦无依的窘境。因此,她急切期待自己的儿女们能够履行起照顾她的责任。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她的五个孩子却个个都对她绝缘,毫无一人肯愿意承担起应有的职责。
当询问起为何她生育众多子女,却一个也无法倚靠时,梁桂英老太太的委屈之情溢于言表。她透露,初婚之际,丈夫家境贫困,生活陷入了极端困顿。随着生育两个孩子后,她的日子愈发艰难,因此她不得不离弃丈夫和那两个幼小的孩子。当时,儿子年仅两岁,女儿才四岁。离开第一任丈夫之后,她迅速结识了第二任伴侣。于是,她又走入了婚姻的殿堂,与丈夫育有一个儿子。虽然丈夫在一家服装店经营,经济状况尚可,但她却认为自己既然已是家庭主妇,就不应涉足店面的事务,二人之间渐行渐远,无法彼此理解。不久后,这段婚姻也以离异收场,当时她的儿子只有一岁。
随后,她再嫁给了第三个丈夫张某。当时的张某是一名大学生,文化修养丰富,性格温和,深受村中人的尊敬。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后,迅速迎来了两个儿子的降临,丈夫对她相当宽容。但不幸的是,梁桂英老太太并非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常常因一些小事外出发泄情绪,甚至闹上了街头,让丈夫颜面尽失,这一度影响了两人的感情。最终,这段婚姻也以失败收场。
直至梁桂英老太太50岁的时候,她邂逅了第四位伴侣,二人携手共度了长达11年的岁月。这位丈夫对她关爱备至,深谙她的内心,积极支持着她的一切。然而,在这段似乎幸福的婚姻中,一场意外却将梁桂英老太太的命运再度扭转。
抛弃五个子女改嫁四次,患癌后无人承担赡养义务,老人崩溃大哭!据了解,梁桂英与第四位丈夫步入婚姻的殿堂,度过了漫长的十余年时光。然而,想不到的是,仅仅一年前,第四位丈夫竟被确诊患上了癌症,家庭被迫变卖了一切能够变卖的财物,尽管如此,丈夫依然在几个月前离世。与此同时,梁桂英的健康状况也愈发恶化,她前去医院进行检查,结果竟然显示她也罹患了晚期癌症。在这个困境面前,她不禁想起了那五个曾被她抛弃的孩子。梁桂英决定向孩子们求助,让他们拯救病入膏肓的母亲。
首先,她前去找到了大女儿的住处,期望能够以她为表率,让其他子女一同承担照顾的责任。然而,大女儿听闻母亲的请求后,情绪激动,手持大扫帚竟将她撵了出去。接下来,她尝试与次子取得联系,但次子的冷酷更加让她心寒,他甚至不愿意接听母亲的电话。
面对绝望的局面,梁桂英只好求助于自己的第三个孩子,不过,这个孩子已经在城市安家立业。然而,当他接到母亲的电话时,却流露出明显的嫌弃之情,甚至直接挂断了电话。
在面对愧疚和困境的双重打击下,梁桂英被迫寻求帮助。记者迅速响应,陪同她一同前往大女儿袁某的住所。然而,袁某听到记者的叙述后,神情愤怒地显现在脸上,她甚至毫不客气地说道,就算她出门被车撞死,也不可能给她一分钱的抚养费!袁某伤心地说道,四岁之后,她就已经没有妈妈了,她和我毫无瓜葛。
面对大女儿的冷漠态度,梁桂英心情愈发低落。而对于小儿子来说,母亲的离开发生在他仅有两岁的年纪,因此他对母亲几乎没有任何记忆。这也让他对这位母亲充满了怨恨,恨她不曾陪伴在他的成长路上。
另外的三个儿子对待母亲的态度同样鲜明。其中一个儿子声称,母亲离开的时候他才两岁,几乎没有任何关于她的印象,他对母亲充满了怀疑和疏离。同样,另外两个儿子也表现出了明确的立场,他们对母亲心怀愤怒,对于过去的遗弃感到无法释怀。
母亲抛弃子女改嫁4次,晚年患癌却求子女赡养,儿子:宁死也不养!面对五个孩子冰冷的态度,梁桂英感到无比的委屈和痛苦,眼泪如泉水般涌出。她试图为自己当年的离开解释,诉说着内心的苦衷。众人面对她的哭泣,内心也激起了深深的同情。然而,就在这时,第三位丈夫站了出来,对梁桂英大加指责,认为她的离开纯粹是因为穷困,否认了她的一切辩解,似乎每一次的分离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然而,事实实际上并非如此。这些年来,她每一次的离开,内心都没有一刻停止过对子女的牵挂,然而,五个孩子从未接到过她的一通电话,她仿佛成了一个被遗忘的人。面对如此母亲,她自问是否有资格让孩子们承担起抚养的责任。即使是只有两个儿子愿意伸出援手,她也不愿意同意,因为她清楚,自己已经失去了这个权利。
看到前夫的冷酷态度,梁桂英心头疼痛不已。记者深感无奈,只得将五个孩子聚集在一起,试图解决母亲的抚养问题。记者以为,如果有一个孩子能够退让一步,剩下的孩子也会对母亲表示些许的体谅。然而,现实却远比记者预期的更加残酷。除了欧阳愿意支付每月300块钱的抚养费,其他几个孩子却露出了一丝冷笑。他们坚决地表示,如果母亲不愿意放弃,可以将他们告上法庭,看看法官是否会判决他们支付养老费。母亲罹患癌症的事情已经传遍,但他们的态度却一如既往地冷酷,毫不留情。在他们看来,即便母亲命悬一线,也不值得他们支付半分钱,就算她踏进家门来乞讨,也绝不会得到他们的一点施舍。
随着梁桂英的回归,整个村庄都充斥着嘲讽和鄙视。人们纷纷议论纷纷,认为她当初的离去是极其果断的,她只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可以在年老时再找一个丈夫,再由子女来照料自己。然而,这些声音中也有些人对她心存不满,认为她草木皆兵,用血缘关系敲打别人,却没有尽到母亲的职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但不管如何,每个人也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梁桂英的命运被放大成为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家庭责任、亲情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