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雍正和乾隆年间,政府采取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和激励措施来控制知识分子。这导致了一种被称为“文字狱”的严酷政策,使得许多学者选择回避政治和现实问题,转而投入到对古代经典的深入研究中。他们的研究重点包括经文的文字学、音韵学、名物学、训诂学以及古代的法律和制度。这种学术复兴运动,在经学史上被称为“汉学”或“朴学”,也称为“考据学”。由于它在清代的乾隆和嘉庆年间极为盛行,因此又被称作“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以其对考据和训诂的重视而著称,展现了一种朴实严谨的学术风格。该学派以经学为核心,广泛涉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史籍考订、地理志、天文历算及金石乐律等领域。乾嘉学派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总结,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乾嘉学派,以其对考据和训诂的重视而著称,展现了一种朴实严谨的学术风格。该学派以经学为核心,广泛涉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史籍考订、地理志、天文历算及金石乐律等领域。乾嘉学派对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术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与总结,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乾嘉学派主要分为吴派和皖派两大流派,后来发展出扬州学派。吴派,亦称苏州学派,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以惠栋(1697—1758年)为代表人物。惠栋的学术成就基于其家族四代的文化积累。他不仅倡导汉学,还将之传授给非惠氏家族的学者,创建了苏州学派。王鸣盛和钱大昕等嘉定士子在1750年赴苏州求学,后成为乾隆年间著名的汉学家。赵翼也是吴派中的杰出人物。皖派,或称徽州学派,以戴震(1723—1777年)为创始人。戴震的思想和学说对扬州刘氏家族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派和皖派都以汉代儒学为根基,尊重东汉许慎和郑玄等学者。尽管共享同一学术基础,两者在学术方法和应用上存在差异。吴派坚持恢复汉代儒家经典的解释,严格遵循汉儒的观点,这导致其学术实践有时显得过于琐碎且缺乏创新。相比之下,皖派虽然同样重视汉儒经典,但更加注重个人见解的发展,擅长利用文字学和训诂学来阐释经文,追求真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避免了盲目追随和固执己见的问题。
在乾嘉学派中,学者们普遍倾向于回避将经学知识直接应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而是将重点放在考据学上,使其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然而,皖派能够通过研究古训来阐明道理,不仅致力于经典的研究,还关注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社会治理中,这与吴派的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显示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怀。
在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扬州学派作为乾嘉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继承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并吸收了吴派与皖派的研究成果。该学派在经典研究、校勘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推动了乾嘉汉学达到顶峰,并为后来的近代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扬州学派的学者们采用了辑佚、校勘、注释等综合研究方法,提高了经文解释的精确性和深度。他们强调将经典文献与其他学问领域相结合,追求学问的实用价值,为晚清的经世思潮打下了基础。
乾嘉学术,以其质朴的文风和对实证研究的重视,被誉为“朴学”。这种学术风格在考证任何问题时,都坚持收集广泛而深入的资料,进行详尽的引证和分析,持之以恒地追求准确的结论。特别是在对经典文献的校订和解释方面,乾嘉学者不仅超越了以往的成就,还在整理和保护古籍及历史资料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