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原捷
文章来自公众号北京瞧办主任
我从石家庄平山县自驾开车南下,一个人自驾车近700公里到了河南确山。
在路上听广播里讲到了什么70后、80后的,我一边听一边想:怎么出来的什么70后、甚至00后,这是怎么定义的一种年代的划分,这种划分的目的是什么?一边开车一边想,到了宾馆就把想的写出来吧。
我想的也是很简单,我不知道后来的这些划分的具体内容。但是,我们50后的切身经历和后来的不同,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后边的这些年轻人,他们被划分出来的一种说法吧。
我们这代50后的经历,基本上是被选择,而且多是没有准备过程的被选择。这点就基本上区别70后的各个划分的群体。我们到开始要走向社会时,都是突然到来的,没有思想准备的人生过程阶段。举几个我自己的经历过程。
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上学,还都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几年做点儿打算,还能够和家人有些商量和探讨。但是文革一开始,我们这些人的经历就是不可预见和没有征兆琢磨的过程的。
如我1968年2月入伍离京就是如此。我记得一直到1967年年底,什么都还是文革乱七八糟的阶段。1967年全年就没有进行征兵,这个停止征兵工作,没有通知和说明。所以我们和家人都不知道何时开始恢复征兵工作。就压根没有想过如何争取当兵什么的。
1968年1月份突然开始接兵,我和大家一样,就报名了。从体检到接到通知书,没有几天。接到通知书到消户口离家离京也就不到一个星期。这种命运的选择,是不容我们个人选择和适应的,似乎有些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的感觉。老实说。我们这样被命运带进军营是非常棒的归宿,虽然不能够选择和思想准备,也没有什么。
现在会有人说,你可以不报名参军啊。不报名参军那还有什么可以选择呢?准备考大学?那已经似乎是历史现象了。投身当工人?没有这个机会。甚至当时大规模的上山下乡都没有提出来,学校课早就不上了。当时就是这个状态,能有当兵的机会,赶快走。
但是其后绝大多数的那一代人的上山下乡,就不是那么可以接受的选择了。上山下乡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本人和家长都不可能想到的。一旦被命运选择上了,我们这些50后的同龄人,也是不打嗑破的就去了。都没有什么抗争和抵触,这就是有别于70后的这代人的经历。
再后来1978年的恢复高考,我们这代人,也没有事先的酝酿和准备。不像文革前那时每年还有正常高考,随时都可以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充分酝酿和家人朋友商量。1978年恢复高考,谁能预见?谁有准备?
总之,我们50后那一代是被动适应环境适应发展变化过程的一代。
有人会问:我写这篇到底想说明什么?我就是想说明我们和70后的不同的缘由吧。我们是被命运选择和适应命运,而是没有哭着喊着要改变命运的一代,我们也很自然地走过来了。
人们的生活过程,要是有预见、有准备、有选择的余地和过程,也许就是历史让70后的这些年轻人和我们的根本区别吧。
70后的人生因选择而璀璨,也有因选择而黯淡。他们比我们这代人多彩!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是不嫉妒的。呵呵!
1968年2月12日发出的入伍通知书,2月17日就上火车离京了,几乎连思想上的选择都没有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