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一首抒愤诗,道尽悲愤,人不能活在过去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9-02 22:30:28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书愤 其二》

清·陈曾寿

伤心鹞鲜久相持,败类谁吟芮伯诗。

妖鸟有声愁滴血,角端无语警还师。

不妨残局支青骨,但痛神州化赤眉。

干古强梁遗辙在,滔天自孽岂能追。

现实生活里,很多人都不自觉地对很多事耿耿于怀,或者是不能释怀。

这种难以释怀的情绪,如同秋日里缠绵的细雨,悄无声息地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到压抑与沉重。然而,正如雨过天晴,万物终将复苏,也应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找一片晴空。

开始尝试放下,并不意味着遗忘,而是选择以一种更加成熟和宽容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可以将那些耿耿于怀的经历,视为生命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风景,它们虽不完美,却丰富了阅历,让内心更加坚韧。

每当夜深人静,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与自己对话。问问自己,这些执念究竟带来了什么?是无尽的痛苦,还是成长的养分?很多时候,会惊讶地发现,那些曾经以为无法逾越的障碍,不过是自己内心设下的一道道枷锁。

所以,应该学会原谅——原谅他人的无心之失,更重要的是原谅自己的不完美。在原谅中,找到了释放的出口,心灵得以自由飞翔。同时,也学会了感恩,感谢那些经历让自己学会了坚强,感谢每一次跌倒后重新站起的自己。

因为,生活本就是一场修行。在这场修行中,不断地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当终于能够微笑着对那些耿耿于怀的往事说一声“再见”时,会发现,世界竟如此宽广,阳光如此明媚。而那份释怀后的轻松与自在,正是生活对自己最好的回馈。

晚清诗人陈曾寿也因为难以释怀,于是写了一首《书愤·其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释放了一下心情。

02

陈曾寿,是光绪年间进士,与陈三立、陈衍齐名,并称海内三陈。他诗词兼备,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在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诗坛,成就非凡。

他算是一位传统而老式的人。

清朝灭亡后,不愿入仕民国,对封建礼制有自己的执着和坚守。于是侍奉母亲于西湖畔,以遗老自居。

可以说,陈曾寿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传统意识非常浓厚的儒士,忠君思想排名首位。虽然清朝已亡,但是其内心依然忘情于清朝,也因为这样,他的思想难免被束缚。

不过,在现实生活里,他理性上是接受大清已亡的事实,只是内心接受传统思想熏陶,无奈被忠贞不渝的忠君思想所缠绕,所以,在其人生中后期行为与诗中,可以清晰可见其思想既复杂又矛盾。

在张勋复辟后,他接受官职,接过复辟失败,又回到杭州西湖隐居。

民国十四年,陈曾寿跟随溥仪入关东,并担任皇后婉容之师,后又南归不再出仕,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逝世,走完一生。

不管如何,他都没有丢下吟诗填词的爱好和习惯。在他的诗词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意境丰富又充满灵性,可谓成一家。

03

在他的诗词中,可以明显体会到他矛盾的一面,一方面因为乱世纷扰,想学陶渊明隐世;另一方面,执着忠君,却无法施展抱负,让其又产生凄凉心境。

在陈曾寿的诗词里下,这种矛盾与挣扎如同深秋落叶,既承载着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又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无奈。他借古喻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超脱生活的无限憧憬,渴望在乱世中寻得一方净土,以诗书为伴,远离尘嚣。

然而,忠君报国之志如同烈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烧,不灭不息。每当夜深人静,月光洒满窗棂,那份未能实现的抱负便化作无尽的凄凉,萦绕心头。他深知,自己虽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时代的洪流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个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所以,陈曾寿的诗词中便多了几分深沉与厚重,既有对隐逸生活的美好幻想,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化作一行行隽永的诗句,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如何在乱世中保持一颗清醒而坚韧的心?他可能会以更加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将个人的命运融入时代的洪流之中,用诗词记录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也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片栖息之地。最终,他的诗词不仅成为了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成为了后世理解那个时代、感受那份复杂情感的重要窗口。

这首《书愤·其二》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04

陈曾寿这首《书愤·其二》抒愤诗,道尽心中悲愤,可是,人不能总活在过去,要积极面对未来,要学会和自己和解。

这首诗犹如一曲历史的悲歌,回荡在读者心间,让人不禁为那份深重的悲愤所动容。但正如夜幕之后必有黎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洪流相较,虽显渺小,却也蕴含着无限可能。

在哀婉与愤懑之后,或许更应思考的是如何在风雨飘摇中站稳脚跟,如何在逆境中寻找那一线光明。陈曾寿虽以诗抒愤,其字里行间又何尝不是对自我超脱的一种渴望?他教会世人,面对过往的遗憾与不甘,最勇敢的姿态不是沉溺其中,而是选择释怀,将那份沉重化作前行的动力。

于是,学会了与自己和解,不是遗忘,而是以一种更加成熟与包容的心态,去审视那些曾经的伤痛与挫败。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让心灵更加坚韧;每一次释怀,都是为了迎接更加宽广的天空。正如春泥孕育花朵,过往的苦难终将滋养出更加灿烂的未来。

带着这份从诗中汲取的力量,继续前行吧。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论遇到多少风雨,都能以一颗平和而坚定的心,去拥抱每一个挑战,去珍惜每一份拥有。

因为,正是这些经历与情感,构成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人生,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0 阅读:1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