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深度解析:卧龙烛龙俱为一体,而蜀国内卷从马谡开始

文元看娱娱乐新闻 2024-11-26 03:44:43

话说这部剧一开场就给我们整了个大活 - 街亭之战。

且看当时的场景:马谡这个"理论派"完全无视了王平等人的建议,非要把大军架在山顶上。

张郃可不是吃素的,带着五万铁骑直接控制了街亭的城防工事。人家也不着急,就在山下面慢慢围着,断水断粮。

这招"囚徒困境"可太狠了!最后除了王平带着一千多号人且战且退,其他人全军覆没。

但是仔细想想,这事儿也太巧了。按照原著的说法,在这场战役之前,马谡可是立过大功的。他带领的情报系统成功渗透了天水三郡,《三国志魏略》里明确记载:"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吏民骚动。

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说白了就是蜀军还没到,这几个地方就主动投降了。

诸葛亮作为"蜀国顶级带师",不可能不知道街亭的重要性。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军队里的实权派可不少:李严统领江州及永安兵马,魏延督汉中军队,李恢督南中军队,吴壹督关中军队,向宠督成都军队,赵云当中护军。

这些人里面就只有向宠是诸葛亮的铁杆,其他人都不太靠谱。

说起马谡这个人,可不是单纯的"理论派"那么简单。在街亭翻车之前,人家可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手里握着蜀汉最重要的情报机构 - 司闻曹。

这个司闻曹啊,那可真是古代版的"军情六处"。马谡把它分成三司一室:司闻司负责往外面派风筝和峨眉峰(柳云龙、余则成这种级别的特工),搞境外情报传递;军谋司就相当于现在的战忽局,张召忠局座那个范儿,专门负责情报分析和研判。

静安司就更厉害了,专门搞反渗透、反侦察,跟现在的反间谍部门差不多;还有个主记室,就是整天跟档案打交道,研究情报的那帮人。

马谡这个"掌门人"干得也是真不赖。天水三郡这么硬的骨头,人家愣是用"软刀子"给啃下来了。《三国志魏略》都记载了,诸葛亮的队伍刚到陇右,那边的官员和老百姓就开始骚动,等到诸葛亮围了祁山,南安、天水、安定这三个郡直接就投了。

这种零伤亡的胜利,不就是现在说的"降维打击"吗?这操作,怎么看都是把情报工作玩明白了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儿。

但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个能力出众的人,最后却在街亭栽了个大跟头。这让人不禁想起一句老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再说了,情报系统这种地方最讲究的就是忠诚度。马谡这种能把天水三郡策反的人,万一哪天心思活络了,那可就真成了"卧龙"和"烛龙"的心腹大患了。

所以啊,马谡这个人设,简直就是职场上那些空降的"天才高管"的翻版:能力是真的强,但是太飘了,最后反而被这份能力给坑了。

剧里的男主角荀诩,这名字一看就不简单。马伯庸给这个角色取名可是大有来头:荀彧字孝和,贾诩字文和,郭嘉字奉孝。

这三位可都是魏国的顶级军师,结果编剧一招"三合一",就整出了这么个角色。

荀诩在剧里跟狐忠(也就是烛龙)可谓是相爱相杀,关系错综复杂。电视剧给荀家、翟家加了个设定:他们都是琅琊诸葛氏的追随者。

真实历史上,贾诩是西凉人,荀彧的老家在许昌,都是死心塌地跟着曹魏混的主。

最搞笑的是,荀诩一通神操作猜来猜去,最后发现所有的阴谋诡计都是蜀国自己人在搞事情。用原著的话说就是:"他的朋友并没有真正背叛蜀汉,蜀汉也在与曹魏的情报战中占据了优势。

这不就是典型的"大智若愚"吗?诸葛亮这波操作把魏国最强三大军师的合体都给整不会了。

看到这,不得不服,诸葛亮这个"带师"当得是真有一手。

要说这部剧最高能的地方,就是诸葛亮处理马谡这一手玩得太绝了。

诸葛亮先是挥泪斩马谡,然后自贬三等,搞得整个朝廷上下都以为他是真的在自责用人不当。这波"苦肉计"一出,不光把军心稳住了,还让大家觉得街亭失败就是单纯用错了人,跟蜀军战斗力不够压根儿没关系。

但是等等,故事还没完!趁着这个机会,诸葛亮直接把心腹杨仪扶上了马谡的位子。

更狠的是,诸葛亮这波操作还顺带着收拾了李严。李严在狐忠的推荐下用了个叫李邈的人,这位李邈为了表现自己,直接把靖安司的官员给做了,还想嫁祸给冯膺。

结果呢?被荀诩一眼识破,最后反倒把李严给坑了。

所以诸葛亮必须要来这么一出大的。马谡这个替罪羊,不仅帮他震慑住了这帮不安分的主,还顺便帮他解决了权力交接的问题。

说白了,这就是诸葛亮玩的一出"曲线救国"。用马伯庸的话说就是:放出间谍的是孔明,监守自盗的是卧龙。这波操作看似复杂,实则样样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 稳固自己的权力基础,为将来的北伐做准备。

不得不说,这段剧情写得是真绝,把古代官场的尔虞我诈演绎得淋漓尽致。

说到底,马谡也算是个悲情人物了。人家提出过"攻心论",在诸葛亮南征之前就展现出了不俗的谋略才华。诸葛亮当初力排众议提拔他当先锋,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你品,你细品,这事儿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诸葛亮本人之前也没跟魏军正面刚过,顶多就是进益州的时候打过几场小仗,还是有张飞、赵云这些猛将保驾护航。

其实说白了,诸葛亮也是身不由己。魏延、吴壹、李严这些实权派大佬手里都握着兵权,而他能完全信任的也就向宠一个人。

在魏强蜀弱的大环境下,不来这么一出大的,还真镇不住这帮人。

所以啊,马谡这个"接班人"注定是个悲剧。他的才华没问题,但偏偏卷入了蜀国内部的权力斗争。用现在的话说,这不就是"政治不正确"吗?再大的才华,在政治角力面前也只能成为牺牲品。

你说诸葛亮狠吗?确实挺狠的。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在那个时代,为了大局,他好像也没得选。这就是所谓的"苦衷"吧?违心杀死马谡,自贬三等,看似是在惩前毖后,实则是在为北伐做准备。

最绝的是,这场权力的游戏最后变成了一个双重困局:忠诚经不起考验,谋略也成了双刃剑。

这不就是在映射现实吗?职场上有能力的人多了去了,但最后能走多远,还真不是单纯看能力的。

0 阅读:26

文元看娱娱乐新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