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胡宗南率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发动了疯狂进攻,彼时,局势异常紧张,国民党军队紧追不舍,在一场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收到情报,说毛主席的马在渡河时掉进黄河淹死了。
蒋介石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对在场的部下大声说道:“哈哈,天助我也!毛泽东没了那匹马,行动肯定受限,这下看他还怎么逃!”

然而他的部下却传来消息:毛主席不仅没被黄河阻拦,还牵着胡宗南的部队在陕北的山沟里兜圈子。当时是怎么一回事?毛主席和马匹又有怎样的缘分?
毛主席的坐骑小黄马在革命的艰难岁月里,共产党面临着重重困难,武器装备匮乏是常态,车辆更是奢望,毛主席长期以来都是靠着双脚奔走各地,领导革命工作,在泥泞的山路、崎岖的小道上,都留下过他坚定的足迹,一走就是数不清的日夜。
1929年9月,福建战场上捷报传来,红军在激烈的战斗中成功缴获了一批马匹,得知消息后,部队领导深知毛主席工作繁重,四处奔波十分辛苦,便挑选了几匹矫健的马带到他面前。

负责此事的同志说道:“主席,您长期奔波,太辛苦了。这些马是刚缴获的,您选一匹,以后赶路也能轻松些。”
毛主席走到马群前,他背着手,仔细地打量着每一匹马。他的目光落在了一匹小黄马身上。他走上前去,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小黄马的脖颈。“这小家伙看着真精神,还挺有灵性。”毛主席笑着说道,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一旁的同事见状,走上前,有些犹豫地说:“主席,我养马驯马多年,懂些门道。这小黄马虽然模样周正,脾性也不错,可要说在这些战马里头,真算不上是最拔尖的。那边有几匹高头大马,耐力好,速度快,更适合长途跋涉,要不您再看看那几匹?”
毛主席摇了摇头说道:“不用啦,我看这小黄马就挺好,眼缘这东西很奇妙,我一瞧见它就觉得亲切。而且它脾气温和,我骑起来也踏实。就它了!”

众人见主席心意已决,便不再劝说。从那以后,小黄马就成了毛主席忠实的伙伴,无论前方道路是泥泞坎坷,还是荆棘丛生,它都稳稳地驮着毛主席,跟随主席走过了无数重要的革命征途。
1935年,长征路上,毛主席骑着那匹小黄马和战士们一同行进。当他看到那些因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或是在之前战斗中受伤的战士,脚步踉跄、面色苍白时,心中满是担忧。
突然,毛主席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对身边的警卫员说:“把小黄马牵去,让受伤的同志骑,他们更需要。”
警卫员面露难色,说道:“主席,您也走了这么远的路,接下来山路更难走,您没有马怎么行?”
毛主席摆了摆手:“别多说了,我自己能行,战士们受伤了,身体虚弱,马对他们来说更重要。”
于是,小黄马被牵到了一位腿部受伤的战士面前。战士不断推辞,在毛主席的劝说下,战士含着泪,骑上了小黄马。就这样,毛主席和战士们相互扶持,一步一步朝着山顶攀登。
小黄马逝世,小青马接棒1936年,毛主席的小黄马,这匹曾陪着他走过无数艰难险阻、立下赫赫功劳的伙伴,却在此时病倒了。它卧在马厩里,不再有往日的精神,原本明亮的眼睛也变得黯淡无光,只是有气无力地喘着粗气。

随后,毛主席赶忙让人找来当地最好的兽医。检查一番后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对毛主席说:“主席,这马病得太重了,我已经尽力了。”
最终,小黄马还是没能挺过去。毛主席站在一旁,久久没有言语。他下令将小黄马安葬在凤凰山脚下,郑重叮嘱道:“一不准剥皮,二不准吃肉,三不准拔毛尾,要完整地埋掉。”
小黄马的离去,让毛主席的身边少了一位忠诚的伙伴。贺龙等领导人得知后,纷纷将自己心爱的战马送给毛主席。贺龙亲自牵着自己那匹高大彪悍的乌龙驹来到毛主席面前,笑着说:“主席,我这匹马可是跟着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您骑上它,肯定更威风!”
毛主席笑着婉拒道:“老总啊,我知道你这马是个宝贝,还是算了,谢谢你的好意。”尽管大家再三劝说,毛主席始终没有接受。

西北民众听闻了这件事,大家商量着,特意选了两匹好马,一路护送到延安,当两匹马被带到毛主席面前时,毛主席一下就看中了它,对身边的人说:“这匹马看着就踏实,以后它就陪着我咯。”从那以后,小青马就成了毛主席新的“战友”,陪着他继续在革命的道路上前行。
一次,行军途中,小青马稳稳驮着毛主席行进在狭窄的山路上,山路崎岖,一侧是陡峭的山壁,另一侧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稍有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小青马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驮着毛主席稳步前行,它的耳朵不时地转动着,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眼看就要走出这危险的山崖,就在大家稍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小青马却突然停了下来,无论怎么催促,它都不肯再往前挪动一步。
警卫员一边拉着缰绳,一边拍打小青马的屁股,嘴里念叨:“快走啊,怎么突然不听话了!”

就在大家疑惑不解时,远处传来沉闷的轰隆声,且越来越近。“不好,是敌机!”毛主席冷静地观察四周,示意大家隐蔽。好在山崖巧妙地挡住了众人的身影,敌机没有察觉,渐渐飞远。
直到敌机完全消失不见,战士们才松了口气,小李后怕地摸着小青马的鬃毛,感叹道:“这小家伙,还挺机灵,关键时刻立了大功!”
主席坐骑黄河惊魂,小青马绝境逆袭1947年,蒋介石调集重兵,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主席率中央机关踏上了转战陕北的艰难征程。
一日,队伍来到陕西佳县一带,一条宽阔的大河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河面上没有桥梁,也找不到可用的船只,所有人一时间陷入了沉思,现场局势瞬间变得万分危急,情况十万火急。队伍根本来不及掉头,因为众人携带着大量物资,行动迟缓,目标又太过显眼,于是,一行人决定冒着生命危险过河。
小青马在水里保持平衡,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终于把毛主席带到了对岸。

1948年,主席决定前往华北。来到渡口,只见水大浪急,中央警卫部队紧急调配8条船,5条渡人,3条渡骡马。主席与警卫人员率先登上第一艘船,装载小青马的船紧跟其后。
行至河心,水流愈发汹涌,船只剧烈摇晃。突然,一个巨浪猛地拍向小青马乘坐的船,船身瞬间大幅度倾斜,小青马立足不稳,被颠入河中。
蒋介石得知这件事后,大笑着说:“哈哈,毛泽东的马掉进黄河里了!没有了坐骑,他的动作就会受到极大地限制,根本无处可逃!这么好的机会,我们必须要把握住!”
令人没想到的是,小青马拼尽全力,竟然游到了岸边,湿漉漉地爬上岸,抖了抖身上的水。

就在蒋介石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时,他的部下来报:毛泽东不仅安然无恙,还在陕北巧妙地指挥着部队与国民党军队周旋,一次次突破了他们的包围圈,而且党中央还在陕北的群众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力量。
可无论蒋介石如何气急败坏,也无法改变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逐渐失利的局面,而毛主席则继续骑着他的小青马,带领着党中央在陕北的土地上坚定前行,一步步走向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立下赫赫战功的小青马被送往北京动物园,颐养天年。毛主席亲自下令:“这些有军功的动物,不能杀、不能吃,要好好地饲养起来!”
1962年,已相伴二十多年的小青马走到了生命尽头。临终前,它朝着中南海方向,接连嘶鸣三声,似在向毛主席作最后的告别,而后缓缓闭上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