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小道》是一部传记电影,不要因为电影的题材和片名,就认定该片属于那种样板化的主旋律作品,这也是本片的导演雷献禾,以及编剧王兴东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
电影打破观众对类型片的刻板认识,从生活与艺术的角度,精准把握时代背景,填补空白,还原真实,更是从角色塑造的角度入手,深刻的剖析人物,将立体生动的角色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新颖的类型片拍摄方式,更是非常适合年轻人观看。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邓小平同志谪居江西南昌城郊时期,在这段日子里,他在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进行了为期三年零四个月劳动生活,期间不能称他为“同志”,只能用“老邓”替代,而且还有一位全程板着脸的黄干事形影不离的随行,既是保护他的安全,也对其日常生活进行监督,而“老邓”的所有行动,都要向这位干事汇报。
而这条“小道”,就是“老邓”每天上下班行走的寂寞小路。电影也交代了起因——原本是工厂后门的一个废弃小路,是工厂厂长和主任专门为“老邓”开辟的一条捷径,在那个动荡的时期,保护“老邓”安全,也方便其上下班。
这也是该片前20分钟的主线故事,用蒙太奇手法概括了背景和人物,一气呵成,让观众代入感极强。并从一场冲突中从侧面概括了“老邓”的胆识和气度,完成了角色的基本构型,也为后面的故事打下基础。
该片的故事线和人物塑造,也是全片最大的亮点。相比我国其他同类作品,比如很多描写领袖人物作品,为了把角色塑造得非常全面,所以其事迹要描述充分,人物关系要展示齐全。但本片并不是这样。正如在编剧课上老师说起的那样,“我们永远无法把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拍成电影,但我们可以从一些重要事件中拍出一个人。浮光掠影,全而有限”。
这也是本片的特色——抓住了核心要素,没有面面俱到地展示“老邓”的社会关系以及他经历的大事件,而是从小事入手,以面概全,展示角色的人格魅力和信念。
比如他在工厂工作时期,“老邓”重新捡起了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学的手艺“钳工”,引得一旁的工人们大为惊讶。这位65岁的老人每天上班进门第一句总是,早上好,下班又是一句,明天见,简朴且平易,这些细节都有呈现。
回到家中,他又是一名普通的父亲,把瘫痪在床的儿子接来之后,每天更是要照顾孩子的起居,夜晚睡觉时还要定闹铃,每2-3个小时要起来一次,帮助儿子翻个身,避免炎热的天气里儿子得褥疮。一次谈话中,老邓对儿子讲起了他的同学陈延年,其中饱含的情谊和先辈的事迹,让人为之动容。
电影正是从这些极具生活质感的点滴小事中,反应出角色的人格魅力,电影中一句台词写得非常好:坚持真理的人格不能丢。彼时彼刻他虽然是一名工人,但心系百姓;虽然远在江西小镇,但没有忘记国家;他也是一位父亲,有着普天下父辈心系子女的共同心愿,这些塑造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这才是典型的传记电影拍摄手法。
其实,相比起有明确商业目的类型片和艺术价值的文艺片,传记电影并不讨喜。毕竟人物本身自带时间线和故事性,无论时代氛围的还原,还是性格的拿捏,二次演绎都极具挑战。
但传记电影的独特之处,恰在于它的真实性,可以让我们和曾经的传奇人物无限接近,在短时间内了解一个人最精华的部分,不仅窥见他们人生的历程,更深刻地领悟其价值观念。
正如电影所示,正是“老邓”这样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周围所有人,在工厂时坚持不搞特殊,给他拿来椅子他坚持回绝,即使严重低血糖,也选择独自忍耐不想劳烦他人。而黄干事也从一个横眉冷对的监督员,最终变得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对其的称呼从“老邓”变成了“首长”。结束谪居的“老邓”,也把黄干事和一直为自己操心的工厂主任叫到一起,对他们说,虽然方式不同,“但你们都是在完成自己的任务”。
电影临近结尾,面对吃不饱饭的街坊,端午节连粽子也吃不上的孩子,“老邓”耳濡目染,深刻反思,就在这条小道上,几经来回,使得一条乡间小道延伸出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
电影的编剧王兴东通过大量调研,历时15年完成了剧本,他与本片的导演雷献禾也是老搭档了,经典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就是出自他们之手,其中生动形象的角色和故事主题让人印象深刻,也在这部电影里再次完美展现。而本片的主演卢奇老师,自1988年《百色起义》开始扮演小平同志以来,已成为著名的银幕特型演员。本片他也是导演之一,有着多年的积淀和对角色深入的理解,可以说,这一次是卢奇老师生涯最好的表演之一。
由此可见,《邓小平小道》整部电影情绪饱满,笔触生动,正因为有情绪,所以观众自然会进入电影,走入角色内心。而电影在情感表达上非常克制,没有那些煽情的桥段,反而通过事件和大量细节的描述,从侧面带动情绪,这一切都是为了主题和角色服务。电影极大地摆脱了主旋律电影中的思维惯性,如此新颖的传记类型电影,也非常适合当代观众,更希望更多的年轻观众能在4月22日走进影院,去看一下这部影片,去了解那段真实的历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