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无不对“阴谋”嗤之以鼻,却又对“阳谋”赞不绝口,其核心原因就在于阴谋是偷偷摸摸的进行,而阳谋是光明正大的进行。所以,《围炉夜话》开篇就有“教子弟于幼时,便当有正大光明气象”的劝诫。那么,《春秋》第一典故“郑伯克段于鄢”,究竟是阴谋还是阳谋?可能其中真相,让人意难平。
在《春秋》的第一篇中,一共记载了五件大事,但是唯有“郑伯克段于鄢”被《左传》大写特写,而且将其中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段精彩的历史故事,左丘明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既然看客感同身受,又让看客气愤填膺,但要讨论“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历史典故,究竟是阳谋还是阴谋,可能会有多个层面的答案。
从《谷梁传》的角度来看,“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悲剧是郑庄公处心积虑,一步一步诱导共叔段触发贪恋,从而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走向“谋反”的不归路。也正是《谷梁传》这个说法,让后世诸多文人墨客几乎一边倒的痛骂郑庄公,比如《公羊传》说“郑伯之恶”,南宋黄震说,郑庄公是“春秋初第一罪人”,明代刘伯温说“郑庄公之不道”,明末清初马骕说“郑伯之人道绝矣”,清代汤鹏说“君臣之义,郑伯先废之矣”。清初的文学家蔡元放说,“忍哉寤生!幽母杀弟,狡狯性成,流秽青史”,可谓是将郑庄公骂的狗血淋头。
对于这件事,左丘明也表示无奈,对孔子所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六个字,只能两不相帮,只是点明了“春秋笔法”的褒贬之义。左丘明认为:为什么不说共叔段是“弟弟”,是因为共叔段不像个做弟弟的样子,为什么要说成是“克”,是因为郑庄公和共叔段这两兄弟,犹如一个国度里的两个君王一般,为什么要说郑伯而不是郑庄公,是在讥讽郑庄公没有对亲弟弟进行强有力的教育,而没有记录共叔段逃走的结局,认为这就是郑庄公的本心。对于这一段历史,也让史官在下笔记录的时候表示左右为难。
为什么在左丘明的眼里,却是说“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让史官左右为难呢?因为,“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的始作俑者既不是郑庄公,也不是共叔段,而是郑庄公和共叔段的生母武姜。郑庄公和共叔段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但是郑庄公的亲爹,比较宠爱郑庄公,但是郑庄公的母亲却是宠爱共叔段。武姜自从有了郑庄公之后,一直都十分厌恶这个长子,后来有了共叔段之后,就一门心思宠溺这个幺儿子,还曾多次向郑武公提出“废长立幼”的主张,都被郑武公以“废长立幼”为取乱之道予以驳回。
郑庄公从出生,一直到后来成家立业,从来没有感受到什么叫做母爱,而共叔段不一样,虽然郑武公比较疼爱郑庄公,但也依然不失对共叔段的疼爱。郑庄公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下长大,再加上在他十三四岁的时候,父亲薨逝,年少继位,当时的郑国交给郑庄公这么一个小娃娃手里,没有人关心郑庄公有没有压力,但,武姜却一直在为小儿子谋划,意图颠覆郑庄公的君主之位。
武姜向郑庄公为共叔段讨要封地,更是狮子大开口的要了“京邑”这个城池,当时朝中大臣祭足都认为这不符合先王规制,劝谏郑庄公不要将这么大一个城池给共叔段。郑庄公说,这是母上大人的意思,他又有什么办法。祭足再劝,郑庄公慷慨陈词,“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自从这句话说出来之后,这个故事,就一直是以阳谋的形式存在。
为什么说是阳谋?因为,郑庄公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多行不义必自毙”!想必这句话,很多人都很熟悉,现代很多古装剧中,正派人物都会用到这句台词。郑庄公说了这句话,自然也能传到共叔段和武姜的耳朵里,这既是警示,也是通牒,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贪得无厌,要懂得及时收手,毕竟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坏事做多了,必然遭报应,有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所以,郑庄公一番慷慨陈词,既是在告诫朝中大臣,“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是在告诉武姜和共叔段,“坏事做多必遭殃”。就看你信不信?这就好比,社稷制定法典,警示世人不要违法乱纪,就看你信不信,你要不信,那等着你的就是“铁窗泪”。结果,共叔段以为有他的母上大人做内应,收拾郑庄公十拿九稳,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郑庄公拥有天才般的军事才能,拥有圣人般的高瞻远瞩,拥有奇才般的千里谋略,让自以为自己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叔段一败涂地、兵败如山。
对于“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历史典故,郑庄公有错吗?不仅没有错,而且还显示了郑庄公的胸怀与敬畏,对于目前几十年的偏心,他没有抱怨,对于弟弟几十年的叛逆,他没有绝杀。但最终共叔段发动叛乱,大错铸成,郑庄公为了祖宗基业,也只能、也必须大义灭亲,但最终也只是将共叔段赶走,并没有将他赶尽杀绝、斩草除根。可以说,自古以来的夺嫡者,又有几个有郑庄公这等胸怀?秦始皇没有,李世民也没有。
总体来说,“郑伯克段于鄢”这个历史典故,对于郑庄公而言,他是阳谋,对于共叔段来说,他是阴谋。然而,几千年来,大部分人都将这件事情归咎于郑庄公,将他试作过错方,实在是有失偏颇,让人意难平。不过,近现代的诸多文化学者和史学大家,都在为郑庄公鸣冤,有道是,“正义虽然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对于“郑伯克段于鄢”这个赋予“春秋笔法”的典故,总有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一天。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