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未婚妻去城里做保姆,村里传言她变了心,我带着铁锅赶了过去

阿丽讲故事 2025-03-12 14:08:55

1985年的腊月,刚下过一场雪,冰雪尚未完全融化。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寒风呼呼地刮着,刀子似的割在脸上,生疼生疼的。

我是个铁匠,祖传的,我家住在农村,在离镇上不远的地方开了一间铁匠铺,因为活不多,再加上要过春节了,那几天我在家休息。

堂屋里,我和爷爷在烤火,爷爷正坐在木凳子上,拨弄着用树根生起的火,嘴里还时不时地嘟囔着:“这鬼天气,冷得人骨头都疼。”

奶奶坐在一旁的矮凳上,用锥子在鞋底上扎了一下,又拿起针在头发上擦了一下,扎入鞋底。

鞋底有点硬,她又用套在指头上的顶针压了压,才穿过鞋底,然后重复着上面的动作。

这时,父亲和母亲去镇上办年货回来,母亲突然说了句:“阿芝回来了!”

“阿芝回来了?”我心里猛地一紧,阿芝,那个和我一起长大的姑娘,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但我并没有急不可耐的去找她。

母亲接着说:“我听人说,她在城里可能有对象了。咱们家之前帮她退婚垫还的那500 块钱,得赶紧要回来,不然可就打水漂了!”

听到这话,爷爷停下了拨弄火的动作,皱着眉头说:“这种事别乱说,阿海你还是去问个清楚!”

奶奶也放下了手中的鞋底,附和道:“阿海,你爷爷说得对,这种事情别听人乱嚼舌根,阿芝是个好姑娘,不会是那个样子。”

父亲说了一句:“爹,娘,再怎么说,也得先把事情弄清楚,500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我坐在那里,心里却五味杂陈!

阿芝,那个我一直放在心底的姑娘,真的变了吗?

在这一瞬间,那些和阿芝一起度过的美好过往,如同电影般一一浮现在我脑海中。

我和阿芝同一个村,我家住在村东头,阿芝家住在村西头,由于我们村的田地和砍柴的山坡都在村东头。

因此农忙的时候,每天都能看到村里人带着农具去干活。

我和阿芝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同班同学,只是那个时候男孩子和女孩子很少一起玩,都是各玩各的。

男孩子喜欢打四角,玩弹珠,做弹弓,做泥巴手枪这些;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踢毽子。

因此我和阿芝即便一个村,又在一个班,我们平时也很少有交流。

真正让我们熟络起来的,是初二的暑假,那个时候我初中还没毕业,没去学打铁。

那天我去放牛,傍晚快回家的时候,骑着我家那头水牛从野外往家里走,远远的发现阿芝在一个水塘边走来走去。

原来她的水牛跑到水塘里洗澡,不肯上来,眼看时候不早了,着急回家,可是水牛就是不肯上来。

结果阿芝一着急,脚下一滑,“扑通” 一声掉进了水塘里。

我来不及多想,扔下牛绳就往水塘边跑去,我水性极好,一个猛子跳下去,把阿芝救上了岸。

为此阿芝的母亲还送来一只鸡,感谢我救了阿芝一命。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不一样了,我们会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在路上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日子就像村头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河,看似平静,却暗藏着无数的波澜。

阿芝和我,在旁人眼中,我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悄然横亘在我们之间。

阿芝有个娃娃亲,她的父亲,当年在修水渠时,与邻村的阿柱父亲结下了过命的交情。

那时,两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为了这份情谊,他们在阿芝和阿柱还年幼的时候,就定下了这门亲事。

后来,阿芝的父亲不幸去世,阿芝和母亲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阿柱家见日子过得苦,再加上有娃娃亲这档子事,没少在生活上帮扶阿芝家。

然而,阿芝的心里,却从未认可过这门娃娃亲,每次提及此事,她的眼神里都会闪过一丝倔强和无奈。

阿芝为此和她母亲吵过几次,也和定了娃娃亲的阿柱说过退婚的事情。

阿柱说他无所谓,娃娃亲的事情,他也不认可,但是这事要和爹去说,阿芝一个姑娘家的,就没敢去。

那年秋天,阿柱家请的媒婆过来和阿芝母亲择定婚嫁的日子定在冬天。

阿芝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着急也很难过,她知道总要面对这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当晚就和她母亲吵了一架。

“妈,我不同意这门婚事!我和阿柱一点感情都没有,怎么能嫁给他呢?”阿芝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眼中满是焦急和不甘。

阿芝母亲叹了口气,说道:“闺女,你怎么就不懂事呢?咱做人可要讲良心啊!

阿柱家这些年对我们家的恩情,我们不能忘啊!再说了,这娃娃亲是你爸当年定下的,我们不能违背他的遗愿。”

“爸已经走了,可我还活着!我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想被这娃娃亲束缚一辈子!”阿芝的情绪有些激动,眼眶也红了起来。

母女俩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吵声越来越大。最终,阿芝母亲被阿芝激怒,她指着门口,大声说道:“你要是不同意,就别回这个家了!”

阿芝咬了咬牙,转身跑出了家门,准备找一个村里玩的好的姑娘家过一夜,可是那个姑娘走亲戚去了。

无奈之下,她走到了村头的草垛旁,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她蜷缩在草垛里满心的委屈和无助。

那天晚上,我外出送铁器回家的有点晚,路过草垛时,隐隐听到了一阵抽泣声。

我心里一惊,走近一看,竟然是阿芝。她的头发凌乱,脸上满是泪痕,眼神中透着绝望和无助。

“阿芝,你怎么在这儿?发生什么事了?” 我焦急地问道,声音里满是关切。

阿芝抬起头,看到是我,泪流满面,她哽咽着,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

我听着后心疼不已,连忙安慰道:“阿芝,别害怕,有我在呢。先去我家吧,外面冷,别冻坏了。”

阿芝犹豫了一下,最终跟我回了家,母亲看到阿芝的样子,也很心疼,连忙让她和自己睡了一晚。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想着阿芝娃娃亲的事情必须彻底解决,不然苦的不仅是我和阿芝,还有阿柱。

可是阿柱家比我家富裕,我没什么底气,另外我也不清楚阿芝的决心。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起了个大早,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还特地在里面放了两个鸡蛋。

她把面递给我,让我端着进了屋,母亲笑着说:“阿芝,快吃吧,这可是阿海亲自给你煮的。”

我听了,脸一下子红了,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毕竟这面不是我煮的。

阿芝看着那碗面,眼眶又红了,她轻声说:“谢谢婶子,谢谢阿海。”

母亲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屋子,我看着阿芝,问道:“阿芝,你打算怎么办?”

阿芝抬起头,眼神里透着坚定,说:“我昨晚想了很久,我决定去阿柱家找他爹,就算是我求他,也要把婚事退了,我不能就这么认命!”

我点了点头说道:“好,我陪你去。”

“不行,你别去,要是你去了,容易引起误会,弄不好,他们村里的人会打你,你忙你的,在家等我消息。”阿芝说道。

我想想阿芝说的有道理,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铁匠铺里等阿芝的消息。

一直到傍晚,阿芝回来,把我叫到小河边,看到阿芝的表情,我有种不详的感觉,赶紧问情况。

阿芝叹了一口气说道:“婚是退了,我还找了他们村里的妇联主任。

可是阿柱的爹,说这么多年帮我家里很多,而且逢年过节都会送来礼物,真要退婚,必须赔他们家500块钱。

可是我家里情况你清楚,让我去哪里凑这么多钱呢?而且我娘还在生气,她肯定不会答应,也不会帮着凑钱的。”

500块钱确实是个不小的数目,尤其是对阿芝这样的家庭,但是我家里有,这一点我清楚。

我看着阿芝绝望的表情,说道:“阿芝,你先别着急,我回去和父母商量商量钱的事情。”

回到家后,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母。

父母听罢都愁眉不展,母亲则在一旁唉声叹气,不停地念叨着:“这可如何是好...”

我说道:“爹,娘,我和阿芝的情况你们都清楚,阿芝的为人你们更清楚,请你们先拿钱解决眼下的问题,以后我会好好打铁,把这些钱挣回来。”

父亲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家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又向亲戚借了一些,终于凑齐了 500 块钱。

当我把这 500 块钱交到阿芝手上时,她的眼眶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阿海,这钱我一定会还你。”阿芝的声音颤抖着,满是感激。

我看着她,坚定地说:“阿芝,钱的事情不重要,眼下先解决掉你的心病。”

随着阿芝退掉娃娃亲,父母看我们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不仅让我们订了亲,还整天念叨着要趁热打铁,把我和阿芝的婚事办了。

可是我去找阿芝说这个事情的时候,阿芝却说道:“阿海,我想好了,我要去省城打工,把这 500 块钱还给你。”

“为什么啊?我都说过了钱的事情不重要,而且我爹娘都是自愿拿出来的,你又何必这么介意?”

尽管我了解阿芝好强的性格,但是我还是好奇地问道。

阿芝说道:“我不想让大家觉得我是被卖到你家当媳妇的!”

我听了,心里 “咯噔” 一下,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刺了一下。

我看着她,急切地说:“阿芝,你怎么这么想?咱们结婚后,一起努力,赚钱过自己的日子,何必这么在乎别人说什么呢?”

阿芝摇了摇头,轻轻地说:“阿海,你不懂,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还想再劝劝她,可看着她那坚决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我知道,阿芝一旦做了决定,就很难再改变了。

原来阿芝有个表哥在省城读研究生,帮她找了一份给教授做保姆的工作,每个月能给阿芝开 50 块钱的工资。

离别的那天,我送阿芝去车站,“阿芝,到了省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记得给我写信!”

阿芝眼眶微微泛红,说道:“阿海,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别太拼命了。”

从那以后,等待阿芝的来信,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每次见到乡邮员,我都会问上几句。

阿芝在信里说,省城很大,人很多,车水马龙的街道让她感到既新奇又害怕。

她每天都很忙,但从未停止过对我的想念,她每天要照顾教授的生活起居,还要帮忙打扫卫生、整理书籍。

她还说,教授的女儿送给她几件漂亮的衣服,都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款式,穿上它们,她感觉自己就像变了一个人。

她还特地给我寄了几张照片,模样还是那个模样,但衣装打扮和原来那个农村的姑娘已经有了分别。

阿芝在信里还反复叮嘱我,要我好好学点文化,别只守着祖传的打铁手艺,要懂得变通。她甚至还寄回来一些关于铁器制作的书籍,让我好好学习。

我虽然回信的时候答应着,但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

我觉得祖传的打铁手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已经传了好几代人了,一直都好好的,那些书本上的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不过,为了不让阿芝失望,我还是把那些书放在了床头,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偶尔也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翻上几页。

我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春节能够早日到来,阿芝冷回家。

然而很快流言蜚语开始传开,有的说阿芝被城里迷住了,变得虚荣,以后要嫁到城里。

有的说她傍上了大款,甚至还有更加难听的事情。

每次听到,我都气得满脸通红,恨不得冲上去和那些人打一顿。

可我心里又很纠结,一方面,我对阿芝的感情坚如磐石,根本不相信这些谣言。

可另一方面,我又忍不住会想,阿芝在城里待了这么久,见识也广了,我们之间的差距是不是越来越大了?

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喜欢我吗?这种患得患失的感觉,让我痛苦不堪,脑海里全是阿芝的身影,还有那些刺耳的流言。

所以当母亲告诉我阿芝回来之后,我满心纠结,不知道该不该直接去找阿芝,在家里人的唠叨下,我准备起身。

就在这个时候,阿芝主动来找了我,尽管那天很冷,但我们还是到了村外,毕竟在那里我们曾经一起打过雪仗,堆过雪人,留下过回忆。

我们一路都很沉默,到了村外,我们停了下来,阿芝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说:“阿海,这是 500 块钱,我还给你。”

我接过信封,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这是要和我撇清关系吗?

我赶紧说道:“阿芝,你这是干什么?我又不着急用这些钱。”

阿芝看着我,突然有些不高兴地问道:“阿海,我回来这么久了,你为什么一直都没去找我?”

我正好憋了好多问题,也没想那么多,就问道:“听说你变了,是不是已经看不上我这个铁匠了?”

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可已经来不及收回。

阿芝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她瞪大了眼睛,生气地说:“阿海,你怎么能这么说我?你竟然相信那些流言蜚语?”

“我...我也不想相信,可大家都这么说,我心里乱得很。”我低着头,声音有些沙哑。

阿芝气得眼眶都红了,她咬着嘴唇,说:“阿海,你太让我失望了!我在城里拼命打工,就是为了能早点还上钱,能和你堂堂正正地在一起。

我每天都想着你,给你写信,可你呢?居然这么不信任我!”

我们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从争辩到争吵。

吵着吵着,我看着阿芝伤心的样子,心里一软,首先松了口,说:“阿芝,对不起,是我不好,不该这么说你。既然钱已经还了,不如我们结婚吧,以后好好过日子。”

阿芝听了,却没有丝毫喜悦,她看着我,认真地说:“阿海,结婚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我之前就和你说过,让你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别只守着这打铁手艺,你这个犟牛为什么就是不听呢?”

我皱了皱眉头,还是觉得学那些东西没什么用,争辩道:“我觉得这打铁手艺挺好的,祖祖辈辈都靠这个吃饭,学那些书本知识有啥用?”

阿芝一听,更加生气了,脸涨得通红,大声说:“阿海,你怎么这么固执?现在时代变了,不学习就会被淘汰。

你看看人家,都在努力进步,你却还守着老一套。你要是不好好学文化,不上进,别想让我嫁给你!”

说完,她转身就走,留下我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院子里,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里懊悔不已。

春节到了,大人们忙着走亲访友,孩子们则在大街小巷里追逐打闹,放着鞭炮,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可是我却心情沉重。

那天我出去拜年,刚好阿芝表哥,也就是帮阿芝在城里找保姆工作的表哥,就住在那个村里。

听说他也回来过春节,我就想着去打听打听阿芝的情况,说不定能解开我和她之间的误会。

到了阿芝表哥家,寒暄几句后,我鼓起勇气问道:“表哥,阿芝在城里到底怎么样啊?我听说...”

表哥看着我,笑了笑,说:“阿芝能怎么样?她心里只有你。那些流言蜚语你可别信,都是村里人瞎传的。

阿芝在城里打工很辛苦,不然教授的女儿会那么喜欢她?给她买衣服?

阿芝一直想着要回来和你一起过日子,还经常念叨着让你好好学习,还让我在图书馆帮你找冶金方面的书籍。”

听到表哥这么说,我心里既高兴又愧疚,高兴的是我误会了阿芝;愧疚的是我竟然因为那些流言蜚语,伤了她的心。

可等我回到家,才知道阿芝已经回省城了,我望着省城的方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不能再让阿芝失望了。

从那一天起,我认真看阿芝给我邮寄回来的书籍,有些看不懂,就问父亲和爷爷,他们听了很新奇,但觉得很有道理。

有些父亲和爷爷都不清楚的,我就去找别的老铁匠请教,因为我们那一带的铁匠不少。

白天,我一边打铁,一边琢磨着书中的知识和请教来的经验,尝试打铁,尤其是打铁锅,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那些关于冶金、锻造的知识和经验,就像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为我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我开始明白,打铁不仅仅是力气活儿,更是一门需要智慧和技巧的艺术。

在改进打铁技术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但我都在坚持,因为我不想让阿芝失望。

为了掌握好火候,我每天早早地起床,生火、烧铁,一遍又一遍地观察着铁块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记录下每一个细节。

我的眼睛被炉火烤得红肿,脸上也被火星溅得满是小伤疤,但我毫不在意。我知道,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打铁还得趁热,学习也是一样,不能半途而废。”我常常这样给自己打气。

每一次失败,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的决心;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终于,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后,我打出了一口让我满意的铁锅。

它的表面光滑如镜,泛着淡淡的蓝光,锅底的弧度恰到好处,能够均匀地受热,我轻轻抚摸着这口铁锅,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口铁锅,不仅是我送给阿芝的礼物,更是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她,我会为了我们的未来改变自己。

想着阿芝给我的信越来越少,而且还在生我的气,于是我踏上了前往省城的长途汽车。

终于,省城到了,那是我第一次去省城,因为那里有阿芝。

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街道上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到处都是我从未见过的繁华与喧嚣,和农村有着天壤之别。

按照地址,我找到了阿芝工作的地方,阿芝看到我的那一刻,她先是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随后那惊讶瞬间化作了惊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熟悉的笑容!

“阿海,你怎么来了?”阿芝瘪了瘪嘴说道。

我看着她,一时有些语塞,过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阿芝,我...我想你了,就来看看你。这是我给你打的铁锅,你看看。”

说着,我把铁锅递到她面前,阿芝接过铁锅,仔细地端详着,眼中满是赞赏:“阿海,你真的做到了!这铁锅打得可真好,比我在城里看到的那些都要好。”

听到阿芝的夸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所有的辛苦和疲惫都瞬间烟消云散。

阿芝把我带进屋里,给我倒了杯水,然后迫不及待地说:“阿海,你等我一下,我找教授看看这铁锅。”

说完,她就拿着铁锅去找教授,教授也说很好,但他只是凭自己的感觉,并不专业。

为此他还特地去找了学校其他专业的教授来鉴定,确定我打的铁锅很好,我和阿芝都很兴奋。

之后,阿芝带我去了一个小公园,“阿芝,这些日子你在省城过得好吗?”

阿芝微微叹了口气,说:“其实,我在省城的日子并不容易,有时候真的很累。

但是,一想到你,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尤其是你这次过来,我看到你愿意为了我学习和长进,比什么都高兴!”

我听了之后,又心疼又高兴,心疼阿芝的辛苦,高兴阿芝对我的认可。

我对阿芝说道:“阿芝,对不起,让你受苦了。以后我会和你一起努力。”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到了腊月,我和阿芝举办一场简单而温馨的婚礼。

婚后,阿芝没在进城,我们开始了新的生活。我继续经营着祖传的打铁铺,阿芝则用她在省城学到的知识,搞起了动植物养殖。

尽管也有风风雨雨,但我们都相互扶持,相互信任,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

0 阅读:0
阿丽讲故事

阿丽讲故事

分享情感故事,品味人间真情,梦回年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