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刘青意,清朝康熙年间人氏,家中以租田耕种为生,他孝顺懂事,小小年纪就替地主放牛,贴补家用,放牛就回来还会帮着母亲做饭做家务。
刘青意十三岁长成了小伙子,比他父亲还要高一个头,他父母觉得男孩子应该要有一技之长,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有口饭吃。
刘青意说平时帮母亲做饭,喜欢灶台上的事情,想学习厨艺,于是经远房亲戚介绍,他去跟镇上的一个食肆学习厨艺,由于他勤劳肯干,聪明好学,三年有成。
何为食肆?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小饭馆。
食肆不大,位置很好,生意不错,老板姓陈,有个女儿晓惠比刘青意小一岁,端庄秀丽,模样美丽,平时和她母亲在家做女工。
食肆有个跑堂的名叫张平,他和刘青意平时吃住在食肆里,二人同龄比较聊得来,刘青意性格偏内向,张平比较活泼,能说会道,刘青意当他是好朋友。
晓惠虽然不在食肆里帮忙,但毕竟是自己家的,所以还是会经常过来,张平见她是东家的女儿,而且又长得漂亮,所以逮着机会就凑上去和她聊天。
可是晓惠觉得张平油嘴滑舌,不太爱搭理他,她偏偏喜欢和勤劳,善良,憨厚的刘青意说话,还让刘青意做些好吃的给她带回家,这让张平心里不太舒服。
张平常对刘青意说:“刘兄,你来这里学习厨艺是有预谋的吧?我看晓惠八成是看上了你,往后做了上门女婿,这个食肆铁定就交给你了,你可是双喜临门啊。”
其实这是张平自己的想法,怎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只好酸溜溜地逗刘青意玩,可是刘青意说:“你别乱说啊,我家和她家门不当户不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平又说:“你别急,用不了多久,这个食肆就会交给你来打理。”
刘青意说不可能,因为他觉得师父还年轻,毕竟才三十多岁,可是没过几天,张平说的话竟然灵验了。
因为他师父长时间做菜本就腰不好,加上晚上回家摔了一跤,结果一时起不来床,虽然慢慢恢复了,但是站久了就会腰痛。
他师傅信任刘青意,就把食肆交给刘青意来打理,他只负责采买好酒水,烧菜的材料,让人送过来,然后在食肆里待会儿,就回家休息去了。
张平就给刘青意出主意说:“刘兄,我看你不如借点钱,把食肆给盘下来,自己干,反正这个食肆相当于是你自己的了,因为你一走,食肆怕是开不下去了。”
刘青意连忙说道:“张兄,你这说的什么话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怎么能趁人之危呢?更何况师父现在身体不好,我更应该报答他才是。”
张平笑了笑说:“这样啊,那你起码要让东家涨工钱啊?不然的话,凭你的手艺,换一个地方做事,肯定工钱会更高。”
刘青意连忙说自己不会做趁火打劫的事情,张平又说:“那好吧,现在东家经常不在,看在你我交情不错的份上,你可否教我厨艺?”
刘青意同意张平的请求,教他厨艺,他就是这样一个实诚的人。
有天晚上,刘青意和张平躺下之后,由于忙了一整天,刘青意很快就睡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刘青意被后院乒乒乓乓的声音吵醒了。
刘青意赶紧起身,发现张平没在,他赶紧跑到后院,因为后院有个厨房,还有个杂物间,放着各种蔬菜,还有剩余的活鸡活鸭,如果被人偷了,他是有责任的。
借着皎洁的月光,只见张平提着一个篮子,里面有条青蛇,长约五尺,身上有伤,好像已经死了。
张平笑着说:“刘兄,吵醒你了?你看这条青蛇怎么样?正好我也睡不着了,拿它练练手艺,一会我请你吃蛇肉喝蛇汤。”
刘青意连忙问是怎么回事?
张平说:“我尿急上茅房,发现青蛇和黄鼠狼打架,估计都是想来偷鸡吃,我拿起棍子就打,我看黄鼠狼处于下风,准备帮着青蛇打死黄鼠狼,再收拾青蛇。
没成想,青蛇比较大比较长,我没打准,大部分都是打在青蛇的身上,黄鼠狼趁机跑了,你看这青蛇不小吧?够我们吃几顿的,嘿嘿。”
刘青意发现青蛇动了一下,应该没死,他动了恻隐之心,连忙说:“张兄,我看青蛇还没死,不如放生吧,也许它不是来吃鸡的,是赶走黄鼠狼的。”
话音刚落,只见青蛇忽然缓缓地抬起了头,朝着自己张了张嘴,又躺了下去,张平说:“那只是你的想法,俗话说见蛇不打三分罪,反正已经打死了,吃了算了。”
刘青意连忙说:“张兄,青蛇真的没死,我刚才看到它抬头了,只是你和我说话没注意而已,还是放了它吧,看着挺可怜的。
你要是同意的话,我多教你做几道拿手菜,再说这深更半夜的,吃啥蛇肉啊,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招呼客人呢。”
张平见刘青意同意教自己几道拿手菜,高兴地说:“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啊,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放了它,不过我看它这个样子,能不能活就不知道了。”
张平说完,把篮子递给刘青意睡觉去了。
刘青意提着篮子,来到后院,在一个下水道的地方放出了蛇,想到食肆里有备用的金疮药,就拿来给它敷上。
他对青蛇说道:“青蛇啊,如果你是来赶走黄鼠狼的,那我谢谢你,如果你也是来偷吃的,请你以后就别来了,该做的我都做了,你能不能活命,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张平说完,站在那里等了一会,只见青蛇缓缓地动了起来,抬起头朝他点了点头,然后顺着下水道爬走了,张平长舒了一口气,然后睡觉去了。
几天之后的下午,刘青意的师父来到食肆里,当时食肆里面还没客人,刘青意一个人在扫地,收拾桌子,摆放碗筷。
师父问道:“青意啊,张平呢?怎么你一个人在干活啊?”
刘青意答:“师父,他有点事出去了,这会儿应该就要回来了,你找他有事情吗?”
师父说道:“没事,不管他了,你跟我来一下,我有话和你说。”
师父说完,示意刘青意跟他去后厨,来到后厨,他问师父是什么事情,师父说:“青意啊,你是不是觉得我给你的工钱少了啊?”
刘青意连忙说:“师父,我没说过这样的话啊,我的手艺都是你教的,还留我在店里做事,现在做了主厨,我已经感激不尽了,再说你给我的工钱并不低啊。”
师父点了点头说:“那你是不是想去更大的食肆、酒楼或者客栈去做事呢?”
刘青意连忙说:“师父,你现在身体不好,我平时在食肆里忙,很少去照顾你,可是我没这么想过啊,但是师父你找到了更好的厨子,我会离开的。”
师父又点了点头说:“我没想过请别的厨子来代替你,你别多想了,再说请别人我不放心,对了,你觉得晓惠这个丫头怎么样?”
刘青意忽然觉得师父今天的话有点多,有点糊涂了,忙说道:“师父,您今天怎么了?”
师父说没什么,非要刘青意回答,还要认真回答,回答得越多越好。
刘青意硬着头皮说:“晓惠人很漂亮,温柔善良,她每次过来都帮忙做事,还让我多歇着,如果遇到乞丐或者穷人,他都会热请的给他们饭菜,嗯...就这些吧。”
其实刘青意确实喜欢晓惠,这么好的姑娘,又是师父的女儿,可是刘青意觉得自己配不上晓惠,不能给她幸福,所以这方面的想法,他没好意思说。
师父见刘青意有些犹豫,直截了当地问道:“如果我将晓惠嫁给你,你愿意吗?”
这可是刘青意做梦都想做的事情,可是他也就是想一想,他觉得晓惠应该嫁给更好的男人,过幸福的生活。
所以刘青意连忙说:“师父,您这是从何说起呢?我当然愿意啊,可是我觉得我配不上她啊,再说如果我娶了她,别人还真的以为我来拜师学艺,是有图谋的呢。”
师父说道:“你这孩子,你难道看不出晓惠对你的心思?什么配不配的,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学的厨艺,后来开的食肆,你也可以啊,你想想吧,我有事先走了。”
刘青意被师父的话说得一愣一愣的,他不明白师父到什么意思,想想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让父母来提亲?但是师父没有肯定的说过可以这样做啊。
他只好跟着师父往外走,只见张平在和师父笑着说道:“陈叔,你什么时候来的啊?刚才我出去有点事,才回来,下次我会注意的,没啥事,我去忙了。”
刘青意觉得很奇怪,张平以前见到师父都是喊“东家”的,今天怎么这么亲热地叫“陈叔”了,不过师父只是哼了一声,就走了。
师父刚一出门,张平就凑了过来,问刘青意刚才在后面,和师父说了些啥?
即便是刘青意再忠厚老实,也不会把刚才和师父说的话告诉张平的,他连忙说:“也没啥,就说最近客人有点多,说我们两个辛苦了,不过要要注意卫生,注意防火。”
刘青意不善于撒谎,说这些的时候,不敢看张平的眼睛,可是他说完之后,明显发现张平的脸色不对,刘青意扫了一眼张平。
他发现张平一双眼睛瞪着自己,有点凶狠的样子,看着有点让人害怕,这是他以前没见到过的,刘青意赶紧转身忙别地去了。
可是张平凑到他跟前,冷冷地说:“你撒谎!你看着我的眼睛说,是不是?”
刘青意又看了看张平的眼睛,打了个冷战,正当刘青意不知道怎么办时,忽然有客人来到食肆里,他赶紧去招呼客人,问客人点什么菜,然后忙去了。
因为到了晚饭时间,来食肆吃饭的人变多了,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刘青意觉得头有些晕,有些恍惚,刘青意强打精神,忙到打烊。
晚上,张平还拉着刘青意和自己说话,因为屋里很暗,说话间,他发现张平的眼睛冒着淡蓝色的幽光,看着让人心惊胆颤,他赶紧说困了,蒙头便睡。
第二天刘青意的情况就更严重了,午饭时,他做的菜要么咸,要么淡,要么走神烧糊了,端菜给客人时,还一个踉跄,把菜泼在客人身上了。
刘青意赶紧给大家赔礼道歉,说自己不舒服要坐着休息会,让张平去后厨炒菜。很快刘青意的师父就来了,他还没说话,张平就开始发难了,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
张平甚至说:“陈叔,青意好像得了癔症一样,留不得了,让他走人吧,我现在厨艺已经学得差不多了,代替他没问题。”
这让刘青意大为震惊,他觉得自己和张平关系挺好的,至少对刘青意来说,是最好的朋友了,每天都在一起,吃住在一起,每天有说有笑,挺开心的啊。
而且张平的手艺还是自己教会的,他可是费了好大的劲,耐心细致地教张平的,因为张平虽然能说会道,但是动手能力不强。
刘青意赶紧跟师父解释一番,说自己休息下就没事了,他师父没有同意张平的说法,而是赶紧跟客人赔礼道歉,该退钱的退钱,该赔钱的赔钱,然后关门打烊了。
张平一脸的不高兴,刘青意师父说:“张平,你回去吧,食肆准备暂时没事可做,你说的事情,明天我会去你家里和你父母说。”
张平气呼呼地走了,刘青意歇了会,又去洗了把冷水脸,觉得好些了,连忙说:“师父,我没事的,干嘛歇业啊?对了,你说有事情去张平家里说,是什么事情啊?”
师父叹了口气说:“其实张平和我是一个村的,以前我当学徒的时候,有一次回家,天热,我下河游泳,结果腿抽筋,差点没命了。
是他父亲救的我,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后来张平父亲让张平跟我学厨艺,可是我觉得他说话可以,但做事不踏实,怕因此惹事,所以教了几天就没教了。
让他在我这当跑堂的,但是我按照厨师给他开的工钱,后来他说喜欢我女儿晓惠,三番五次让他父母来提亲,可是我不喜欢他,晓惠也不喜欢他,就找理由推托了。
前几天,他父母又来找我,说我忘恩负义,还说了你一堆的坏话,让我这次无论如何,行还是不行,给他们一句痛快话。”
刘青意着急忙说道:“师父,不是我背地里说张平的坏话,他确实很会说话,但做事喜欢偷奸耍滑,不大勤快,而且平时收的钱,我知道他会克扣一些。
但是我见师父你不说,我也就没好说什么了,最主要的是晓惠如果不喜欢他,嫁给他怎么会幸福呢?还请师父三思啊。”
师父叹了口气说:“我知道,所以昨天我问你有什么想法啊,你这个人太老实了,而且有些不自信。”
刘青意连忙说道:“师父,我是觉得晓惠可以嫁给更好的人家,但要是张平的话,如果师父你愿意,我这就让父母来提亲,我会努力给晓惠幸福的。”
师父点了点头说:“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好好休息,明天看情况再决定开不开业,我回去一趟和你师娘还有晓惠商量下。”
师父走后,刘青意觉得身心疲惫,没什么精神,就关了门,趴在桌子上休息了,不多时,他做了个梦,梦中青蛇出现了。
青蛇说道:“恩公,谢谢你救了我,我现在没事了,我今天是来提醒你,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然你会没命的啊。”
刘青意说:“不用客气,举手之劳啊,这是我师父的食肆,我在这里干了好多年,怎么成了是非之地呢?会有丧命这么严重吗?”
青蛇说道:“你有所不知,我知道你是个勤劳孝顺,有情有义的人,那天,我看到黄鼠狼要去后院偷吃鸡鸭,你会因此蒙受损失,就去赶黄鼠狼。
结果被张平给搅和了,他还差点将我打死给煮着吃了,幸亏你救了我。张平的父亲救了你的师父是不假,但是张平仗着这一点,不仅来学厨艺。
还三番五次地让他父母跟晓惠提亲,昨天下午,你和你师父的对话,他听到了,张平十分生气,觉得你是个绊脚石,想要赶走你。
而那个黄鼠狼以为张平救了它,就想报恩,再说你救了我,黄鼠狼对你怀恨在心,于是它进入张平的梦中,出了主意。
黄鼠狼说可以附在张平身上,用眼神控制你,让你频频出错,如果你还不走,它就想办法要你的命,张平欣然同意了,而且让黄鼠狼越快越好,越狠越好。”
刘青意连忙说:“没想到,张平和黄鼠狼狼狈为奸啊,我可以走,但是我师父怎么办呢?晓惠怎么办呢?黄鼠狼既然可以附身在张平身上,要是不离开怎么办?”
青蛇想了想说:“我也没办法啊,不过你和晓惠不是认识一个疯癫的道长吗?你们不嫌弃他,经常给他好吃好喝的,他可是世外高人啊,你和晓惠去找他帮忙。”
刘青意连忙说道:“谢谢你,对,和晓惠去找道长,我记住了,和晓惠去找道长。”
刘青意正念叨着,咚咚咚,他被敲门声惊醒了,打开门一看,是晓惠来了,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她怎么来了?
晓惠害羞地说:“你的事情爹爹和我说了,嗯,你不舒服,我来看看你,刚才我在门缝里看你趴着睡觉,后来听你喊‘和晓惠去找道长’,你是不是做梦了啊?”
刘青意连忙把梦见青蛇的事说了一遍,还有救青蛇的事也说了一遍,晓惠意识到问题很严重,赶紧和刘青意出门去找道长。
刚走出大门,只见蓬头垢面,疯疯癫癫的道长说道:“无量天尊,你们是要找我吗?这个道符你拿着,找机会贴在张平身上。”
二人连忙谢恩,晓惠说:“谢谢道长,你进屋里来吧,让青意给你做点好吃的。”
道长笑了笑说:“算了吧,还是等几天吧,今天他做的饭菜太难吃了,你们都是要成亲的人了,还是避避嫌,少见面咯。”
道长说完,忽然不见了,晓惠叮嘱刘青意一番,回家了。
再说张平被刘青意师父赶走之后,没有回家,买了只烧鸡吃了之后,在街上转了转,跑回了食肆,远远的看到晓惠和刘青意依依不舍的分别。
张平气不打一处来,来到食肆就对刘青意说:“你怎么还有脸呆在这里?你是想让这个食肆彻底关门吗?”
刘青意刚想解释,张平直接去了后院杂货间,帮刘青意收拾行礼去了,刘青意见机会来了,拿起道长给的道符贴在了张平的后背上。
只听见哎哟一声,张平瘫倒在地上,一阵黄烟从他身上冒出,化成一只黄鼠狼,跑了出来,没跑几步,就死了。
张平一会就醒了,他知道事情败露,气呼呼地回了家,他要给父母施压,让父母无论如何说服刘青意师父同意他和晓惠的亲事。
可是还是被刘青意的师父拒绝了。
后来,刘青意和晓惠成亲,把父母接到身边,接手食肆,生意越做越好,食肆变成了酒楼,生意兴隆,他们夫妻恩爱,孝顺父母,生儿育女,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至于张平,以为从刘青意那里学到了手艺,自己开了食肆,不过他心术不正,偷工减料,让客人吃出了毛病,被抓起来了。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为善弃恶,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笔者说:
刘青意勤劳善良,孝顺懂事,知恩图报,救了青蛇,青蛇提醒他逃命,但是他仍然想着师父和晓惠,又因为他和晓惠的善良,得到道长的帮助,有情人终成眷属。
文中虽然采用了怪诞和神话的手法,是为了说明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行善积德,必有福报,您觉得呢?
欢迎留言,点赞评论,不胜感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