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这项运动里总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现象,比如说很多功成名就的球员退役之后都想着去当教练,而且他们还觉得自己能把球队带到更高的高度。
NBA刚开始那会儿是真的缺人,连主教练都找不到几个正经的,只能让那些打球的人顺手兼着来干,所以你要是坐在场边看到主教练还穿着球衣在那儿热身,这事儿还真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
那时候的球员兼教练们其实挺有意思,他们白天得琢磨战术布置训练,晚上还得自己上场打比赛,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分成了两半,既要管理别人又得管理自己。
这种模式在现在看来确实有点不可思议,因为现代篮球已经发展得太专业化了,每个岗位都需要专门的人来负责,但在那个年代这却是最实用的办法。
后来有些球队发现这种模式居然还挺好用,尤其是凯尔特人,似乎特别喜欢让自己的功勋球员来当主教练,而且效果出奇的好。
在波士顿绿军队,从比尔拉塞尔开始就形成了一种特别的传统,他们特别喜欢让自己的老球员来当教练,这些教练还真就带着球队拿了不少冠军。
拉塞尔在当球员的时候已经够厉害了,结果他当了教练之后更是让人佩服,一边打球一边指挥球队,愣是又拿了两个总冠军,这种操作在现在看来简直不可思想。
海印索恩接手教练位置之后也没让球队失望,他在七十年代就带队拿了两次总冠军,这让凯尔特人更加坚信让自家球员当教练是个正确的选择。
KC琼斯的故事也挺有意思,他是五十年代的功勋球员,后来当了教练之后在八十年代又带队夺冠,这种传承模式简直就像是一个接力赛。
湖人队在球员转教练这事上就显得特别尴尬了,明明有那么多大牌球星,但他们当教练的表现却都不怎么样。
像乔治麦肯这样的球星当教练时的战绩简直惨不忍睹,9胜30负这种成绩单在现在看来就跟笑话一样。
韦斯特虽然是传奇球星,但当教练的时候也就是个普通水平,连带着贾巴尔这样的超级中锋都没能拿到总冠军。
最让人意外的是魔术师约翰逊,作为历史级别的控卫,他当教练时的表现却相当糟糕,5胜11负的战绩就像是给他的职业生涯抹了一层灰。
说起湖人的冠军教练,最有意思的可能就是比尔沙曼了,他可是凯尔特人的功勋球员,结果跑去湖人当教练还真就帮对手拿了冠军。
沙曼这人确实有两把刷子,在去湖人之前他就在勇士队展现出了不错的执教能力,第一年就把球队带进了总决赛。
这种情况在现在看来特别有意思,就好像是一个老东家的功臣跑去帮助死对头拿冠军,这种剧情放在现在的NBA里都不多见。
沙曼在执教生涯中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他能够驾驭韦斯特和张伯伦这样的超级巨星,这一点确实值得现在的很多教练学习。
现在的NBA里还是有不少球员在尝试转型当教练,比如说基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三支不同的球队都当过主教练。
基德刚开始在篮网执教的时候其实挺难的,虽然手下有加内特和皮尔斯这样的老将,但最后还是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到了独行侠那边基德的表现就好多了,带着东契奇差点就拿到了总冠军,这说明球员转型教练也是需要一个适应和成长的过程。
还有像丹伊赛尔那样的反面教材,他在掘金队当教练的时候搞出了球员罢赛的事件,这种经历确实让人唏嘘。
现在的NBA对教练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懂球那么简单了,还得会管理球队氛围,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一些球星虽然在场上很出色,但未必适合当教练,因为这两种角色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在很多球队都喜欢让前球员先从助教做起,比如雄鹿队现在就有两位前球员在当助教,这种方式可能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教练这个职业确实挺难的,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领导能力,还得会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球星当教练都不太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