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科技带来的新技术、新应用,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010年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时候,发布了一个主题,名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从这个角度看,这个主题,堪称21世纪最好的宣传标语(奈何一场大火,广告效应没了)。
进城,也是过去一个世纪,世界各国政府正在着力推进的事情。
进城,还是不进城,从大趋势来说,是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
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医疗、教育、休闲环境。不考虑其他因素,无论如何,进城都是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但进城,还是不进城,于现实而言,却是一值得思考的话题。
城,是什么?
在统计意义上,以村组为单位的行政区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主城区、城乡结合区、镇中心区、镇乡结合区、乡中心区和村庄等几类。
主城区,仅在直辖市、地级市和县级市才有,其余区域,均不属于城区,居住在这些区域的人口,也不视为城区人口。
有人会问,我住在县城,算是城区人口吗?答案是否定的。县城,本质上仍然是镇,官方说法叫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的镇。在分类中,属于镇中心区,不是城区。
只有住到城区,才算是城里人,否则顶多是城乡结合部或镇上的人。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有多少人住进了城区,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337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中,有271个的城区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在50%以下,即这些城市中,还有至少一半的人没有真正意义上进城。
全有仅有66座城市的城区人口,占整个市区人口比例在一半以上。这些居住在城区的人口中,有些居住在县级市里,也有些居住在地级市的市辖区内。
仅有6座城市的城区人口比例突破了九成,分别是深圳、嘉峪关、乌海和东莞。连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都没法实现九成人口居住在城区。
所以,你不想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那还用担心房价下跌吗?
但掏空六个钱包的房价,一日买房、终身为奴等因素,却让很多人对美好城市生活望而却步。
进城,or不进城,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一个终极哲学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