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为何这么喜爱徐海东?因为徐海东有三大优点,令人放心

红尘的历史说 2024-12-27 04:32:13

世人皆知徐海东是我军的开国将军,却不知他在革命时期曾让毛主席如此赞誉:"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1934年,在革命最艰难的时期,徐海东带着仅有的5000元大洋,毫不犹豫地全部借给了中央。多年后,毛主席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仍然感慨万分:"当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是徐海东的5000元钱帮了大忙。"

徐海东身上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让毛主席对他如此信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什么样的品格让这位"徐老虎"赢得了最高统帅的赞赏?

一、从农民到将军:徐海东的革命之路

1927年的一个深夜,湖北省黄安县的农民自卫队正在秘密集合。带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刚从北伐战场归来的徐海东。这位曾在北伐军中担任连长的军人,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毅然决定重返家乡组织武装斗争。

"弟兄们,跟我走!"徐海东一声令下,数百名农民自卫队员齐声呼应。这支队伍很快就加入了著名的黄麻起义,成为鄂豫皖革命星星之火的重要力量。

起义之初,条件异常艰苦。没有充足的武器弹药,连饭都吃不饱。徐海东带领队伍在大别山区与敌人周旋,靠着缴获的武器装备壮大队伍。一次战斗中,他们奇袭敌人的军火库,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解决了武器短缺的燃眉之急。

1928年初,徐海东的部队编入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开始了在鄂豫皖苏区的革命生涯。从一个连长做起,徐海东凭借着过硬的军事才能和实战经验,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

在鄂豫皖苏区时期,发生了一件事让人记忆犹新。当时敌人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老百姓连盐都买不到。徐海东得知后,立即组织一支精干队伍,趁夜色突袭敌人的盐库。这次行动不仅解决了群众用盐难的问题,还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

1932年,徐海东被任命为红二十五军军长。此时的鄂豫皖苏区已经面临空前的困境,敌人的"围剿"一波接着一波。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决定红二十五军北上策应陕甘根据地。

这次北上行军,是徐海东军事生涯中最艰难的考验。部队要穿越数省,面对的是敌人的重重封锁。在徐海东的指挥下,红二十五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有时化整为零,有时集中突击,硬是走出了一条血路。

1934年10月,红二十五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这支由徐海东率领的部队,不仅保存了革命的力量,更为陕甘根据地带来了宝贵的军事经验和战斗力量。毛主席后来评价说:"红二十五军的北上,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出路。"

在这段从农民到将军的革命历程中,徐海东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总是能在最危急的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带领部队化险为夷。这种能力,不仅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员,更为后来在抗日战争中的辉煌战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场上的"徐老虎":非凡的军事才能

人们都说徐海东在战场上如猛虎下山,所以战士们都亲切地称他"徐老虎"。这个绰号的由来,要从1937年那场著名的平型关战役说起。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九月,八路军总部得到情报:日军第五师团一个联队正沿着平型关运输大批军需物资。徐海东接到命令后,立即带领115师344旅赶赴战场。

到达平型关后,徐海东仔细观察地形,发现这里群山环绕,是个设伏的好地方。他立即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在公路两侧的制高点部署部队,等敌人完全进入伏击圈后再动手。

战斗打响时,日军措手不及。徐海东一声令下,山崖两边的八路军战士同时开火,顷刻间就让敌人陷入了混乱。这一仗,歼灭了大量敌军,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为八路军赢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场大胜。

但真正让徐海东声名大噪的,是1938年的町店战斗。这一仗的精彩之处,在于徐海东巧妙运用了"调虎离山"的战术。

当时,日军在町店布防严密,正面强攻损失太大。徐海东派出一支小分队在远处制造声势,引诱敌人分兵。等敌人上当后,他立即指挥主力部队从侧翼发起突然袭击。这一招出其不意,直接打乱了敌人的部署。

更绝的是,徐海东还在预设的撤退路线上设下了埋伏。当日军仓皇撤退时,又遭到了伏兵的打击。这场战斗,一个日军联队几乎全军覆没,创下了八路军歼灭日军建制部队的新纪录。

在战场上,徐海东总能想出些出人意料的战术。有一次,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他竟然让部队化装成商队,混在赶集的百姓中间通过敌人的关卡。这种智取的战术,不知让多少敌人吃了大亏。

"徐老虎"的凶猛,不仅体现在指挥上,更体现在他的个人勇气上。在一次战斗中,前线指挥所遭到敌机轰炸,通讯员急忙劝他转移,他却说:"不打完这一仗,我哪也不去!"

就是这样一位英勇的将领,在战场上九次负伤,但每次都是伤好了就立即返回战场。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40年,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大腿,医生说需要静养半年,他却在一个月后就重返前线。

徐海东在战场上的表现,不仅赢得了战士们的敬佩,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朱德总司令曾评价说:"徐海东同志打仗,既有勇气,又有智慧,是难得的将才。"

他独特的用兵方式,在八路军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徐海东作战法"。这种作战方法的特点就是:"小仗要勤打,大仗要巧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三、鲜为人知的三件往事

战争年代的故事,往往就藏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说起徐海东,有三件往事,虽然不常被提起,却最能体现这位将军的品格。

1939年深秋,部队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连续作战让给养供应跟不上。一天晚上,炊事班好不容易给徐海东送来了一碗热腾腾的大米饭。正当他准备吃时,传来了前线伤员被送回的消息。

"把饭送到伤员那里去!"徐海东立即吩咐道。炊事员迟疑地说:"可这是最后一碗米饭了。"徐海东却坚持道:"伤员更需要。"就这样,他自己啃了两个冷馍馍打发了一天。

这件事很快在部队里传开了。后来有战士回忆说:"将军和我们一样,有时候还不如我们吃得好。"正是这种处处为战士着想的精神,让徐海东在部队中威信日增。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940年的一次转移途中。当时部队正遭到敌人的围追堵截,一位重伤员的伤势突然恶化,需要立即送医。可是担架队已经疲惫不堪,眼看就要耽误战机。

徐海东二话不说,把自己的马让给了伤员,亲自背起另一位伤员就走。当时他的老伤还没好利索,走路都有些跛,可硬是背着伤员走了十多里山路。到了安全地带,他的军装都被汗水湿透了。

最惊险的一件事,要数1941年冬天发生的那次突围。当时,徐海东随身携带着一份重要的军事文件。在穿越敌人封锁线时,他们遭到了伏击。情况危急,徐海东立即将文件藏在衣服夹层里,带领警卫员且战且退。

突围过程中,徐海东身边的三名警卫员相继负伤。他一边组织火力掩护,一边亲自将伤员拖到安全地带。最后时刻,一颗子弹擦过他的肩膀,他却顾不上查看伤势,一直坚持到全部突围成功。

等到安全了,战士们才发现他的肩膀已经血迹斑斑。打开衣服夹层,那份重要文件安然无恙,只是沾上了一些血迹。这些文件后来证明对军事部署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三件事,在徐海东的戎马生涯中或许只是很小的片段。但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最能体现出他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的担当和对战士的真挚感情。他始终把革命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战士的安危放在心上。

部队里有句话:"跟着徐将军打仗,既有饭吃,又有安全感。"他总是设身处地为战士着想,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正是这种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他成为了一位受人爱戴的人民将领。

这些故事虽然不常被提起,却在老战士的记忆中代代相传。它们见证了一位将军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是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军人。

四、与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

1934年的陕北,革命正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时刻,发生了那件让毛主席终生难忘的"5000元大洋"的故事。

当时中央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连日常开支都难以为继。徐海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红二十五军仅有的5000元大洋全部送到了中央。这笔钱原本是他们准备采购军需物资的,可徐海东说:"革命大局为重,我们还能想别的办法。"

这件事情深深地打动了毛主席。多年以后,每当有人问起徐海东,毛主席总会提起这件事:"当年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是徐海东的5000元钱帮了大忙。"

不仅如此,徐海东在军事战略上与毛主席也有着深刻的共识。1935年,在讨论陕甘根据地作战方针时,徐海东提出了"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构想。这与毛主席的战略思想不谋而合。

有一次,在军事会议上,毛主席问徐海东:"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战略构想的?"徐海东回答说:"南边敌人力量分散,便于我们各个击破;北边敌人主力集中,我们要稳扎稳打。"毛主席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在对待群众工作方面,徐海东也深得毛主席的认可。1936年春,陕北一带遭遇严重旱灾,粮食歉收。徐海东带领部队帮助群众抗旱,还把部队的口粮匀出一部分给群众。

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专门在会议上表扬说:"徐海东同志这样做很对,军民鱼水情才能越来越深。"从此,徐海东的部队在群众工作方面树立了榜样。

抗日战争时期,徐海东指挥的每一场重要战役,都会及时向毛主席汇报。特别是在平型关大捷之后,他写了一份详细的战斗报告,分析了这场胜利的经验教训。毛主席看后十分重视,要求在全军推广这些经验。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展时,徐海东主动向毛主席作了深刻的自我检讨。他说:"我文化程度不高,还需要多学习。"毛主席却说:"你是实践家,实践出真知,这也是很可贵的。"

徐海东和毛主席之间的革命情谊,不仅体现在重大历史时刻,也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每当讨论军事问题,毛主席总是特别重视徐海东的意见。因为他知道,这位将军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用实战经验换来的。

1944年,徐海东受伤住院,毛主席专门派人去看望。得知徐海东伤情稳定后,还特意嘱咐医院要好好照顾。这种关怀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客套,而是源于多年并肩战斗建立起来的真挚感情。

他们之间的革命情谊,正是建立在对革命事业的共同追求之上。无论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还是在重大决策时的深入讨论,徐海东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毛主席的信任与赞赏。

五、永载史册的革命精神

在中国革命史上,徐海东的名字与他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其中。从投身革命的第一天起,他就展现出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人对革命失去信心,纷纷离开了队伍。可徐海东却对前来劝说他的人说:"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越是艰难的时候,越要坚持到底。"这句话,他不仅说到了,更做到了。

在鄂豫皖苏区时期,有一次部队遭遇敌人的重重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参谋长建议分散突围,可徐海东却说:"分散就意味着放弃革命队伍,这是绝对不行的。"他带领部队连续作战三天三夜,最终成功突出重围,保存了革命力量。

徐海东不仅对革命充满信念,更是一位真正爱兵如子的将领。1935年冬天,部队转移途中遭遇暴风雪。徐海东发现有战士的棉衣破了,立即脱下自己的棉袄给战士穿上。等到了宿营地,战士们才发现将军里面只穿着单薄的布衣。

这样的事情在徐海东的部队中并不少见。他总是说:"战士们是革命的骨干,是要打仗的,一定要照顾好。"正是这种深厚的感情,让他的部队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战斗力。

1938年的一场战斗中,一位年轻战士在冲锋时被击中。徐海东不顾危险,亲自冲到前线将伤员背了回来。当战士们劝他不要冒险时,他说:"每一个战士都是革命的种子,都要珍惜。"

在战争年代,徐海东建立起了一整套带兵方法。他规定军官必须和战士同吃同住,有什么困难要先解决战士的,有什么好处要先给战士享受。这种作风在部队中形成了良好的传统。

除了关心战士的生活,徐海东还特别重视提高战士们的文化水平。在部队驻扎期间,他常常抽出时间给战士们讲课,教他们认字写字。有时候还会讲解一些简单的军事理论,帮助战士们提高作战能力。

1940年,在一次战后总结会上,徐海东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打仗不是为了打仗,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所以每一仗都要打得值得,打得有意义。"这句话,道出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深刻理解。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期,徐海东也从未动摇过对革命必胜的信心。他常说:"革命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正是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战士。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徐海东树立起了一个优良传统:战士们有什么困难,都可以直接向他反映。他的门总是敞开着,哪怕是半夜三更,只要战士有事找他,他都会立即起来处理。

0 阅读:0
红尘的历史说

红尘的历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