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农家餐桌走出来的美味——饸饹面

星洲玩转摄影 2024-12-10 03:42:03

饸饹面是北方乡村农家的一种面食。传统的做法是用一种木头做的“饸饹床”架在锅台上,“饸饹床”有三个主要部件,一根长长的木柄,木柄前方有一圆形杵棒和一个有圆形槽孔的支架,圆槽孔底部镶有一个带小圆孔的铁片,圆形杵棒与圆形槽孔相对应。把和好的面塞入饸饹床圆槽里后,一人在饸饹床的木柄上使劲压杵棒,就将饸饹面团挤轧成长条压入烧沸的锅内,等水烧滚了,一边用筷子搅,一边加入冷水,滚过两次,就可以捞起来,浇上事先用牛羊肉、红白萝卜等做好的“臊子”,撒上几片葱花,就成了一碗饸饹面。

在改革开放前,农村生活困难,老百姓家里小麦很少,只能留着过年用,吃的粮食主要是玉米、谷子、高粱、荞麦、红薯面及豆类等杂粮粗粮。因为细粮少,于是就有了粗粮细做的办法——做饸饹面。那个时候的饸饹面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是来了亲戚时才会制作出来供家人们食用。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吃遍了大米白面、山珍海味的人们,又回头寻找山乡野菜、五谷杂粮,以荞麦面、玉米面、榆皮面、绿豆面等为食材的饸饹面条也就走出了农家饭桌,来到了饭店或小吃集市。

在北京坡峰岭小吃集市上看制作饸饹面,

饸饹床架在一口大铁锅的锅台上,一个人把和好的面团放入饸饹床的圆形槽口里,一个人用力按下杠杆,将槽口里的面团压成面条直接掉进沸水锅里,一个面团刚好压出一碗饸饹面。

饸饹面都是现场制作,老式饸饹床是二个厨师来操作,一位负责压制,一位负责煮。每当顾客点了饸饹面,厨师就压制一块面团,煮熟一碗面,十几元就可以吃到一碗热气腾腾美味独特的饸饹面了。

短视频 : 制作饸饹面

现在饸饹面已经从乡村农家餐桌登上了饭馆的大雅之堂。饭馆里的饸饹面在汤汁方面很有讲究,有羊肉汤、牛肉汤等多种口味,配菜常常会有葱花、香菜、辣椒油等。

在河北正定古城陈饸子饸饹面饭馆吃饸饹面,看着二位厨师在热气腾腾的厨房里压制饸饹面,一会儿,服务员双手端来一大碗饸饹面,让人感到很惊讶,这个碗比正常的大碗还要大一倍,巨大的碗张显了北方粗犷的饮食风格。

现在有些餐厅里制作饸饹面已经使用饸饹面机了,一个人就能够很快压出许多碗饸饹面。

走进乡村集市,看见了毛驴拉碾子压面,这是难得一见的“驴拉磨”场景:一个磨盘,一头驴,周围摆放着簸箕、笸箩和大篓子等家什。

这头驴没有戴眼罩,所以就站着不动。也许是主人让驴休息一会。

如果要让驴拉磨,主人会给它带上眼罩。驴带上了眼罩拉磨,一来驴不知道自己在转圈,以为走了好远的路;二来驴不停地绕圈也不会头晕和烦躁;三来驴不会偷吃磨上的东西。

磨坊里的驴拉磨是为了把麦子、玉米、高梁等磨成面粉来食用。

现做现吃的饸饹面有一种独特的鲜美味道,这味道里留存着许多人的美好记忆,记录了人们的生活从贫困到富裕的变迁,碗里腾腾的热气飘散着浓浓的乡情!

整理修改于2024年12月6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