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发财之前,要学会收起自己的“大方”,这是为你好

梦里水乡的逐梦师 2025-01-09 10:29:57

现实里,我们普遍觉得大方,是个很好的个人品质。

还会觉得,为人大方一点,总是路好走一点。这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有点片面。

有话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你在发财之前,其实应该适当吝啬一点,不要对某些人和事,太过大方。

这3种大方,你应该收起来,不要随便大方了。

01 自己的精力分配上,不要太大方

现实里,当你在发财、经济状况变好之前,你应该更注重的,是你的技能学习、学业事业,把精力放在这些事上。

而不是在别人的事情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否则,你会因为时间投入不多,影响你的成长进度。

比方说,你每天为了所谓的朋友,排忧解难,分担他们的心事、琐事。

然后一个回合的聊天,就要花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

那么,你就没有精力,去琢磨自己的事情了。

长期下来,对你的赚钱、提升,都很没有好处。应该适当减少这种时间开销。

如果说,你把这些零七八碎的时间,都集中起来,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上。

坚持几年下来,你的收入,大概率会稳步提高。

所以说,在精力分配上,别太大方给别人了。

02 对于自己的金钱,不要太大方

如果你是一个很有钱的人,那么,给别人花点钱,都不算什么。也就是九牛一毛。

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的。而是金钱有限的普通人。

因此,我们对于自己的积蓄、收入,都不要太大方,去给别人了。

要多用在自己的生活上,考虑自己的未来,给自己铺路。而不是给别人。

比方说,你有一小笔存款,那你就可以留着,应对潜在的意外、生病之类的。

如果钱多一点,可以用来学一个紧俏的技术,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而不是天天奉献,给自己的朋友亲戚身上。

有些人,对他人太无私了,时常不考虑自己。

最后呢,导致一些资源,都给别人用了。自己却失去了好的机会。

其实很可惜。

你应该更爱自己的。

03 日常消费上,别太大方

现实里,当你在发财之前,没必要在日常消费上,太大方了。

否则,会消耗掉你为数不多的金钱,耽误你的储蓄、提升。

比如说,有的人,月收入几千的时候,就习惯月光。喜欢吃好的、喝好的,什么都要最好。

虽然说,确实没委屈自己,但其实:很多东西买了之后,新鲜感很快就会过去。

可能过不了几天,就觉得没意思了。

这就说明:很多东西,买不买,都不是多重要。

人可以适当消费,但没必要,什么都升级,追求最好的。

把一部分金钱,适当节约下来。你可以用来储蓄,或者学习,或者保障自己今后的生活。

太过沉迷消费主义的话,你可能未来口袋空空,会后悔的。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灵性的实相mp4 提坎補离 寂照眉间

灵性的实相mp4 提坎補离 寂照眉间

4
2025-03-08 11:15

《心生万万法,一靈所集化;神话即神化,话中阐造化》 心生万法生,心灭万法灭。心即是靈,一靈所化耳!识神用事,元神(即靈)不明(即无法出窍显露);元神(即靈)既明(即出窍后显露),识神即无(即感知不到)。元神为体,识神在用,本是一物,一体一用,共同作用,成其人身,合成宇宙!修真之道亦即寂灭法门。即:寂灭识神独露元神,与“转识为智”同。(此智即根本智=心=佛=元神=仙=靈=魂,称谓不同而已)。寂灭法门的的宗旨即是“寂灭识神以达到显露元神之目的”!常言所谓的去二意,扫三心、飞四相,除五蕴(亦即五阴),灭六贼等等无一不是对其的诠释!所以教门宗派里面有”无相无念为宗”之说,便是对其的体现!《六祖坛经》里有言:(五祖)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己)本心,见自(己)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也明确指出了“修行修真”的终极目标即第一义谛:明心见性=明见心性(即本性或本来面目)=通过修真见到自己的靈或魂或佛性或元神。《达摩祖师传》影片里达摩对空智和尚亦有言:看那看不到的东西,听那听不到的声音,知那不知的事物,才是真理!无一不是言“它”! ~四川南充顺庆舞凤俗人范氏 原著(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