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敲门炮”有多猛?

贵史迷谈 2024-08-23 19:45:05

二战时期,全球战火纷飞。在亚洲,日本疯狂侵略周边国家;而在欧洲,纳粹德国凭借强大的军力横扫多国。当德国装甲部队在欧洲大陆所向披靡时,他们的背后有一种被戏称为“敲门炮”的火炮——Pak-36反坦克炮。尽管它在德国眼中渐显过时,但在中国战场上,却书写了一段不同的传奇。

1940年,当隆美尔率领的德军装甲部队,在法国战场上势如破竹时,Pak-36反坦克炮却因其有限的穿甲能力,而被德军士兵戏谑地称为“敲门炮”。

因为其发射的炮弹打在法国坦克上,跟挠痒痒差不多,只发出敲门的“咚咚声”然而,这种在德国被视为鸡肋的火炮,在遥远的中国战场上却成为了令日军胆寒的存在。

中德军事合作的深厚历史背景下,中国军队自1935年开始大量引进德式武器,如我们熟悉的驳壳枪、M1924毛瑟步枪、克虏伯一号坦克、“豪须”装甲车、FLAK18 37毫米高射炮、亨舍尔轰炸机,还有不少的Pak-36反坦克炮。尽管这些“敲门炮”在欧洲战场已显疲态,但对抗日军的薄皮坦克时,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力。

在淞沪会战中,Pak-36首次亮相便惊艳全场。面对日军的工事和坦克,中国炮兵以精确的射击,强大的火力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每一轮齐射后,日军阵地往往陷入一片死寂,生动展示了“敲门炮”在中国战场上的威力。

Pak-36在中国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让日军对其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他们从未见过中国军队拥有如此强大的火力,这款火炮的破坏力堪称日军坦克的克星。在随后的南京保卫战中,Pak-36再次大显身手,虽然南京最终失陷,但这款火炮的威名已经在中国军队中传为佳话。

然而,战争是残酷的。由于数量有限,仅300门,加上战争的损耗,还有一些日军不幸落入日军之手。加上日军掌控了制空权优势,中国炮兵部队在使用Pak-36的过程中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尽管如此,从上海到南京,再到台儿庄中,“敲门炮”依旧发挥了关键作用,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特别是在台儿庄战役中,Pak-36更是达到了其战斗的巅峰。在连续多日的激战中,中国军队凭借这些“敲门炮”,成功击毁了数十辆日军坦克和装甲车,为最终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Pak-36的数量逐渐减少。尽管它在抗战后期已经难得一见,但其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却永远被铭记在心。这种曾被欧洲人轻视的武器,在中国军人的手中却绽放出了不一样的光彩。

二战后,随着武器的更新换代,Pak-36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在抗战中的卓越表现和巨大贡献,却永远被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这款曾经被欧洲人视为“鸡肋”的武器,在中国战场上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段不朽传奇。

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任何一种武器或力量,因为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它们都有可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0 阅读:0

贵史迷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