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七十三岁,育有一儿一女。我的大女儿在中学当老师,小儿子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尽管女儿的经济条件比儿子优越很多,但我并不会因此就厚此薄彼,对儿女向来是一视同仁。
我对儿女们是如此,对孙子和外孙也是如此。由于儿子的经济条件太差,我包揽了孙子的所有开销,包括他的衣食住行和学费。
既然我包揽了孙子的学费和生活费,那么,出于公平起见,我也必须把外孙的学费和生活费给包了。
老伴说,我完全没必要这样做,她说女儿和女婿的收入很高,他们不缺钱,外孙的学费和生活费,根本不需要我们补贴。
我说,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一碗水端平的问题。既然我们补贴了孙子,那么,就算外孙不缺钱,我们也必须补贴。孙子和外孙都流淌着我的血脉,不能厚此薄彼。
我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开销是一样的,就连春节的红包,也是一人一份,金额一样多。两个孩子过生日的时候,我送的礼物也是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差别。
我是六十岁那年退休的,退休以后,我的收入大幅下降,只有在职时的三分之一。退休后不久,老伴得了一场大病,差点就没了。为了给她治病,我掏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些外债。
自此之后,我就再没补贴孙子和外孙了。就像老伴所说的,我们老了,身体不行了,以后需要花钱买命的时候很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了,必须给自己攒足养老钱,才不至于晚年遭罪。
我和老伴都不是铺张浪费的人,我们的钱,绝大多数都花在了儿孙身上。自从没再给孙子和外孙钱之后,我们陆陆续续也有了一些积蓄。
我和老伴的退休生活,过得虽然清贫,但我们却非常享受这样的状态。我们的生活简单而规律,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就餐,饭后去公园逛逛,打几套太极拳。晚上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喝杯茶。日子虽然平淡,却很悠闲。
儿子和女儿平时不常过来,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孙子和外孙已经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了,也都谈了女朋友,过几年就该办婚事了。
我早就有言在先,孙子和外孙办婚事,我每人给一万,多的就没有了。我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还不到一万,平时吃吃用用,再往医院送点,往银行里存点,基本就没啥了。
现如今,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家里的东西坏了。年轻的时候,无论家里遇到什么状况,我都有办法解决。现在就不行了,我年纪大了,老眼昏花,手脚也不灵便了,家里哪样东西坏了,需要修理,我都解决不了。
人上了年纪以后,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所以信息来源渠道特别少。我既不知道维修工的电话,也不知道去哪里找维修工。
每次家里的东西坏了,比如水龙头漏水,家里的灯不亮时,我都会给孙子或者外孙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帮我修。年轻人学习能力强,反应快,手脚也麻利,这些小活,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事。
每次我给孙子打电话,他都会及时赶来,很快就帮我把东西修好了。我不好意思老是麻烦孙子,有时候也会给外孙打电话。外孙接了电话,不是说工作忙,就是说身体不舒服,说自己没法过来。
起初,我并没往别处想,认为外孙不可能骗我。他不能来,我也不勉强。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他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个多月以前,我和老伴双双重病住院,两个人住在不同的病房,不可能只雇一个护工。如果雇两个护工,费用巨大,我觉得不划算。
于是,我只给病情更重的老伴雇了护工,没舍得给自己雇护工。我心想,我有一儿一女,还有孙子和外孙,这么多人,就算实行轮班制,也能把我照顾得好好的。
然而,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我住院期间,外孙却一次都没来。女儿说,她公公也住院了,外孙忙着在医院照顾,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看我。
听说外孙没日没夜地陪着爷爷,却连看望我的时间都没有,我很难过。想到外孙小的时候,我把他和孙子一样看待,如今我住了院,他一天二十四小时照顾爷爷,却连看望我的几分钟都不愿意给,太让人伤心了。
幸好孙子对我很好,安慰了我受伤的心。每天下了班,孙子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给我带来可口的饭菜,一口一口地喂我。人老了,就没年轻人利索,吃饭的时候,不是掉饭粒,就是把汤汁弄到了衣服上。
孙子从不嫌我埋汰,饭粒掉了,他帮我捡起来;衣服弄上了汤汁,他帮我洗干净。他不嫌我老,不嫌我一身的病,不嫌我没钱,让我特别感动。
相比之下,外孙就没那么贴心了。我病得那么重,他都没来医院看望我一次,更别说照顾我了。
对此,我很困惑:难道血缘真的能决定亲疏远近吗?为何孙子和外孙小的时候,我对他们一样的宠爱。现如今,他们对我的态度,却大不相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