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国车市,每1.314分,每78. 84秒,就会卖出一台具有特殊意义的车。说其具有特殊意义,在于这些车它不属于同一品牌,也不归在同一类别,它仅仅是厂家所宣称的“高端系列”——它,就是吉利汽车旗下吉利品牌CMA高端系列的“中国星”系列。
“中国星”累计破40万辆销量。
从2020年11月1日“中国家轿颠覆者”星瑞的上市开始,至2021年7月10日“中国高性能SUV”星越S的投放,再到2021年7月20日“中国旗舰SUV”星越L的交付,吉利品牌“中国星”系列组队完毕,并于2021年7月20日吉利控股发布全新全球品牌主张“因快乐而伟大”的高光时刻,“中国星”的名称破茧而出。
7月18日,以一场2023款星瑞上市发布会与改编自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时空对话与唱和开始,“中国星”系列不仅在着手第二轮产品的集结,同时在销量上,也累计达成了40万辆业绩——这一数据,大致与蔚小理几大中国造车新势力过去几年的累计销量相差无几。
在兵哥看来,吉利“中国星”在中国车市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因为“中国星”不是一个汽车品牌,也不是一个车系品牌,甚至也不是某一款车,它是吉利汽车旗下吉利品牌CMA高端系列的另一种说法,涵盖的车型目前有轿车星瑞、SUV星越S和星越L。而要探究“中国星”的前世今生,则要回到吉利汽车的“CMA超级母体”上来。
超级母体“中国星”为中国汽车价值而战
2020年7月,吉利控股正式发布了其在汽车领域的世界级模块化架构,并将其定名为“CMA超级母体”。吉利汽车集团表示,凭借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安全、运动、智慧和形体四大优秀基因,CMA超级母体,将不断赋能吉利控股旗下各汽车品牌,持续打造高端、高价值、高性能的产品,助力吉利控股进入“科技吉利4.0时代”,并强势推动吉利汽车集团向世界级汽车集团迈进。
2020年,刚好是吉利“品牌和技术领先”进阶的关键一年,凭借收购沃尔沃十年后带来的协同效应,以及此前十年内累计超千亿元的研发投入,吉利在研发、产品、品牌甚至终端市场上终于再获突破,重新树立起新一轮造车的技术壁垒和品牌口碑。比如,CMA超级母体仅在电子电气架构这一项上,由于兼容了快速迭代的汽车电子产品,将传统燃油、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力与架构一同开发,可满足未来15年汽车的进化。
CMA超级母体的诞生,正是全球汽车产业历史性变革之下,中国品牌向上蜕变的机遇所获。CMA超级母体,如今已拥有遍布全球的产品体系,包括沃尔沃、领克、极星和吉利四个品牌近二十款车型,累计销量接近200万辆。
基于CMA超级母体的重大战略意义及该母体产品在市场的大获成功,在相继推出星瑞、星越S和星越L之后,吉利“中国星”趁势而出。2021年7月20日,吉利汽车正式发布吉利品牌CMA高端系列“中国星”。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表示,星瑞、星越S和星越L,均是CMA超级母体孕育的吉利高端系列产品,在架构造车、安全、性能、智能、节能、健康以及用户体验、用户服务等领域,全面超越强势合资品牌产品;同时,“中国星”系列产品主销价格13-18万元,将深入主流合资品牌主流产品的“价格腹地”。他强调,吉利“中国星”,将为中国汽车价值而战!
平均售价市占率表现出色
相关产品规划上,吉利汽车表示,将以最新、最好的技术赋能“中国星”产品,包括全新混动系统、全新四驱系统、新一代数字智能座舱,以及更高级别的天地一体化自动驾驶技术,这些都将成为“中国星”领跑全球架构造车时代、领跑全球混动新能源时代、领跑全球5G智能出行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今年3月30日,搭载吉利汽车最新混动技术的星越L雷神Hi·X混动版,已经上市。
兵哥看来,不可否认的是,最近3年来,与吉利一样,一众中国汽车品牌如长安、比亚迪、长城和奇瑞等等,都在技术、品牌和市场渗透上强势崛起,不仅韩系、法系大受打击难以雄起,苦苦挣扎;而且欧美系、日系也顿感压力遽增,割肉失血不断。“中国星”上市一周年,累计销售40万辆,成绩的确不错,但其自己设定的“为中国汽车价值而战”的KPI,到底完成得如何?
以星瑞为例,来看一些兵哥掌握的数据。即使一直面对芯片、疫情等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星瑞上市20个月以来,累计销售已突破20万辆,市场占有率稳定保持在2%以上,单月最好市占率突破2.91%,单月最好排名进入前10名(华东地区累计排名第9名),不仅在家轿市场稳稳夺得席位,而且还在继续蚕食合资家轿的市场。
在售价方面,星瑞平均成交价超过13.4万元,高于轩逸、朗逸和卡罗拉等主流合资车型,不仅打破了中国家轿主销价“10万元天花板”,而且填补了中国品牌12万元以上家轿市场的长期空缺。同时,星瑞在一、二线城市的销售占比,达到了31.6%,超过速腾等车型,与一众合资车型价格走低市场下沉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星”会成为独立的品牌吗?
吉利“中国星”系列,尽管在售价、市占率等方面,已部分实现“为中国汽车价值而战”的使命,但在兵哥看来,其仍然具备巨大潜力可挖。星瑞、星越S和星越L,截止目前累计40万辆的销售,数据的确还不错。但数据更大的价值,往往在于深挖——“中国星”系列,目前不仅没有车型进入中国乘用车销量Top20,而且与吉利汽车自身销量最好的车型博越比,也还有一定差距。过去一年多时间,在产品、市场营销与用户沟通手段等等方面,外界已经看到吉利汽车为“中国星”系列的高端赋能,以及各种耳目一新的跨界创新,在其后续一轮产品集结中,大家也期待其更为出色的表现。
兵哥此文反复说,“中国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那么回到兵哥也想探讨一下的一个问题上来——未来吉利“中国星”,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吗?我想很多人,可能也和兵哥一样,对这个问题抱有期待。
兵哥个人的看法是,从吉利汽车的品牌战略而言,尤其是从“中国星”组队出击中国车市这一年的出色表现来看,未来“中国星”成为吉利旗下一个独立的品牌,会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即使从“八卦”一点的层面看,魏建军有“魏派”、何小鹏有“小鹏”,连李想都有“理想”,李书福既然有叫李星星的儿子,吉利汽车为何不打造一个叫“中国星”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