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印度为何都很头疼?西方国家的电力“阳谋”,只有中国能破解

观史纪实体育 2024-09-10 17:22:00

还记得几年前西方世界震天响的“碳中和”口号吗?如今却悄无声息,只剩下一地鸡毛。说白了,这事儿从一开始就是个局,一个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局。谁设的局?谁是最终的赢家?谁又将深陷泥潭?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些年,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地球仿佛得了重病,在痛苦地呻吟。

这时候,西方发达国家站出来,高举“碳中和”大旗,呼吁全世界共同行动,减少碳排放,拯救地球母亲。听起来很伟大,很无私,对吧?

但别急着感动,先看看这些年,是谁把地球祸害成这样的?

19世纪,大英帝国凭借工业革命,成为“日不落帝国”,同时也成为最早的“世界工厂”,那时的泰晤士河,污水横流,雾霾遮天蔽日。

20世纪,美国接过接力棒,成为新的“世界工厂”,汽车工业、重工业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空气污染、水污染,以及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

接着是日本、韩国…...这些国家,靠着先发优势,在享受工业文明带来的财富和便利的同时,也把环境污染的苦果,留给了全世界。

如今,他们摇身一变,成了“环保先锋”,开始对发展中国家指手画脚,要求限制工业发展,减少碳排放。

这就好比一群人,在房间里抽烟,把房间搞得乌烟瘴气,然后他们自己先跑了出去,还把门窗都关上,不准后来的人开窗透气,美其名曰“为了大家的健康”。

这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双标”,说白了,就是“我吃肉,你喝汤,还得负责洗碗”。

西方国家这套“碳中和”说辞,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暗藏玄机。他们真正目的,是通过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继续掌控全球经济命脉,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西方国家拿出的减排方案,不是按照人均碳排放量计算,而是按照碳排放总量计算,这摆明了是偏袒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而对中国、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则极为不利。

按照他们的算法,中国即使人均碳排放量远低于美国,也要承担更大的减排责任,甚至要从其他国家购买“碳排放权”。

这是什么?这就是赤裸裸的“碳绑架”!

2015年《巴黎协定》虽然有所改进,但也回避了历史责任问题,没有对发达国家提出更具体的减排义务。

说到底,西方国家就是想把“碳排放”变成一种商品,他们自己排放够了,就来限制别人排放,然后通过碳交易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两难选择:

*发展工业,就会增加碳排放,面临国际社会压力,甚至要付出经济代价;

*限制工业发展,就会错失发展机遇,永远被发达国家甩在身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这就像一场“零和游戏”,西方国家赢了,发展中国家就输了;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打破这个“碳中和”的迷局。

面对西方国家精心设计的“碳中和”陷阱,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筹莫展,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发展空间被挤压,陷入“温室里的贫困”。

但中国,偏偏不信这个邪。

中国深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更要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绿色发展之路。

于是,一场新能源革命,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高度依赖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而这些能源,恰恰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要想打破西方“碳绑架”,就必须找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一条不依赖化石能源的绿色发展之路。

中国,选择了新能源。

从广袤的戈壁滩到浩瀚的海洋,从雪域高原到江南水乡,中国大地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一片片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

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这些清洁能源,正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绿色动力。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50万辆,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从比亚迪到宁德时代,从蔚来汽车到理想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迅速抢占全球市场。

这背后,是中国在电池技术、充电桩建设、智能网联等领域的全面突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华丽转身。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新能源发展,不是关起门来搞“独奏”,而是敞开大门搞“合唱”。

“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新能源合作的平台,中国企业将先进技术和经验带到世界各地,帮助更多国家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碳中和”,不是一场零和游戏,而是一场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持久战。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克时艰。

中国,始终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从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到率先签署《巴黎协定》,从制定“双碳”目标,到实施积极的减排政策,中国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6.4%,相当于少用标准煤约14.1亿吨。

中国,用不到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

“碳中和”迷局背后,是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延续自身霸权,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险恶用心。

但中国,偏偏不信邪,偏要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我们深知,这条路,注定充满挑战,但我们更坚信,这条路,通向的是人类共同的未来。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

“西方国家想让我们永远当‘世界工厂’,为他们的‘绿色生活’买单,没门!我们要种自己的树,让别人乘凉!”

这,就是中国的态度,也是中国的决心!

参考资料:

[1] 红网《地球“碳”秘|新闻上的“碳中和”,到底是个啥?》2022-12-07

2 阅读:1374

观史纪实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