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三号火星采样将由两发胖五完成,40天内先后出发,取样后对接

观史纪实体育 2024-09-12 17:22:52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人类已经盯着火星这颗红色星球几千年了。各种神话故事、科幻小说、好莱坞大片,都把火星作为主角,好像它是什么宇宙网红打卡地似的。但说真的,火星这地方,可不是什么善茬。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稀薄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大气,还有时不时来一场席卷全球的沙尘暴,这哪是什么宜居星球,简直就是“死亡星球”的代名词。

那问题来了,既然这么危险,干嘛还对它念念不忘?

答案很简单,因为好奇。

人类这物种,天生就对未知充满了渴望。我们想知道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存在过的痕迹,想知道火星的环境演变过程是怎样的,更想知道,人类是否有可能在未来移民火星,开辟新的家园。

带着这些疑问,人类开始了对火星的探索。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苏联、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就前赴后继地发射了数十个探测器,试图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

然而,火星探索的难度远超想象。

遥远的距离、恶劣的环境、复杂的技术难题,都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人类探索的道路上。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航天人毅然决然地加入了这场火星探测的国际竞赛中。

2020年7月23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火星探测的新纪元。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三大目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

这次壮举,不仅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航天的实力,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了典范。

然而,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天问一号”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他们心中还有着更加远大的目标。

这不,就在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放出豪言:“纵观世界各个国家的进展,我们国家有望成为第一个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

此话一出,立刻引发了全球关注。

要知道,火星样本取样返回,可是被誉为深空探测领域的“珠峰之巅”,其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

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正在执行火星样本取样返回计划,而且能否成功还不好说。

而中国,却在这个时候宣布要加入这场“太空竞赛”,并且有信心率先完成任务,这背后的底气究竟是什么?

答案是:中国方案,硬核实力。

根据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透露的消息,中国计划在2028年前后,用两枚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分两次将天问三号探测器送往火星。

为什么要分两次发射?

这就涉及到火星取样返回任务的复杂性和难度了。

首先,火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即便是最近的时候也有5500万公里,是地月距离的数百倍。

这就意味着,探测器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才能完成地火之间的航行和变轨操作,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其次,火星的引力比月球大得多,着陆器和上升器需要克服更大的引力才能降落和起飞,这对探测器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航天人拿出了压箱底的技术,制定了独具特色的“天问三号”方案。

2028年,文昌航天发射场,两枚长征五号火箭将先后腾空而起,将天问三号探测器的两个部分送往火星。

为什么要分开发射?因为这次任务的难度系数实在太高了。

首先,我们要把一个“组合拳”送上火星,它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身负重任。

轨道器和返回器,就好像一对“太空拍档”,负责在火星轨道上运行,并最终带着珍贵的样本返回地球。

而着陆器和上升器,则像一对“火星快递员”,负责降落到火星表面,采集样本,并将样本送回轨道。

其次,火星距离地球实在太远了,单程旅途就要耗费将近7个月的时间。

为了保证探测器能够精准抵达目的地,并且最终踏上返乡之路,它必须在太空中不断调整飞行姿态,这背后离不开大量燃料的“保驾护航”。

所以,为了减轻单个火箭的运载压力,也为了提高任务的成功率,中国航天人决定采用分两次发射的方式,将天问三号探测器送往火星。

第一次发射,将由长征五号火箭carrying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直奔火星而去。

这个组合体,就好像一艘先遣飞船,提前抵达火星,并进入预定轨道,等待着与“快递小哥”汇合。

而第二次发射,则由另一枚长征五号火箭carrying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踏上征程。

这个组合体,就像一个“太空快递capsule”,它会精准降落在火星表面,并释放出“快递小哥”——火星车。

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探测,包括对火星土壤、岩石、大气等的分析,寻找火星生命存在的证据,以及为人类未来移民火星做准备。

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快递小哥”会将采集到的火星样本打包,送上“返回舱”——上升器。

随后,上升器会点火起飞,carrying珍贵的火星样本,飞离火星表面,与在轨道上等候的“太空拍档”——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进行“太空对接”。

最后,返回器将带着火星样本,踏上返回地球的漫漫征途。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天问三号的每一个部件都经过了反复的测试和验证,可以说凝聚了中国航天人无数的心血和汗水。

而这种分两次发射,利用两个组合体分别完成不同任务的设计,正是中国航天人智慧和实力的体现。

它不仅解决了单个火箭运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也提高了任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中国率先完成火星样本取样返回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要问了,你这么搞,其他国家怎么想?会不会觉得中国又在搞什么“太空霸权”?

拜托,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玩“零和博弈”那一套?

中国航天,一直秉持着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从来不搞什么“小圈子”、“一言堂”。

早在天问一号任务的时候,中国就搭载了来自法国、德国、瑞典等国的科学仪器,与世界各国共享科学数据。

这次的天问三号任务,更是把国际合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据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样品和数据共享、未来规划共同研究等三方面的国际合作。

翻译一下,就是说:

* **想搭车?没问题,咱们一起玩!** 天问三号欢迎其他国家研制的科学仪器搭载,共同探索火星的奥秘。这不仅可以降低任务成本,还可以促进各国航天技术的交流与发展,可谓一举两得。

* **数据共享?没问题,咱们一起研究!** 天问三号采集到的火星样本和科学数据,将与世界各国共享,共同探索火星生命的奥秘,以及火星环境演化的历史。这对于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 **未来规划?没问题,咱们一起探索!** 天问三号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航天还将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制定未来火星探测计划,包括载人登火、建立火星基地、火星资源开发等等。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冒险之一,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中国航天的开放合作,体现的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

面对浩瀚的宇宙,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前行。

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共克时艰,共创未来。

天问三号,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中国航天的脚步,不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停滞不前。

在未来,中国航天还将继续挑战深空探测的更高峰,探索更遥远的星球,解开更多宇宙的奥秘。

载人登月、建立月球科研站、小行星探测、木星系探测……

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回首过去,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展望未来,中国航天将继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深空探测为牵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中国航天,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承载着全人类探索宇宙的共同梦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航天人必将创造更多辉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消息来源:新华网9月6日报道《中国探火新消息!天问三号任务计划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

0 阅读:0

观史纪实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