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祛湿的中成药,从根上断绝湿气,非常和平,几乎适合所有人

寄翠看健康 2024-07-11 18:15:31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被视为百病之源,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湿气过重会导致身体疲惫、食欲不振、关节疼痛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各种慢性疾病。因此,如何有效地祛湿,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湿气的成因?

湿气主要来源于人体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内部湿气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不畅,形成湿邪内蕴;外部湿气则是由于环境潮湿、气候多变等因素,使人体受到湿邪的侵袭。因此,要想从根上断绝湿气,必须内外兼治,既要调理脾胃,又要驱除体内外的湿邪。

湿气重的常见表现

①舌苔厚腻:

湿气重的人,往往舌苔会变得厚腻,有时甚至会发黄。这是湿气在体内积聚,影响脾胃功能的直接体现。

②身体浮肿:

湿气重的人,身体容易出现浮肿现象,特别是下肢和眼睑部位。这是因为湿气阻碍了气血的正常流通,导致水分无法正常排出。

③疲倦无力:

湿气重的人常常感到疲倦无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湿气影响了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能量供应不足。

④食欲不振:

湿气重的人,食欲会受到影响,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这是因为湿气困阻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减弱。

⑤皮肤问题:

湿气重的人容易出现皮肤问题,如湿疹、痤疮等。这是因为湿气影响了皮肤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导致皮肤问题频发。

湿气与脾有什么关系?

脾在中医中被称为“后天之本”,它主要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当脾的功能减弱时,运化水湿的能力也会下降,导致湿气在体内堆积。因此,湿气重的人往往伴随着脾虚的症状。

所以,想要祛湿,必须健脾

主打健脾祛湿的千古名方——参苓白术散。作为中医领域的千古名方,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健脾祛湿功效而备受推崇。此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历经千百年的传承与验证,成为治疗脾胃虚弱、湿气内盛的经典方剂。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原方的方剂组成与药理作用

千古名方——参苓白术散:

【药方组成】

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甘草、莲子、薏仁、砂仁、桔梗、白扁豆组成。

【药理作用】

其中人参补中益气,茯苓健脾渗湿,白术燥湿利水,山药补脾养胃。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之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能够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湿气内盛所致的各种症状。

组方解析,有何精妙之处?

组方中的四君子汤解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药材组成,共同发挥调和阴阳、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

在参苓白术散中,四君子汤作为君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白术健脾燥湿,助人参益气之功;茯苓渗湿健脾,助白术燥湿之力;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和胃渗湿之功。

其他药物解析

参苓白术散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入了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莲子肉等药材,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组方。这一方剂在益气健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渗湿止泻、和胃理气的功效。

在参苓白术散中,四君子汤作为核心部分,与其他药材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脾胃。山药、扁豆、薏苡仁等药材增强了健脾渗湿的作用;砂仁、桔梗等药材则有助于和胃理气,改善脾胃功能。这样一来,参苓白术散不仅能够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病症,还能够缓解腹胀、腹痛、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用药小贴士※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胃虚弱、湿气内盛的人群,尤其适合长期饮食不规律、劳累过度、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的脾胃虚弱者。然而,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对于病情严重、需要紧急干预的患者,参苓白术散可能无法起到迅速治愈的作用,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湿气重与脾健康息息相关,但并不是所有湿气重的人都是脾虚。因此,在调理湿气时,一定要结合个人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施治。如有需要,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中医的帮助。

以上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您都学会了吗?建议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1 阅读:8
寄翠看健康

寄翠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