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除了少数的巢寄生性鸟类(把卵产在别的鸟的巢中)外,其他鸟对筑巢这件事都非常重视,且不说织巢鸟这种需要长时间编制才能做成的巢,就单说我们常见的鸟中就有耗时一个多月的,它就是喜鹊(欧亚喜鹊)。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喜鹊窝都是常见的鸟窝,而且尤其是在冬季,它的窝特别的显眼。通常喜鹊会在离地十米以上的树顶上筑巢,虽然从外观上看,它的巢就是一些枯树枝胡乱的堆积到一起筑成的,但是,喜鹊巢是明显的“败絮其外,金玉其中”,而这都是喜鹊夫妇忙碌一个多月才有的成果。
而在筑巢的过程中,耗时最多的就是内部,我们先来看一张喜鹊巢内部的图片:
没错,这才是喜鹊巢正确的打开方式,它们在建造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建造内胆,这个内胆是喜鹊混合着泥土和枯草建造而成的半圆形,光这个内胆就要耗费喜鹊夫妇接近半个月的时间,内胆建好后,它们会去挑选最柔软的草和一些鸟类羽毛铺在里面,这样就能给蛋营造一个最舒服的环境。
而外面的那些杂乱的树枝其实是为了增加巢的稳定性而设计的,毕竟它们的巢在树木的顶端,如果没有加固手段,一阵大风就会毁了下一代。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喜鹊巢是个完整的椭圆形,巢的开口在一侧,这样能够有效的遮风挡雨。
大多数的鸟筑巢虽然没有这么复杂,但好歹是个半圆的草窝,里面也会铺上一些柔软的草和羽毛。但凡事都有例外,在我们常见的鸟中,有一种鸟堪称自然界的糊弄大师,它狠起来连自己都糊弄,尤其是在筑巢这件事上,它就是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
珠颈斑鸠是城市里最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也是野生动物适应城市生活的代表物种,不过,它长得太像鸽子了,所以经常被人误认为是鸽子。
虽然珠颈斑鸠看起来像鸽子,而且还经常被人称为“野鸽子”,但事实上,它与鸽子的亲缘关系是比较远的,鸽子是鸠鸽科鸽属下所有鸟类的统称,而珠颈斑鸠则是鸠鸽科副斑鸠属下的物种,而这个副斑鸠属其实是一个比较“新”的属,该属下的物种通常形态和特征介于斑鸠和鸽子之间,亲缘关系更接近斑鸠。
尽管它像斑鸠也像鸽子,但它有一个其他两种鸟都没有的特征,那就是颈后的白色珍珠状羽斑,这让它非常有辨识度。珠颈斑鸠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从平原、草地、丘陵到农田、村庄,最后到城镇都有它们的身影。
珠颈斑鸠之所以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主要得益于它的两个特点:第一就是不挑食,作为杂食性鸟类,珠颈斑鸠基本上遇到啥吃啥,各种植物的种子以及各种昆虫,基本上有植物的地方它就饿不死,而在城市里,虽然植物比较少,但城市周边是有农田的,这就是它们主要的食物来源地之一。
第二就是它能糊弄自己了,尤其是在繁殖这件事上,其他的鸟在忙碌着筑巢时,它却优哉游哉的,遇到了同样成年的异性,它们也没有复杂的求偶仪式就悄悄的在一起了。然后就是挑选筑巢点了。我们先来看一组图:
上面三张图只是珠颈斑鸠筑巢的冰山一角,它们简直是糊弄大师,在阳台的铁网上简单的衔来几根细小的树枝就开始产蛋,阳台上晾晒的拖鞋更是省了珠颈斑鸠衔树枝的步骤,直接以拖鞋做窝,还有你开窗的时候要注意,一不小心就关不上了。
这其实还不算离谱,有的珠颈斑鸠甚至直接会找一颗大树选个树杈就开始产蛋,结果很显然就是“鸡飞蛋打”。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会问:珠颈斑鸠在繁殖这件事上如此的糊弄?怎么保证下一代的成活率?这个问题其实有分两个角度说,第一个就是野外的珠颈斑鸠,它们是不这样的,有筑巢行为,而且尽量的筑巢,蛋和雏鸟都是有保障的。
第二个才是我们说的重点,就是在城市里安家落户的珠颈斑鸠。它们其实是利用了人类。首先,在城市里生存原本就远离了许多天敌,尤其是雏鸟和蛋的天敌,比如蛇类,其他肉食性的鸟类以及蜥蜴,这样在简单的巢中反而比野外复杂巢中后代的存活率更高。
其次,珠颈斑鸠虽然繁殖糊弄,但是它们是夫妻一起活动的,在产卵后,珠颈斑鸠夫妇会轮流的孵卵,这会使得它们的卵孵化率要高于其他雌性单独孵卵的鸟,而且当人看到自己的阳台上you鸟做窝时通常不仅不会搞破坏,还会主动的给予食物,这也大大减少了珠颈斑鸠亲鸟出意外的可能性,进而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
当然,野生动物想要在城市里生活并不容易,首先它们要克服对人本能的恐惧,还不能危害到人的财产安全,还得会在城市里觅食和活动,总之,像珠颈斑鸠这样的鸟,能在城市中扎根,其实要得益于它们的糊弄,毕竟只有糊弄,才不会劳民伤财,也不会占据太多空间,才能被人所接受和容纳,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