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驴驹早期断奶,两个月过渡方案,农区散养结合,营养指标实测

小许养殖 2025-02-22 04:05:33

家养驴驹早期断奶,两个月过渡方案,农区散养结合,营养指标实测

在养殖的世界里,驴这种动物有着独特的地方。驴适应能力比较强,耐力也好,驴肉和驴皮都有一定的价值。很多农村地区或者山区对驴的需求还挺多的。

就拿驴驹的养殖来说,有不少痛点。就像有些地区,地广人稀,适合散养驴,但又担心驴驹的生长速度和营养摄入不够。比如在山东的一些农区,有个养殖户老王,他家的驴驹按照传统方式喂养,长得比较慢。老王就很发愁,看着驴驹不长肉,心里着急。

咱们先说说驴驹早期断奶这个事。一般来说,驴驹出生后,在合适的时机断奶很重要。传统的喂养可能让驴驹依赖母乳时间太长,影响它摄入其他营养物质。像在一些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饲料保存条件差一些,就更需要合理安排断奶时间。而在北方干冷的环境下,饲料保存相对好一点,但也有其他挑战。

那这个两个月过渡方案是啥呢?首先,在驴驹出生后的30天内,让它吃母乳,同时开始添加少量精饲料。这个精饲料呢,可以搭配一些燕麦草、苜蓿草。燕麦草在一些高原地区产量比较高,苜蓿草营养丰富,它们和母乳搭配,能让驴驹逐步适应其他食物。

当到了30天到60天的时候,就要慢慢减少母乳的喂养量。这时候可以在饲料里加入一些黑麦草和三叶草。黑麦草在我国北方种植广泛,耐寒能力强;三叶草在南方也能长得很好,而且这两类草的粗蛋白含量不同,能让驴驹获取更均衡的营养。我有个网友就分享过,他家在河南农区散养驴,采用这种方法过渡。他说刚开始的时候,驴驹有点不适应,但是慢慢就习惯了,而且比同龄不这么养的驴长得壮实。

到了60天到70天的时候,要进一步调整饲料比例。可以加入少量的玉米、豆粕。玉米是常见的能量饲料,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容易种植;豆粕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时候驴驹已经可以吃不少固体饲料了。在西南山区的一些养殖户,因为地形复杂,驴的活动量比较大,他们除了给驴驹提供这些饲料,还会给它吃一点山间的野草。这些野草种类繁多,有的耐旱,有的耐涝。比如有一种耐旱的高羊茅和耐涝的紫云英,虽然是比较冷门的绿植品种,但在当地环境下能为驴驹补充不同的营养元素。

在70天到80天的时候,要关注驴驹的营养指标。体重是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的驴驹在这个阶段体重应该增长到一定程度。还有体尺,包括身高、体长等。在西部草原地区,那里地广人稀,驴可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它们的体尺生长数据会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在河北的一个小农场,养殖户小李对驴驹的体尺生长进行定期测量。他说通过测量能更直观地了解驴驹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

80天到60天的时候,饲料要根据驴驹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如果驴驹比较瘦弱,可以适当增加精饲料的量;如果比较壮实,可以增加新鲜的农作物秸秆。像在湖南的农区,有养殖户会把稻草粉碎了给驴吃。虽然稻草不是营养特别高的饲料,但是成本低,还能起到一定的填充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散养的方式也有讲究。散养可以让驴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吃到大自然的草料。在北方草原,驴可以大群散养,能吃到很多野生植物。但在南方山地,驴的数量要控制好,不然过度的踩踏会破坏当地的地貌。

南北地域差异对驴驹养殖影响很大。北方的冬天寒冷,要给驴准备足够的干草和温暖的棚舍。南方的雨季长,要注意驴舍的排水和防潮。比如在江西的农村,每年雨季的时候,养殖户都会早早地检查驴舍的排水情况,不然驴容易生病。

在营养指标实测方面,除了体重和体尺,还有血液中的一些指标。像血红蛋白含量,这个指标反映了驴驹是否有足够的氧气运输能力。还有钙、磷等矿物质的含量。有养殖户在山西发现,当地的驴驹普遍钙含量不是很理想,后来在饲料里添加了骨粉后,情况得到了改善。

这里还得说说不同绿植对驴驹生长的影响。除了前面提到的,还有像碱蓬这种耐盐性强的植物。在一些盐碱地多的地区,驴能吃到的碱蓬能增强它们的耐力和抵抗力。还有沙地上的柽柳,虽然看起来比较粗糙,但是在当地环境下,驴吃了也会有一些特殊的营养补充。另外,在沿海地区的一些湿地,芦苇生长茂盛,那里的驴如果能吃上芦苇,也能吸收到独特的营养元素。

还有养殖的时间成本。如果是家养驴驹,精心的照料可能在短时间内能让驴驹长得快一点。比如有一个北方的养殖家庭,夫妻俩专门养了几头驴驹,他们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照顾驴驹,几个月下来,驴驹生长状态很不错。但如果是大规模养殖场的模式,可能就需要一套标准化的流程来降低成本。

这里有个网友分享的真实案例。在云南的一个小山村,村民们散养驴。他们发现,早熟的花生秧在雨季来临前收割后用来喂驴驹,驴驹吃了之后毛发光亮。这种因地制宜利用当地植物的方式,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

还有一个南方的养殖户,在贵州山区。他们的驴驹饲料里会加入一些当地的一种叫做刺梨叶的植物。刺梨叶富含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这个养殖户说,这种独特的喂养方式,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虽然不常见,但是效果很好。

在驴驹成长的不同阶段,饲料的多样性很关键。比如在1年到2年的驴,要考虑到它成年后的繁殖或者劳动力需求。这个时候除了正常的饲料,还可以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像锌元素,对驴的皮肤健康有好处。在河北衡水的养殖场,因为当地的土壤环境,驴驹容易出现锌缺乏的情况,后来添加了专门的锌补充剂后,驴的皮肤问题减少了。

从3年的驴来看,如果是要用于耕地的,那对骨骼和肌肉的发育要求更高。北方寒冷地区的驴,在饲料里添加一些羊油可以增加脂肪储备,抵御寒冷,同时对壮骨也有一定作用。

这里又涉及到养殖环境的因素。比如说在湖南的山区,有很多山谷,那里的驴经常在山谷里活动,吃到不同季节生长的野草。山谷里的湿度比较大,驴容易患上一些皮肤疾病。养殖户就会在饲料里添加一些有抗菌作用的草药。

在9年到10年左右的老龄驴,它的牙齿会出现问题,这时候饲料就要做得更精细一些。像把干草粉碎后再喂食。在东北的一些农场,老龄驴的待遇还是比较好的,农场主会根据驴的实际情况调整饲料,确保它们的生活质量。

这里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在未来,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驴的养殖方式会不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呢?是会更多地走向标准化的大规模养殖,还是会一直保留这种因地制宜的散养模式呢?大家在养殖驴的过程中肯定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欢迎大家来一起讨论呀。

0 阅读:2
小许养殖

小许养殖

科学养殖指南,分享养殖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