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拍卖回顾|2019年度拍卖场紫砂重器成交价前30

紫砂中华 2019-12-31 19:40:48

名家大师的精品紫砂器,是藏家们追捧的重宝,千万级、百万级茗壶屡见不鲜。2019年秋拍已落下帷幕,我们来盘点今年拍场的30件紫砂重器,感悟紫砂大师的艺术魅力。

清早期·陈鸣远制子式先生上款紫泥松鼠柿子壶

成交价 RMB 26,220,000款识:陈鸣远(器身款);鸣远(刻款)镌刻:子式先生。鸣远。款识简介:陈鸣远,本名远,号鹤峰,又号石霞山人,壶隐,清康熙年间宜兴紫砂名艺人,出生于紫砂世家,所制茶具、雅玩达数十种,无不精美绝伦,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之风,署款以刻铭和印章并用,款式健雅,有盛唐风格,作品名孚中外,当时有“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陈氏还擅制花货,在茶壶形制设计上,力变明末筋纹器形,多以自然形体造壶,成为今日“花货类”的宗师,并使花货茶壶崛起成为紫砂茗壶的重要形制。此外,陈氏还尝试扩大紫砂造型的范畴与延伸,将青铜器皿和文房雅玩也包括进紫砂来,诸如笔筒,瓶,洗,鼎,爵等,极大的提高了紫砂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紫砂陶艺发展史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时大彬 菱瓣圆壶、扁圆壶

成交价 RMB 21,850,000

铭文:(菱瓣)庚戌秋日,时大彬制。

(扁圆)大彬。

匣外文:时大彬壶。愙斋所得。

内衬板文:明时大彬手制砂壶二。吴县吴氏大邑亭珍藏,翼燕署,辛酉三月重装。钤印“吴迈”

说明:此两件作品为吴大澄、吴湖帆祖孙递藏。

顾景舟 玉露诗文五头茶具 (共5件)

成交价 RMB 17,250,000

钤印:荆南山樵(底款);顾景舟(盖款);顾景洲(杯款)

铭文:花气接云烟,煮茗草堂前。阶下独行鹤,避烟飞上天;景舟;阳羡荆南樵子书并镌于蜀麓陶斋。(壶身)

岁次癸未仲秋之月;饮之清心;阳羡陶斋主人刻。(杯身)

明 时大彬款台笠壶

成交价RMB 13,800,000

顾景舟 鹧鸪提梁

成交价 RMB 13,800,000

钤印:景舟(盖款)

铭文:相明我兄惠存,弟景舟制于沪上,癸亥春月。

季益顺 八宝壶

成交价 RMB 13,570,000

顾景舟制 掇球壶

成交价 RMB 11,500,000

顾景舟藏六方

成交价 RMB 11,500,000

顾老一生制壶严谨,工艺上一丝不苟。此壶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无愧于紫砂泰斗之一称号。

顾景舟 矮八方

成交价 RMB 8,050,000

钤印:瘦萍(底款);顾、瘦萍(盖款)

清康熙   陈鸣远制铭诗句春雪梅瓣壶

成交价 RMB 7,705,000

顾景舟 三足高腰线提梁壶套组 (五件)

成交价 RMB 7,015,000

顾景舟 扁樱壶

成交价RMB 5,750,000

整款器型中透着一股精灵般的细腻美感,令人不觉沉醉在这优雅的艺术魅力之中。手捧此壶,足可领略紫砂泰斗顾景舟高超的制壶技艺与不凡的审美情趣。

顾景舟 匏尊

成交价 RMB 5,520,000

蒋蓉制 牡丹

成交价RMB 5,520,000

蒋蓉的牡丹壶问世至今,已走过了半个世纪。在这50余年中,这件作品,无论是文化界、艺术界、收藏界,无一不是盛誉满堂。

顾景舟 汉铎壶

成交价RMB 5,175,000

此壶以紫泥底槽青为料,其身圆筒若钟,底部略大于上部,耳形鋬,壶钮呈柱状,圆柱中间装饰以凸出环线,浑然一体,既简洁美观又提拿方便。

壶流短直向上,给人力量和向上感,嘴部外沿略突形成一若隐若现的环,流根部粗壮,便于茶汤出水集束有力。

全身无刻画装饰,仅以材质本来面目示人,整壶造型规整,线条流畅简练且比例协调,直中带弧,稳定中孕育变化,线面转换周正舒坦;平嵌盖,盖沿与口沿严丝合缝、技艺谨严,契合法度。

壶身上下内外有三方印章,皆是阳文篆书款:壶底「 景舟制壶」大方印;壶鋬底部「 壶叟」小方印。壶盖内「 顾景舟」中方印。

除此三方印外,盖内有四个小圆点记号,据业内方家介绍,顾老当时制作此壶时,仅作四把,分别于盖内标记一至四个圆点标记,据此推断此作为其四。

顾老一身用印极为讲究,从早年的「墨缘斋景堂制」、「武陵逸人」,到之后的「曼晞陶艺」、「瘦萍」、「荆南山樵」等,再到最终的「景舟七十后作」,「生于乙卯」、「壶叟」,从用印上便可一窥顾景舟先生一生艺术生涯的心境转变。

其中钤于此作的「壶叟」两字小印为顾老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启用,这段时间可谓是其紫砂艺术的第二次高峰,这方印在他晚期的作品中更是几乎每器必钤,这是顾老抟砂五十载之后,技艺炉火纯青之时对自身作品的再一次思考。

我们可以通过这件作品看到,此时的顾老已经有了一份云淡风轻的气韵,在潜移默化之中,他为作品赋予了一份清奇旷达的神韵。

何道洪 大集思

成交价 RMB 4,945,000

《集思壶》为何道洪大师素器之力作,壮实圆挺的身筒,大方敦厚的壶盖。

上顶一颗圆润的壶钮,软耳式把手,上强下弱,托出壶风的奔放及思想的活力。翘首长脖的壶嘴,静贴身筒,稳居一侧,整体散发出智慧的神采。

博彩精诚,求索上下,集思广义,乃命名为“集思壶”。静听空山蝉鸣,闲看小阶落花,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必是凡心所向,素履之往。

顾景舟 柱础

成交价RMB 4,600,000

钤印:自怡轩(底款);景洲(盖款)

铭文:“雀茗相品次,方知静者深”。

顾景舟 座有兰言

成交价 RMB 4,600,000

钤印: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底款);顾景洲(盖款)

铭文:座有兰言;全国省银行第六次座谈会纪念,江苏省农民银行,江苏省银行敬贺。

顾景舟 如意仿鼓

成交价RMB 4,485,000

作品是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由传统仿鼓壶变化而来,壶身加饰如意筋纹,使壶身更显局部的饱满感,器型骨肉匀停,壶形饱满,线条规整,无疑是顾老生涯所创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件。

扁圆腹,短弯流,环状柄,阔口圈足,简单的线条中蕴含着老辣到位的意境,壶口与壶盖边沿相吻合成一条饱满灯草线,口、盖各占其半,处处皆是体现功力的所在,沉稳大气的壶身和舒适的手把所带来的特有的韵味弥漫壶身整器,触摸着光滑圆润的壶颈,欣赏由壶盖和壶口的两条线圆合成的饱满的圆线,转动着衔接紧密的壶盖,心中有的是对鬼斧神工般技艺的惊叹。

桥形如意壶钮更是与壶身的如意纹相呼应,于传统造型中见新意。作品在形、神、气皆由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足是一件值得后辈敬仰的上上之作!

何道洪 岁寒三友

成交价 RMB4,370,000

清康熙

陈鸣远作宜兴笸箩形水盂

落槌价:RMB 4,120,220

(香港佳士得拍卖佣金计算不同故作落槌价排序)

顾景舟 三足云肩如意壶

成交价RMB 4,025,000

此件拍品底款用“曼晞陶艺”印,盖款“顾景洲”,制作年份应为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此时的顾景舟在宜兴紫砂界声名鹊起,开始接受专门订制。与此同时,仿制他的作品的人也逐渐增加,为此,顾景舟将“武陵逸人”印磨去,自刻“曼晞陶艺”一方,用于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上,有意识地让自己的作品向精品化迈进。

1979年顾老回忆这枚图章的时候提到“曼,美。晞,将明未明之意。”“石米以上用这图章,所以比较高档的茶壶,都是用此章。”从这点来看,凡用“曼晞陶艺”印者,皆顾景舟先生用心之作。除“三足云肩如意壶”之外,这一时期的“宝菱壶”、“大口扁腹壶”,均属于顾景舟所说“石米以上用这图章”的范畴。

“三足云肩如意壶”身筒扁鼓,呈圆鼎势,下撇三足,延展了“圈足云肩如意壶”壶身的曲线弧度,气度更显雄浑。壶流呈微曲的三弯,作蓄劲吞吐状;环形把圆润流畅,与壶流贯通一气。压盖式,壶盖与口颈部饰以回纹(回纹,因形状类似横竖折绕的“回”字形而得名。

此拍品造型丰而不臃,饱满柔和,较顾景舟的其他作品,工艺精巧,装饰华美,在富贵的韵致中别有一番矜持和庄重。此外,此拍品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烧成极好,用温恰到好处,充分展示了紫砂本身具有的质感美。

何道洪 三色松竹梅

成交价 RMB4,020,000

清道光·瞿子冶刻吉安制月壶款紫泥调砂石瓢壶

成交价RMB 3,910,000

镌刻:子磻茶具,子冶作画。池上凉月如水,画此遗兴。如坡公画法。坡公画简而意无穷,曰数寸有寻丈势。子冶作于二分竹一分屋,时己亥七月。

顾景舟·匏尊

成交价 RMB 3,450,000

壶身高圆状,圆顶压盖。壶钮为一圆珠点缀于壶盖之上,灵动而有生气。壶把成圆形,壶嘴成拱形,两者相互协调。壶盖上有圆球与壶身、壶盖相互衬托,比例大小适中,有一种舒心随意之感。尽将其“古拙素雅”与“涤净烦嚣,淡泊明志,超世脱俗”的意境体现最为融洽。

顾景舟心中匏尊的命运和他自己多么相像、多么和谐,孤寂沉静,且又有成熟后的厚实圆润。紫砂“匏尊”壶的形象,也是这种神色。

顾景舟 笑樱

成交价 RMB 3,450,000

钤印:景舟制陶(底款);顾景洲(盖款)

紫砂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师紫砂重器是紫砂艺术的经典代表。

品赏这些大师之器,愉悦而富足的精神享受不自觉便会袭上心头,深深震撼于紫砂名作的精气神韵。

汪寅仙 曲壶

成交价 RMB 2,870,000

曲壶自明末既有。此壶式在各个时代都有名家加以临摹再创作,曲壶是比较难做的壶型,正所谓壶型矮一份,工艺难一份。此壶线条优美、工艺精湛,可谓紫砂壶中的上品之作。

汪寅仙 玉堂富贵茶具

成交价 RMB2,410,000

汪寅仙 神鸟出林

成交价 RMB2,180,000

顾景舟制竹节紫砂壶

成交价 RMB 2,012,500

此壶是由壶艺泰斗顾景舟所制,精炼上等紫泥,打制身筒,作竹形鼓身。壶身起双线作竹节式,线条挺括舒朗,身腹饱满有力。

该壶凹肩束颈,口盖有子母线,壶口三弯嘴,圆把,桥梁钮,均塑以竹节纹。其钮造型生动,一节处竹棱仿制竹子断痕,盖上竹叶延伸至壶盖,竹节刚劲挺拔,竹叶俊秀飘逸。

此壶以竹节为型塑造,用线条作为壶身的竹节装饰,表达出秀逸,刚柔相济,丰满厚实的气韵。而壶内内底现放射性刀痕,刀刀鲜明,正是顾景舟打磨时对于每件紫砂的崇敬之心。

壶底钤篆书印款“曼晞陶艺”,盖内钤“顾景洲”小印。其壶底钤“曼晞陶艺”四字方章,这枚印章为顾景舟先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离开上海返回宜兴之时所自镌。他特将武陵逸人”印磨去,自刻“曼晞陶艺”一方。

之后在顾景舟亲手写下的释印手稿中,还曾特地对这方印予以说明,其中提到“曼,美。晞,将明未明之意。”曼晞,意即曼妙的曙光,特以此印盖于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之上,以激励自身、精进手艺。

此件作品壶嘴、鋬贯通一气,弧度衔接自然,层次分明,造型饱满而亲近自然,足见一代宗师壶艺之风范。此拍品附顾景舟本人持此壶照片及照片签名:“双线竹鼓,顾景舟,94.5.9签。”

1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