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位央视女主持,她陪伴我们走过了日常生活的很多个早晨与傍晚。
她总是向人们讲述着电影中的经典情节,那句“当一天的节目结束,向您说晚安的是我,我也会祝您拥有一个甜美的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经的她是朱军的搭档,可很长一段时间内她消失在大众视野。
原以为是从央视辞职,不料却是早已离世。
那么在她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王欢的成长之路 ≻—●
今天要说的这位女主持人就是王欢,曾经央视电影频道的当家花旦。说到王欢,我们还是要从她的童年说起。
王欢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生人,出生于河北承德一个工薪家庭中。
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又是戏剧专业的老师,能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王欢是幸福的。
因为是家中的最小的孩子,从小王欢在各个方面都备受父母的关注,父母也一直重视对女儿的教育。
继承了母亲的优良基因,王欢从小在文艺方面都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同龄人相比,王欢早早就学会了说话而且吐字清晰、字正腔圆。
不仅如此,王欢也遗传了母亲姣好的面容。
额头宽大、眉清目秀,这样的嗓音和外形似,乎天生注定王欢就是为舞台而生的人。
在父母的良好教育下,王欢从小在成绩方面表现优异,每一次考试更是名列前茅。
在众多学习课程中,她最喜欢的是语文。
用王欢的话说就是“我享受沉浸于文字的过程,我享受大声朗读的过程”,所以从小王欢就是班中的语文课代表。
老师会让她带领同学们朗读,王欢每一次朗读都是声情并茂,她在朗读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种认可。
就这样,王欢在朗读方面建立起了浓厚的兴趣,她也将兴趣变成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高中时期的王欢选择了文科,各科成绩优异。
可即便如此,王欢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成为一名文艺生。
因为她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想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朗读天赋,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
高三那年,别人都在忙着复习文化课,为提高一点成绩而焦头烂额。王欢则是在父母的带领下辗转于各大文艺院校,最终她也顺利地考入了她所喜欢的学校,并且攻读播音与主持专业。
大学时期的王欢在当时那一届的学生中非常亮眼,每一次学校组织文艺活动王欢都是当仁不让的女主持人。
而且在校期间,她还广泛的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课后更是在校外进行兼职,凭借着自己优异的主持功底赚得了生活费。
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王欢的优秀有目共睹。
眼看着临近毕业,大家都开始着急找工作,王欢也一时间没了头脑,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
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之下,她报考了承德卫视电视台的招聘,并且为了这一次考试开始踏踏实实复习。
在此期间,为了让自己的履历更加精彩,王欢还报名参加了北京卫视的朗诵比赛。于是她一边忙着复习考试,一边早起练习朗诵,晚上经常复习到深夜,早上更是早早就起床到湖边练习。
这样的生活过了一个多月,最后王欢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朗读比赛的第一名,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河北承德电视台。
就这样,她开始了自己的文艺人生。
●—≺与央视的不解之缘 ≻—●
电视台的工作是王欢梦寐以求的,初来乍到的王欢没有其他新人身上的胆怯和萎缩,在她身上更多看到的是朝气蓬勃与自信美丽。
王欢在电视台表现出了自己大学时期锻炼出来的扎实功底,承德卫视的很多老员工们都争先抢着要王欢。
慢慢地,王欢登台亮相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王欢的能力逐渐提升,这些进步与改变是有目共睹的。
在河北承德电视台工作的过程中,王欢也学到了很多大学时期没有学到的本领。
后来的王欢俨然成为了电视台的全能型人才。不仅能够自己一个人外出采访,更是能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配专题写稿子、播新闻。
这样的人才哪个电视台不喜欢呢?
王欢用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她的一切表现领导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各地方电视台要选派一名同志到中央电视台学习,而领导也把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留给了王欢。
殊不知,这一次的学习将成为王欢命运的重要转折。
1994年的一天,王欢带着行李一个人来到北京。
起初是以学习的名义到央视取经,但机缘巧合之下,王欢最终留在了中央电视台。
关于这个决定王欢考虑了很久,一个女生初来乍到,她既怕自己远离父母无法尽孝,又怕难得的机会被人抢走。
几番纠结之下,王欢最后还是毅然决定留在央视。
因为在地方卫视表现优异,刚刚进入央视的王欢就直接被分到了《东西南北风》和《中国音乐电视台》主持人的工作。
面对这样“稀缺”的工作机会,王欢既惊喜又害怕。
但好在她遇到了人生中的伯乐,那就是朱军,朱军和王欢一起主持了《中国音乐电视台》。
在前辈的带领之下,王欢克服了恐惧心理,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也从朱军身上学到了很多实践经验。
慢慢地,王欢的节目逐渐被电视机前的观众喜欢,王欢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央视女主持。
之后,王欢更是接连主持了《节目预告》和《下周电影》等央视节目,成为了“央视六公主”之一。
在她的精彩讲评之下,一个个电影情节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说在我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王欢有一份功劳。
没有她的精彩讲解,或许就没有电影在我国的快速宣传,或许就没有如今电影在大众中的高普及率。
或许连王欢都没有想到,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竟然能够改写自己的命运。
在央视工作期间,王欢的事业可谓是顺风顺水。
在央视六套一主持就是10年,观众们的评价清一色都是好评。
“这是我见过最温柔的女主持”,“这是我见过最专业的电影讲解”。王欢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人生理想,也在央视的舞台上留下了自己独有的价值。
王欢和朱军老师搭档主持的《中国音乐电视台》曾经深受观众好评,甚至王欢和朱军还闹出了绯闻。
不过流言很快不攻自破,因为王欢在北京工作期间也找到了人生的真爱。
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家人也都替王欢着急,再不结婚可就真成剩女了!
不过王欢知道,爱情是不能着急的,真爱的出现往往就在一瞬间。
在同事的介绍之下,王欢认识自己的老公并且很快结了婚,婚后两人感情很好,也生育了一个女孩子。
此时的王欢简直就是人生赢家,不仅事业顺风顺水,家庭更是完美和谐。
可是所有的一切都在一次体检中戛然而止。
●—≺饱受病痛折磨 ≻—●
主持人的工作和普通工作不同,经常要外出拍摄、采访、剪片子,一加班就是到深夜。
不仅如此,主持人还要长年累月地面对机器,辐射久而久之会对身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曾经央视著名女主持人董卿就在《主持人大赛》中说过:“主持人的工作不容易,甚至要比普通工作更消耗身体。”
在地方卫视工作过几年,在央视又工作了十几年,王欢早就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模式,也习惯了加班。
可她的身体状况却在每日愈下。
直到一次体检,她被体检结果吓坏了,检查结果为血管性头痛。
据悉,王欢在常年工作的过程中就经常出现头痛。
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加之头痛症状比较常见,所以王欢就没有过分在意,这才导致了病情的积压,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
当家人得知这一消息时,全家给予了王欢最大的支持,王欢也听了家人的意见辞去了央视电视台的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见到王欢的身影。
在这期间,王欢一直在四处看病,可是无奈发现得太晚,最终王欢被确诊为癌症,并且是不治之症。
在人生最后一段时间,是家人陪伴在王欢左右。
在此期间,也有电视台中的同事陆陆续续前去看望。
最终在2013年7月3日的这天,42岁的王欢离开了人世间,到达了属于她自己的天堂。
这对于王欢的家庭来说无异于一个沉重的打击,毕竟王欢还太过年轻,正值壮年,正是人生的大好时光。
但是在疾病面前,生命似乎毫无反抗能力,只能任由病魔带走了王欢。该消息一出,很多王欢的粉丝都深感悲伤。
网友表示:“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王欢的身影了,还以为她辞职去过幸福人生了,没想到再次见到却是阴阳两隔。”
王欢的离世太过可惜,谁曾想到自己每天都能在电视机前看到的身影突然有一天就失去了生命呢?
随着王欢的离世,王欢生前的同事也都在个人的公众平台上发布了哀悼。
经纬也是央视六套的知名女主持人,2013年7月4日的凌晨,她发布了一条微博:
“我突然发现自己哭不出来了”。
在突如其来的悲伤面前,人们下意识的反应不是失声痛哭,反而是吃惊甚至惊吓。
眼泪硬生生被憋了回去,但是内心的悲伤却是无法言说的。
微博中经纬还说:“或许我要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去释怀,我始终无法平静自己的内心。”
朝夕相处的同事突然撒手人寰,换做任何人想必都无法接受。
王欢的哀悼仪式上,家人们失声痛哭,王欢的哥哥和丈夫抱着王欢的照片站了很久。
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角的泪水足以说明一切。
葬礼现场,很多同事都前去吊唁,陪伴王欢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
虽然她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声音、她的面容永远牢记在我们的心中。就像王欢所说:
“我向往美好的人生,对于已经走过的路,我已经没有了遗憾。”
结语以上就是央视女主持人王欢的故事,大家作何感想?
她是天生为舞台而生的人,她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她是父母的宝贝女儿,是丈夫最疼爱的妻子,也是女儿心中最好的妈妈。
只是王欢不太幸运,没有走完人生的旅程。
在此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在工作之余多注意身体,有了好身体,人生才有无限的可能。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高压工作太伤身
网友:巨大的名利往往意味着非同寻常的付出,就看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扛得住了。
网友:人生是短暂的。因为高压力。也对健康的关系。只有静静修养。
用户10xxx82
主持界的损失.天妒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