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后人考上状元,经过岳飞坟墓时作了两句诗,被后人称赞不已

殷红如似血 2024-12-24 16:46:26

金宋和谈

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在多次与南宋交战未果后,逐渐认识到即使占据军事上的优势,也难以彻底灭掉南宋。金国最终决定尝试和谈,提出与南宋重启议和。南宋朝廷内部对于议和持有不同看法,而其中最积极推动和议的当属权倾朝野的宰相秦桧。秦桧认为,与金国和谈能够有效缓解边境压力,维护南宋的生存空间和疆土,主张通过外交妥协来稳固国家。

在议和决策的推动下,朝廷中的一些高层官员开始密谋调整手握兵权的将领,特别是对那些立场坚定、坚持主战的抗金将领引起了警惕。担心这些将领手中掌控的军权成为政局不稳的隐患,宋廷决定对持有重兵的几位大将进行调职,以削弱他们的军事控制力。

张俊、韩世忠和岳飞这三位将领在抗金战场上战功显赫,是金兵闻风丧胆的敌手。这次调令下达后,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被要求即刻离开所部队伍,前往朝廷枢密院供职。张俊和韩世忠的职位被定为枢密使,而岳飞则担任枢密副使。枢密院虽是朝廷中的重要军事机构,但在具体权力上却不能与一线的军事指挥相比。

岳飞的逮捕与牢狱之灾

绍兴十一年(1141年),在议和背景下,秦桧逐渐显露出对岳飞的强烈敌意。岳飞一向主张抗金,坚持“直捣黄龙府”的战略,誓要收复中原,迎回二圣,这一态度使得他与秦桧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秦桧为巩固自己的权力,彻底消除岳飞的威胁,决定对其动手。他亲自下令,指派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秘密逮捕岳飞,并特别嘱咐要“活底岳飞来”。

杨沂中奉命带人前往岳飞住所。杨沂中寒暄片刻后,言辞中透出威胁之意。岳飞只是微微颔首,未加辩解,神色从容,主动配合随行。杨沂中一声令下,士兵们将岳飞团团围住,带往临安。当时,岳飞的部属知晓消息后,无不惊愕震动,然而朝廷的命令已定,无人敢出头为他声援。

到达临安后,岳飞立即被押入大理寺监牢。大理寺的环境阴暗潮湿,四周铁栏森严,岳飞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尽管身陷囹圄,岳飞依然表现出一种坦然的姿态。他的长子岳云也在不久后被一同关押,父子二人被禁锢在狱中,饱受折磨。岳云年纪轻轻,却继承了父亲的坚毅,面对酷刑不屈不挠。审讯之中,官吏们反复施压,想从他们口中找到罪名,但父子二人始终坚守气节,拒不妥协。

秦桧在幕后操控这一切,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他不断施压,命令审讯人员加重逼供,但岳飞依旧毫不动摇。秦桧见无法从岳飞口中获取更多内容,便决定加速定罪。经多番策划,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判定有罪。

1142年1月27日,朝廷下达指令,岳飞将在大理寺狱中被秘密处决。刑场设在幽暗的狱中,行刑官面无表情地宣读命令,监牢中的士兵严阵以待,气氛凝重无比。岳飞知道大限已至,临刑前,他挥笔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这短短的绝笔字似乎在向苍天诉说自己的忠诚与冤屈。

岳飞之死在民间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他的忠诚、勇气和悲剧性结局使得他被后人广为传颂。而主谋秦桧则在这一事件中被视为典型的奸臣形象,后人对其评价多为谴责。

状元秦大士的往事

乾隆十七年,秦大士在科举中脱颖而出,以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帝对秦大士的文章评价极高,认为这份才华实在非同凡响,并且已经暗中认定秦大士为当年的状元人选。然而,在审阅他的个人资料时,乾隆帝突然注意到秦大士的籍贯:南京秦淮。这个地方正是南宋时期臭名昭著的奸臣秦桧的故乡。

乾隆帝于是直接在大殿上召见秦大士,乾隆居高临下,微微眯眼看向秦大士,问道:“秦大士,你可是秦桧的后人?”一句话投向大殿中央,众人静默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秦大士的回答。

面对皇帝的质问,秦大士微微低头行礼,随即抬眼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大士又从容地补充道:“宋高宗用的是奸臣,您是明君,自然是用忠臣。就如同不能用一个昏君来评断一个明君,也不能因先人的行为来断定后人。”乾隆听罢,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神色,点头说道:“好!朕就相信你是真正忠臣!”当场宣布秦大士为当年的状元。

朝臣们见乾隆帝认可了秦大士,纷纷颔首赞许,对秦大士刮目相看。秦大士也没有因先祖名声而被贬低,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智慧顺利跃上了科举顶端,成为金榜状元。

西湖边的历史难题

乾隆年间,秦大士作为新科状元,刚被朝廷认可不久便受到士林瞩目。这一年,他与大诗人袁枚等文人雅士相约同游杭州西湖。西湖美景如画,春风微拂,柳枝垂在湖面上,文人们漫步湖畔,诗酒谈笑,尽兴而行。不多时,他们步行至岳飞墓前,正巧看见墓前跪着的一对铜像,便停下脚步。

铜像身姿略显低微,铸的是宋朝奸臣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身上拴着铁枷,二人垂头跪拜在岳飞墓前。周围路人来往,见到这对铜像,纷纷驻足围观。铜像之上有斑斑锈迹,显然长年受到风吹雨打,但仍能清晰辨认出那两张低头的脸。人群中不时有人小声议论着:“你看这秦桧,当年害死忠良,如今子孙后代还要遭人唾骂。”旁边的人附和道:“是啊,千百年来,谁见到这铜像不骂上一句?真是罪有应得。”还有一些人用手指指点点,不少人甚至拿起路旁的小石块掷向铜像,铜像周围散落着各种秽物,满是世人对秦桧的愤恨之情。

秦大士立在人群中,听着这些话,没有作声。他身旁的袁枚和其他文人看了他一眼,心照不宣地不再提及与秦桧的关系。围观的人渐渐发现,随行队伍中竟有一位姓秦的状元,其中一名年轻人走上前来,故意高声道:“秦状元,您与秦桧同姓,既然站在这儿,不如给这铜像题副对联,如何?”此话一出,旁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秦大士,似是等着看他的反应。文人们也有些惊讶,一时间无言,而那年轻人似乎有意继续追问:“秦状元,您如今考取功名,定有妙笔生花之才,不如给大家题写一副,权作纪念。”

见他沉默不语,袁枚见状便知好友不便作答,便上前一步,面带微笑,故意高声吟道:“人与宋后羞名桧!”秦大士无法避开,只得略一迟疑,缓缓接道:“我到坟前愧姓秦。”几位文人互相点头,称赞他应对得体,而围观的百姓也有人称道:“这位秦状元虽与秦桧同姓,却实在是个真诚的君子!”不少人颇为认同地笑着点头,一旁的袁枚也微微一笑,为秦大士的应对感到欣慰。

秦大士的文化成就与评价

尽管秦大士身为秦桧的后代,承载着不小的历史包袱,但他凭借个人的才学和努力,逐渐赢得了众人的认可。乾隆帝在读到他的作品后,大加赞赏,称其文风古雅且极具正气。朝中大臣也多次在皇帝面前提起秦大士的文章和诗作,使得他的才名越发广为流传。乾隆对秦大士寄予厚望,数次召见他询问学问,并在朝廷宴席上命他吟诗作赋,以示褒奖。

秦大士在书法和绘画方面表现出众,尤其擅长画竹。他笔下的竹子姿态挺拔,寓意高洁,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欣赏。乾隆帝更对秦大士的书法赞不绝口,称其字势刚劲、行云流水,尤其是他写的篆书,笔法遒劲,极具古风。皇帝对其书画作品十分青睐,多次收藏,还将其画竹的作品陈列于宫中,使其名声越发广泛。正因如此,秦大士得到了“三绝”之誉,诗、书、画皆备受推崇,才华横溢,成为当时士林的翘楚。

在朝廷的安排下,他先后在龙城书院和芝阳书院担任讲席,为人师表,授业解惑。讲学期间,他教导学生们以正直为本,注重培养他们的文才和人品。龙城书院的学生们对秦大士敬重不已,称他为“文德双馨”的老师,而芝阳书院的学生们也赞其为“诗礼楷模”。他讲解诗文时,常引用古籍,深入浅出,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秦大士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常为地方民众出谋划策。他对百姓的疾苦颇为关心,时常自掏腰包救济贫困农户,还为乡间兴建桥梁、修缮道路,使得不少人对他心怀感激。在他的影响下,书院周边的民众也逐渐形成了尊师重教、崇文尚德的良好风气。

参考资料:[1]张建中.秦大士妙语答乾隆[J].老人世界,2024(3):24-24

0 阅读:4
殷红如似血

殷红如似血

殷红如似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