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猪价的形成逻辑:冬至如约而至,只是让很多养猪人失望了。

大嫂看猪价 2024-12-22 03:34:21
每个人的信源、认知、逻辑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不喜欢的直接划走。 冬至如约而至,只是让很多养猪人失望了。这一天,猪价没有如很多人所愿愿大涨,反而出现了大跌:某省某龙头企业率先下跌0.6元,一度引起恐慌和对后市的极度悲观。 按理说,最近几年,大多数时间冬至都是个“坑”,但为何还是年年进坑年年盼呢?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价格的逻辑,尤其是冬至价格形成的逻辑。 复盘一下: 除2021年及以前的年份,2022年是近几年当中高点最高的一年,一度达到15元以上。当时猪价最高的省份是浙江,短期最高点达到了16.2元/斤左右。 那一年,我正骑摩托车遂行我的“环国境 八万里”的骑行活动。10月1日,我骑行至新疆的叶城,即将进入西藏阿里无人区。那时候,养猪人对于猪价后市的信心爆棚,多数人都在等冬至再拉起一个新高。由于担心进入无人区没有网络信号,所以,在入藏之前在房车内录了一段题为“行情,今年冬至和去年的背景不一样”的视频(抖音、快手、视频号可查),目的就是提醒大家注意风险,不要盲目的去赌冬至。 再看2023年,高点大约在9月份,也是高于冬至。可以说,复盘过去的三年,没有一年的高点是在冬至。冬至不是消费的小高峰吗?不仅日常消费会大幅度的增加,再加上南方各省集中腌腊,消费大增,难道不应该创造价格新高吗? 的确,冬至是一个消费的小高峰,但我们也应当清楚,猪价的形成不仅是消费决定的, 它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1、基本面(供求关系决定) 2、政策面(最高价格主管单位的态度) 3、情绪面(养猪人对市场看法的情绪状态决定) 在这里我们先说一下基本面,也就是供求关系。也就是所谓的“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是影响价格因素最重要的部分。在研究供求关系的时候,最重要的认知是要理解两个关键词“供应能力”、和“供应量”。 供应能力是指某一时段内能够拿出来销售的生猪的总量。 值得注意的是,它不是指头数,而是公斤数,因为不同体重猪能提供猪肉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比如一头500斤的大肥就大于两头标猪的出肉量。 供应量则是指某一时段内养猪人愿意销售的生猪的总量。 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有没有猪的问题,而后者是有猪但愿不愿意卖的问题。 假设1: 冬至期间,虽然有很多的猪,但是大家都不愿意卖,则供应减少,猪价上涨。 假设2: 虽然理论上供需平衡,但是大家都不看好后市,在冬至期间大量抛售,则猪价也一样会下跌。 假设3: 本来供应能力已经大于需求,即使冬至消费量增大,由于大家都任卖,供应量激增的情况下,则猪价也一样会下跌,甚至大跌。 以史为鉴。 案例1: 回顾2022年,实际上10月份的供应能力已经是高位了,但由于大家追求猪价新高,都压栏不卖,所以,猪价依然坚挺。直到11月份开始崩盘,体现出供应能力的严重过剩。 所以,价格有时候会给大家带来缺猪的幻觉。不是供应能力不足,是情绪带来的短期供应量不足。 案例2: 再回顾2024年。由于2023年末小飞疫情带来的产能损失,推导到2024年年中供应能力可能不足,再叠加猪价上涨、养猪人惜售,所以,不仅供应能力不足,供应量也不足,进一步推动了猪价的上涨,至11元高位。 这时候,大家忽略了一点:2023年末疫情损失带来的供应能力不足,在2024年的年中,大量的二次育肥已经填补了这种不足,如果继续压栏,后面情况堪忧。这一点,我在我所有的群里都表达过。而且,我明确的说:我的猪出栏的时候,能卖8.5/斤就满足了。不过,由于当时猪价处于高位,很多人盲目看好后市,对我的观点不以为然。甚至有人给别人锁定10月份保价10.5元/斤,损失肯定不小。 有关猪肉期间供应量的前提有三个: 1、供应能力 2、对后市的情绪(狂热还是悲观) 3、实际行动 复盘近一个月对于猪价的情绪:部分人担心冬至是个坑,所以,预判别人的预判,在冬至前10天左右就出栏。这种现象其实加速了冬至猪价的跌速并提前了时间。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喜欢“揭锅盖”,也就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锅盖揭开了、集中踩踏了、猪价大跌了、情绪悲观了。 总结一下,导致冬至猪价大跌的原因主要有5个: 1、消费观念改变,冬至腌腊消费不及预期; 2、冬至期间的供应能力大于实际消费的增长; 3、看好消费的一致性预期导致供应能力增加; 4、揭锅盖后情绪悲观、集中出栏导致供应量大增; 5、屠宰厂借机压价进一步压低了猪价。 在此,我个人有几点建议: 1、尽量不赌节假日 2、在250-350斤内出栏,不给“屠牛”的机会 3、间隔两个月分批上仔猪,增加抓机会的时间空间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情绪代替不了客观,赌博必败于逻辑。
0 阅读:88

大嫂看猪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