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多元文明交流互鉴和共生并进的历史。因此,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翻译活动。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翻译活动在其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语言不单是一种工具,更承载着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段历史的表达,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翻译,当然也不仅是语言符号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阐释。任何翻译原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产品,而译者是另一文化的携带者,他对原文的解读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与另一文化的接触过程。
翻译和文化之间存在一种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一关系根植于人类文化的形成,伴随着文化交流的历史。从古至今,跨文化的交流始终需要翻译作为桥梁。
翻译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翻译,我们都将成为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盲人”。纯粹自给自足的文化是要走向灭亡的。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可以充满生命力。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能够与多种外来文化相互融合。
在宗教传播与发展中,翻译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南北朝时期,鸠摩罗什通过翻译实践使中国有了系统的大乘学说,打通了华夏文明和古印度文化的交融,堪称丝绸之路中外文明互鉴的使者先驱。
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翻译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在科技翻译领域,唐朝怛罗斯战争之后,中国工匠将包括火药在内的众多中国技术传到大食(古阿拉伯),通过翻译阿拉伯人的书籍,欧洲人得知了火药的存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作品翻译领域,隋唐时期中国典籍的翻译在日本、韩国盛极一时,滋养了日本、韩国的民族文化,成为日本大和族、韩国高丽与新罗文化的基石。
哲学和思想是一种文化的核心部分,要想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交流,必须依靠翻译来打破语言壁垒。翻译对于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思想观念的革新、哲学流派的产生、新兴学科的开创至关重要。例如自19世纪末,中国开始出现大量的翻译西方哲学经典著作的著名学者,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他们将众多西方哲学经典著作翻译成中文,为中国哲学界带来了新的思想启示。
在文学领域,通过翻译,一国的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以及艺术作品可以被引入到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形成源源不断的文学养料,共同促进文学的繁荣与长远发展。例如百年前,林纾与王寿昌二人合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在福州刊行后,立刻轰动了全国。他们将西方的文学模式、文学观念引入中国,不仅开阔了国人的眼界,更为中国小说注入了新的元素,对中国文学的过渡转型产生深远意义。
在影视领域,通过翻译,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娱乐作品也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我们不再着眼于眼前,对其他文化的娱乐形式的了解,大大促进了影视文化的多元发展。上个世纪,在老一辈影视翻译人的努力下,大量优秀的外国影片被引入中国,不仅让中国观众对于世界有了更多的认知与想象,更让中国影视在交流借鉴中不断发展,为如今的繁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翻译在本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翻译,古老的文学作品、历史文献、传统知识等可以被保存并传播给新一代,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在翻译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得以更好地融合,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如果没有翻译,文化的发展将受到众多的隔阂和限制。翻译既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桥梁,同时也是文化多样性和创新的推动者,对于文化的繁荣和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素材来源|(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用作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