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被誉为“华北屋脊”的山西五台山景区银装素裹,一场罕见的四月春雪将海拔3061米的北台顶积雪推至15厘米厚,核心景区气温骤降至-5℃。景区自4月11日13时起暂停售票,2000余间民宿免费开放接待滞留游客,形成“风雪阻归途,温情暖客心”的特殊景观。
此次降雪始于11日夜间,由蒙古冷涡与华北气旋共同作用引发。五台山独特地形使北台顶成为冷空气“迎风坡”,形成“半山烟雨半山雪”的立体奇观。气象监测显示,瞬时风速达11级(31.9米/秒),与北京极端大风形成气候呼应。景区最低气温跌至-10℃,台顶区域更出现冻雨与积雪交替现象。
面对复合型极端天气,五台山管委会启动应急预案:
• 交通管控:封闭西、北线道路,200名交警24小时值守台怀镇至鸿门岩路段,除雪车昼夜作业保障南线畅通;
• 游客服务:通过官方平台为已购11-13日门票游客办理全额退票,民宿联盟启动“暖房计划”提供免费食宿;
• 文物保护:显通寺、菩萨顶等千年古刹增派安保力量,专业团队清除屋檐冰挂,防止积雪压损木质结构。
正值佛诞节倒计时,景区僧众冒雪清理通道。黛螺顶的1080级台阶被覆上防滑草垫,显通寺僧人在-7℃环境中轮班扫雪,确保酥油灯长明不熄。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感叹:“看着红衣僧人在雪中诵经巡殿,仿佛穿越千年时空。”
景区组建的500人“红色救援队”已为87辆被困车辆安装防滑链,发放热饮1200余份。台怀镇商户自发成立“爱心送餐队”,沿主干道配送姜汤、臊子面等热食。来自太原的摄影爱好者李先生说:“原本遗憾行程受阻,却意外拍到雪中古寺的绝版镜头。”
山西省气候中心主任张勇指出,五台山最晚降雪记录为1960年5月6日,此次过程虽罕见但属正常气候波动。当前暴雪蓝色预警持续生效,预计降雪将于13日夜间减弱。景区提醒游客:融雪期道路结冰风险较高,建议错峰出行。
这场“倒春寒”中的应急大考,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景区应对极端天气的成熟机制,也让“春雪映金顶”的独特景观载入五台山生态文明建设史册。正如景区热线工作人员所言:“暂停售票是为更好重逢,五台山的四季之美永远向世界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