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魏军大举伐蜀,邓艾偷渡阴平,钟会围攻剑阁,蜀汉王朝最终覆灭。
这场战役被无数后世文人墨客唏嘘叹惋,刘备苦心经营的基业,诸葛亮呕心沥血的托孤,最终被草草收场。
鲜有人注意到一个被历史“遗忘”的细节:就在邓艾兵临成都的时候,蜀中还软禁着一员奇才,他曾经守雒城一年不破,击退刘备的精锐部队,若此人在蜀汉末年能够出山,或许历史的结局会是另一番模样。
这位被关押在成都的奇才,便是刘璋之子刘循。
他的存在,就像一块被历史尘封的瑰宝,埋藏在蜀汉灭亡的阴影之下,未能再次发光。而这背后的原因,却不仅仅是刘禅的无作为那么简单。
当年刘备进攻益州,雒城是他遇到的最大障碍。刘循凭借坚固的城防和顽强的意志,硬生生拖住了刘备大军整整一年。
一年,意味着什么?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能坚守一年,足以让任何人重新审视这位将领的能力。
可惜,这样一位有才干的人,最终却没能在蜀汉危难之际得到重用,甚至被软禁在成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魏军摧毁。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拨回到公元263年,这一年,蜀汉的命运走到了尽头。魏国大将邓艾以奇兵偷渡阴平,绕过蜀汉主力,直逼成都。
阴平古道,山高路险,千百年来几乎无人敢走,毛主席诗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描写的正是这条路的险峻。
邓艾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率兵披荆斩棘,走出这条“鬼门关”,其胆略和勇气令人叹为观止。
更重要的是,他的选择完全出乎蜀汉上下的意料,蜀军主力姜维正被钟会缠住于剑阁,成都几乎门户洞开。
当邓艾的先头部队出现在江油时,蜀汉守将马邈吓得不战而降。
随后,邓艾一路势如破竹,涪县、绵竹相继失守。尤其是绵竹一战,蜀汉卫将军诸葛瞻率领全军与邓艾决战,却因决策失误导致全军覆没。
诸葛瞻的死忠令人动容,但他的战术却备受后人诟病。
他没有分兵坚守各个战略要地,而是选择孤注一掷死守绵竹,结果被邓艾轻松突破,直接威胁到成都的安危。
而此时的蜀汉,早已是外强中干。刘禅懦弱无能,成都城内兵力不足,甚至连临时组织防御的能力都没有。
就在邓艾兵临城下时,刘禅选择了投降,蜀汉灭亡的结局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上了一个句号。
但问题在于,刘禅真的没有其他选择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成都城内,刘循还在!这位曾经坚守雒城一年之久的奇才,就在眼前。
他却被软禁多年,连一兵一卒都无法指挥。历史的吊诡之处就在这里:刘备攻蜀时,雒城是整个益州防御体系的核心,刘循以一己之力死守一年,拖垮了刘备的进攻节奏。
而到了蜀汉末年,雒城却几乎毫无防备,成为魏军长驱直入的通道。同样的城池,同样的地理环境,不同的人,不同的结果。
刘循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而他为何会被软禁,这背后还有一段历史恩怨。
刘备攻下成都后,对刘璋一家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将刘璋和其子刘循软禁于蜀地,以防他们有反叛之心。
后来,刘璋之子刘瑁被送往东吴,而刘循则被留在成都。对于这位曾经的劲敌,刘备并未完全信任,而蜀汉的后主刘禅,更是对刘循既无信任,也无重用的打算。
如果刘循在蜀汉末年能够得到启用,局势是否会有所不同?答案当然无法定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循曾经的坚守能力,是蜀汉当时亟需的。
如果让他负责雒城防线,或许能够拖延邓艾的进攻节奏,为蜀汉争取更多的时间。甚至,他的存在可能迫使邓艾改变战术,无法一鼓作气直逼成都。
更重要的是,刘循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守城大将”的问题。他曾是益州的“太子”,对益州的地形、民情了如指掌。
如果能得刘循相助,不仅可以在军事上有所作为,还能稳定人心,调动地方民兵,延缓魏军的推进速度。刘禅却选择了将这位潜在的救星弃之不用。
蜀汉灭亡后,很多人将责任归咎于刘禅的无能。这当然没错,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却在于蜀汉内部的用人失当、决策混乱。
当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政治和军事体系逐渐走向崩溃。诸葛瞻虽忠诚,却并非良将;黄崇有识,却无决策权;刘循有能力,却被长期打压。
蜀汉末年的这些悲剧,归根结底,是一个系统性崩塌的结果,而不仅仅是某个人的失误。
历史没有如果,但历史却总是充满遗憾。
如果刘循当年能够重掌雒城,或许他无法彻底扭转蜀汉的命运,但至少能够拖延魏军的推进速度,为蜀汉赢得更多的时间。
即使蜀汉最终难逃灭亡的命运,刘循的坚守也足以为后人增添一分叹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名字。
邓艾偷渡阴平是魏灭蜀的神来之笔,但蜀汉的失败,却不仅仅是因为对手的强大,更是自身的腐朽和无能。刘循的悲剧,是蜀汉用人失当的一个缩影,也是刘禅昏庸无能的明证。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每个王朝的灭亡,往往都不仅仅是外敌入侵,而是内部问题的集中爆发。
蜀汉灭亡了,邓艾成了一代名将,但刘循,却被永远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而这,才是蜀汉灭亡最令人唏嘘的地方。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