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清梦
在娱乐圈里,李保田也曾是一颗极为耀眼的恒星。
他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宰相刘罗锅》里的刘罗锅、《神医喜来乐》中的喜来乐都深深刻在了观众的记忆深处。
不仅如此,李保田对演艺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儿子李彧。
李彧的长相更是跟父亲李保田十分的相似,简直就是李保田的“翻版”。
时光匆匆,曾经在荧幕上意气风发的李保田,已经步入了古稀之年。
如今79岁的李保田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定居山东,开启了自己的“养老”生活。
一、现状
近几年,李保田渐渐从大众的视野中淡出,在山东这片土地上,过上了悠然自得的养老生活。
从网友曝光的照片还有李彧在社交平台分享的视频中可以看到,李保田如今的形象跟曾经在荧幕上的他判若两人。
他的头发和胡须都白了,身形也微微佝偻,尽显岁月的痕迹。
但尽管如此,他的精气神还不错,眼神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淡然和从容。
不仅如此,李保田对书的热爱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
他的住所客厅和书房似乎连为一体,到处都摆满了书籍,地上、沙发上也都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有时候,他也会拿起纸笔,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或是随手画上几笔,将内心的情感通过线条和色彩表达出来。
偶尔,李保田也会走出家门,去公园散散步,他不再是那个备受瞩目的大明星,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享受着平凡生活的乐趣。
而他的儿子李彧,从外形上看,简直就是李保田的“翻版”,两人相似的面容,很容易就能让人看出他们的父子关系。
而且李彧打小就跟着父亲在演艺圈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早早地就在心底种下了表演的梦想种子。
虽然李彧的演艺道路不像他的父亲李保田那样如雷贯耳,但也在自己的演艺道路上默默耕耘,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演艺生涯的初期,由于长相不出众,李彧只能饰演一些小角色,而且他跟父亲李保田也有过很多次的合作。
在家庭剧《警察李“酒瓶”》中,他跟父亲李保田在剧中本色出演一对父子。
2003年,古装喜剧《神医喜来乐》,李彧在剧中出演喜来乐的徒弟德贵。
后来又跟父亲一起主演了电视剧《钦差大臣》。
对于此次跟父亲的合作,李彧表示是因为制作方认为他适合出演“阿丑”这一角色,而不是父亲的推荐。
在剧中,他与父亲有着精彩的对手戏,两人的默契配合也让观众看到了父子俩在演艺上的传承。
之后,他在黄晓明版本的《神雕侠侣》中饰演裘千仞,再次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
而在演艺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李彧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2009年,他跟相差16岁的妻子陈燕琳在《隋朝来客》的剧组中认识,两人在日常的演戏交流中确认了恋爱关系,并在同年的9月份步入婚姻殿堂。
虽然李保田因拍摄任务没有来到婚礼现场,但这并没有影响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婚后,他们育有一双儿女,一家四口的生活十分安稳幸福。
李彧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从他分享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十分珍惜自己的家庭。
如今李保田“退休”后的悠闲生活,也不禁让人想起了他的“奋斗史”。
二、早期成长历程
1946年,李保田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期望他们能够通过正统的学业,走上建设祖国的道路。
然而,李保田从小就对学习缺乏兴趣,却对表演艺术展现出了浓厚的热情,他经常逃课去听戏。
13岁那年,江苏省戏曲学校来招生,李保田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表达了自己想要学习戏曲而放弃学业的想法。
这一决定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在那个年代里,求学上进才是正道,而唱戏则被视为不务正业,有辱门风。
但李保田心意已决,最终,父母无奈之下只好放行。
在剧团里,李保田的生活十分艰苦,当时正值困难时期,物资匮乏,过度练功的疲劳和营养不良使他头晕目眩,训练的时候更是经常失去平衡摔在地上。
即便如此,他一心想成“角儿”的念头从未动摇,每天发狠练功,简直到了自虐的地步,甚至险些丧命。
1966年初,李保田却意外地得到父亲病重住院的消息,他急忙赶到医院看望父亲,父亲流着眼泪嘱咐他要照顾好妈妈和弟弟,随后就病逝了。
这是李保田成年以后,父亲第一次如此温和平静地与他谈话,也是他唯一一次见到父亲流泪。
他伫立在父亲的病床前,心中充满了悔恨和自责,他觉得自己一直对父亲“忤逆不孝”,如今父亲离去,他再也没有机会弥补了。
不幸的是,父亲去世后不久,李保田的弟弟也不幸遭遇车祸离世。
接连失去两位至亲,李保田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
但生活还得继续,为了照顾母亲,李保田在文工团努力争取每一个演出机会。
后来,他转入了徐州地区的文工团,从最底层的龙套演员做起,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对表演的执着,他逐渐在文工团崭露头角,成为了团里的骨干演员。
在文工团期间,他不仅学习了戏曲表演,还接触到了舞蹈、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
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这一消息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李保田心中沉寂已久的梦想。
此时的他已经32岁,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艺术的追求,让他毅然决定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进修班。
为了能考上中戏,李保田没日没夜地复习功课,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八月底,入学中戏的通知终于送达。
进入中戏后,李保田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他把多年的戏曲学习经验融入到表演中,凭借扎实的基础和出色的领悟力,在学习过程中大放异彩,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毕业后,因成绩优异,他还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
1983年,李保田迎来了人生中的重要机遇,他主演了电影《闯江湖》,这是他的第一部影视作品,由此正式登上了银幕。
在影片中,他把角色演绎得生动鲜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开了一个好头。
此后,他陆续参演了多部影片,不断磨练自己的演技,逐渐在演艺圈崭露头角。
1987年,更是李保田演艺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在剧情片《人鬼情》中饰演女艺人秋芸的父亲。
李保田成功地塑造了这一角色,把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他也凭借该片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男配角奖”,这个奖项也标志着他正式在电影界站稳了脚跟。
随后,李保田的演艺事业蒸蒸日上,获得了不少的奖项。
1996年,随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热播,李保田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他在剧中饰演的刘罗锅清廉刚正、敢于直言又机智幽默,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一度成了“刘罗锅”的代名词。
这部剧在播出时引起了全国性的轰动,不仅让李保田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也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2003年,他主演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再度播出,该剧一经播出便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
李保田在剧中饰演的喜来乐妙手仁心、幽默风趣,深受观众喜爱。
这进一步奠定了他在演艺界的地位,成为了“国民级演员”。
三、认真负责
然而,李保田对表演艺术的认真态度和严格要求,在演艺圈中也是出了名的。
他对待每一个角色都一丝不苟,为了塑造好角色,常常深入研究剧本,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但也是这样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在拍摄《宰相刘罗锅》时,李保田与张国立、王刚组成了“铁三角”,三人的精彩表演让这部剧成为了经典之作。
然而,在拍摄过程中,李保田因为对表演的苛刻要求,跟张国立、王刚产生了分歧。
李保田认为,表演应该追求真实和细腻,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而张国立和王刚则更注重表演的流畅性和娱乐性。
这种分歧逐渐加深,最终导致“铁三角”的关系破裂,从此之后,三人再也没有合作过。
还有在2004年,李保田参演了电视剧《钦差大臣》。
在拍摄过程中,他发现制片方擅自拉长集数,将原本20集的剧本扩充到了30集,导致剧情拖沓,质量下降。
李保田认为这种行为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任,于是愤而起诉制片方。
这场官司持续了很长时间,最终李保田胜诉了,但他也因此遭到了影视公司的联合抵制。
一些人指责他是“戏霸”,认为他过于强势,不考虑他人。
但李保田并不在意这些指责,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在维护艺术的尊严和观众的权益。
2006年,影视公司联合声讨李保田,指责他干预选角、拖延拍摄进度。
他们还翻出了《宰相刘罗锅》续集没有合作的旧事,对李保田进行攻击。
面对这些指责,李保田直言:“规矩就是规矩,以后没有戏拍我也认了”。
李保田的坚持和执着,让他在演艺圈中成为了一股清流,他不随波逐流,不追求名利,只专注于表演艺术本身。
李保田的这种精神,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尊重和喜爱,也为年轻一代的演员树立了榜样。
而他的儿子李彧,在他的影响下,也在演艺道路上不断努力前行,虽然没有像父亲那样大红大紫,但也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努力,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结尾
如今,79岁的李保田在山东享受着宁静的退休生活,而他的艺术精神也永远留在了观众的心中。
我们祝愿他身体健康,晚年幸福,也期待他的儿子李彧能够在演艺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给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参考资料:
十年后再演《神医喜来乐传奇》艺术总监李保田被封“戏霸” 凤凰网
专访丨李保田:电影和戏剧的本质不是流量,是人的灵魂 澎湃新闻
百度百科:李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