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观察|雷克萨斯正式国产!

祁平录车频倒 2025-02-07 05:52:34

在2025年农历新年开工首日,丰田中国对外确认,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

换而言之,雷克萨斯将国产……这一消息公布随即在汽车行业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个曾被业界视为"最不可能国产"的日系豪华品牌,最终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下迈出了历史性一步。这场迟来的国产化,不仅是雷克萨斯自身战略的转折点,更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话语权的根本性位移。

过去18年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孤岛策略"——坚持全系进口、拒绝合资生产。这种以"匠心品质"为名的坚守,在2017-2019年间创造了年销超20万辆的辉煌战绩,甚至无需降价就稳居二线豪华品牌榜首。然而,2020年后市场格局的剧变让这种模式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数据显示,2022年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8.6%,而同期宝马、奔驰的国产车型销量占比均超过75%。进口身份带来的30%关税成本,使其主力车型ES300h落地价高出凯迪拉克CT6混动版近10万元。在蔚来ET7、理想L9等国产高端新能源车型冲击下,雷克萨斯的"品质溢价"逐渐失去说服力。更关键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即低质"的认知早已被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百万产能击碎,进口光环的祛魅已成定局。

选择上海临港作为国产化首站,暗藏雷克萨斯深层的战略考量。这个聚集了特斯拉超级工厂、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基地的"东方汽车谷",正在重构全球汽车制造的地理版图。半径50公里内,博世智能驾驶研发中心、地平线车规级AI芯片基地、联电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工厂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新能源供应链网络。

不同于传统合资车企的"市场换技术"模式,雷克萨斯临港工厂将直接接入这个智能制造的生态系统。据内部人士透露,工厂将采用丰田最新的e-TNGA电动架构,生产线自动化率高达95%,并预留了固态电池产线的升级空间。这种"反向技术溢出"现象意味着,中国本土供应链企业可能首次深度参与日系豪华车的核心研发。国产化对雷克萨斯而言绝非简单的产能转移,更是一场关乎品牌存亡的转型实验。根据规划,2025年前将推出三款基于专属电动平台开发的新车型,其中首款纯电SUV将直接对标蔚来ES8。

但挑战在于,当"静谧性""混动技术"等传统优势在电动化浪潮中被平权,雷克萨斯亟需重构其价值支点。临港工厂的数字化车间或许提供了新思路。通过部署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能实现每辆车的个性化定制,从竹纤维内饰到声学玻璃的206个配置项自由组合。这种"量产定制"模式,或将重新定义智能时代的豪华标准。但风险同样存在:德系三强已在中国建立完整的电动化矩阵,而雷克萨斯的电动化进程比宝马i系列晚了整整十年。

雷克萨斯的国产化将引发连锁反应。上游供应链端,电装、爱信精机等日系供应商被迫加速本地化研发,以免被宁德时代、比亚迪半导体等本土企业替代;下游渠道端,现有124家经销商面临服务模式转型,从销售进口车的"坐商"转变为提供充电生态、智能服务的体验中心。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产业话语权的转移。当丰田章男亲自为临港工厂导入氢燃料电池技术时,中国市场的技术标准正在成为全球风向标。这种转变在宝马沈阳里达工厂、大众安徽MEB工厂的建设中已现端倪,而雷克萨斯的加入,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正式进入"定义全球标准"的新阶段。

在这场百年未有的产业变革中,雷克萨斯的国产化既是传统豪华品牌自我救赎的缩影,也是中国制造向价值链顶端攀升的里程碑。当临港工厂的第一辆电动雷克萨斯驶下生产线,它承载的不仅是某个品牌的命运转折,更是一个国家在汽车工业领域从追随者向规则制定者的历史性跨越。这场转型的成败,或许将决定未来三十年全球汽车产业的权力版图。

0 阅读:0
祁平录车频倒

祁平录车频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