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城里的月光

文姝看小说 2024-12-24 18:54:54

01

十二月份刚过了十天,广军已经接到父亲的四个催促电话了。

父亲老吴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一年前坐上了轮椅,靠着老伴一个人在家照顾。广军是老大,下边还有两个弟弟。

母亲也八十多岁了,好在身体比较好,一个人差不多能照顾老爷子。

老吴年轻的时候当过村里的会计,人缘不怎么样,喜欢惹事。他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喝酒,喝完酒就耍酒疯,一耍酒疯就打人,还砸东西。

老太太这辈子跟着他没享什么福,三个儿子也是在胆战心惊中长大的。人在小的时候是没办法,只能跟着父母一起生活,摊上什么样的父母就是什么样的父母,没得选。

一个暴躁的父亲,一个懦弱的母亲,三个唯唯诺诺的儿子。这个有点畸形的家庭在时间的长河里越走越远。

二弟广利去了城里儿子家,以照顾孙子为名,一年才回去两三次,跟念书的大学生差不多;三弟广伟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超市,媳妇非常强势,他回家都得偷偷摸摸。

广军是三十来岁就出门打工了。年轻的时候闯荡得还不错,挣了些钱,九几年的时候,还特意包车回来给奶奶过生日,也算风光了几年。

时过境迁,如今广军也是六十岁的人了,头发白了,背驼了,脸上的皱纹也多了。

其实他是不大愿意回去的。儿子女儿都在城里,尽管也是在打工,但是落得自在。他不管手头有钱没钱,每个月都会给父母寄钱回去。用他自己的话说,人不在身边尽孝,钱不能少。

但是,最近父亲老吴的这几次电话,让他有些动摇了。

回去还是不回去?

老吴的意思,是让大儿子广军回老家——不是回去看看,而是彻底离开城市——回农村跟他们一起生活。父母没有闺女,跟媳妇们的关系也不好,没人在身边照顾。

老太太前段时间摔了一跤,到现在还腰疼。

平日里都是广伟偶尔回去看一看,老吴心里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年龄大了,孩子们都应该在身边守着。

广伟虽然还算孝顺,可他有个厉害媳妇。用老三媳妇的话说,要照顾大家一起照顾,把老大老二都叫回来,凭什么只让老三一个人照顾?不公平。

老二广利从小就聪明,可惜没多少文化。自从进了城里儿子家,人变得开朗了不少,还找了一份工作。他一年给父母三次钱,分别是父母的生日当天,还有就是过春节的时候。

过生日一次给两百,两个生日就是四百;过春节给六百,一年也就给一千块钱。一分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就这他还觉得不少,因为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他不想回家。

老吴根本不管这么多,在他看来,如何当一个合格的父亲?打也好骂也好,起码把你拉扯大了,长大成人了,这就是功劳。

他丝毫不顾及孩子们的想法,因为他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的父亲对他们兄弟姐妹也是非打即骂,都是这么过来的。

老吴从来不反思自己的做法,以为全世界的父亲都是一样的,既然养大了你们,老了就应该得到照顾。

其他两个儿子也就这样了,在同一座城市又怎么样。老了就是老了,坐在轮椅上更是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一遍又一遍给大儿子广军打电话,让他回来照顾自己。

老吴没说让秀菊回来。

秀菊是广军的媳妇,也就是老吴的大儿媳。还在老家生活的时候,秀菊一连生了两个女儿,被重男轻女的老吴骂得狗血喷头,打那以后,秀菊在家里就很少说话。

她不说话,一个是不知道如何反抗,再就是没有办法。生孩子的时候,秀菊的父母都已经不在了,只有一个嫁到隔壁镇上的姐姐。

就是这唯一的姐姐,也因为丈夫的强势跟秀菊渐行渐远。

人在没有靠山的时候,显得如此单薄,如此无助。

好在秀菊的孩子们都很争气,对秀菊跟广军也很孝顺。

事到如今,骨子里有着孝道的广军不知道如何是好,跟秀菊商量过后,秀菊也拿不定主意。老吴不管怎么说,现在老了,坐轮椅了,需要人照顾,三个孩子回去一个也是人之常情。

老太太年轻的时候也不讲理,老了老了倒是变得慈眉善目起来,当然也盼着孩子们能留在身边帮自己一把。

广军在家里开了个家庭会议,最后一致决定,让广军一个人回去。秀菊留在城里,一边照顾孩子们的生活,一边抽时间打点零工。

吃过苦的人更知道没钱的滋味。

人在上了年纪才明白,既有病又没钱的尴尬。没钱也就算了,身边还没人,真是有苦难言。

02

说实话,在城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不管是打工也好,做小买卖也罢,广军毕竟在城里时间不短了。他喜欢城里的月光,喜欢城里的街道,喜欢城里的车水马龙,喜欢城里的高楼大厦。

这里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欣喜,让他心安,让他感受着生活的气息。

一边是城里的月光,一边是坐轮椅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他想过,以后再也不会回去,哪怕每个月多给父母寄点钱,也不想再感受那样让人窒息的生活。

在父亲面前是什么感受?要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做好逃跑的准备,因为父亲会突然爆发,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哪一句话不对就要发脾气,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心血来潮就会随手拿起什么东西朝你砸过来。

那种让人恐惧的生活,不要说一天,他一分一秒都不想去感受。

偏偏父亲把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让他赶紧回家。电话里,老吴说话的语气一次比一次强势,跟年轻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广军犹豫着,徘徊着,彷徨着,最终内心的善良战胜了一切,他决定回去照顾父亲。

不管怎么说,他八十多岁了,已经坐在轮椅上了,还会随手拿起东西砸人吗?广军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了。

既然决定回去,那就好好看一看城里的月光。进城这么多年,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为生活奔波,为孩子奔波,几乎没有一天是为自己活。

以后又要为父母活着了,那么就好好欣赏一下心爱的城市,因为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当天晚上,广军没在家吃饭,而是一个人去了街上看夜景。步行街有个非常大的夜市,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他很开心,慢慢地,认真地欣赏着这些同样为生活奔波的人。

儿子打来电话,知道他在夜市之后,没过多久也赶了过来。知道父亲要回老家了,他希望有那么一个时间,几天,或者一天,甚至是一个晚上,跟父亲好好独处。

广军的儿子叫海林,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说是大学生,其实是大专学历。不过,孩子很争气,毕业之后找了份工作,从基层员工干起,现在已经是公司里的中层管理干部了。

海林小时候在老家生活过几年。本来是在外边读的小学,因为没有当地户口,只能回老家读初中。那几年,他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

印象里的爷爷跟所有人认识的一样,暴躁,易怒,爱喝酒,喝多了就会打奶奶——当然,也打过他。

记得有一次,爷爷去村里参加一个宴席,喝多了,不仅搅了人家的场,回到家之后还对奶奶破口大骂。他把所有生活中的不顺全怪罪到奶奶身上。

那天,爷爷抽出皮带打在奶奶的背上,才十二岁的海林赶紧护住奶奶,结果被抽的满身是伤,鼻青脸肿。

那一次,奶奶在床上躺了三天,不吃不喝,也不说话。

老家的生活是窒息的,爷爷的三个儿子差不多都跑了,子孙们也不愿意回去。即便现在他已经老了,坐在轮椅上了,说话依然狠毒。

想想就不寒而栗。

但是,毕竟那是他的爷爷,是父亲的老父亲。人老了,不管怎么说,年轻的时候也算是撑起了这个家。

本来海林想要开导父亲,没想到他自己已经释怀了。

“儿子,不用担心,我主要是心疼你奶奶,再说,你爷爷虽然脾气不好,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你在老家的那几年,他不是还去学校看你,给你买零食,买衣服。”

广军尽量挑一些让人觉得温馨的回忆。人这一辈子,谁还没有犯错的时候。老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父亲什么样,自己也是什么样。

好在在外务工多年的广军,在孩子们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做中层管理的儿子的影响下,已经看开了很多。

秀菊不理解就不理解吧。她很早就没有了父母,本来是渴望公婆的疼爱,结果因为连生两个女儿也受尽了白眼。

广军不怪秀菊,自己的父母自己照顾。只是,他舍不得这干净美丽的城市。

父子俩一路沿着小吃街从东头走到西头,又从南头走到北头,真热闹,烟火气十足。广军在一个长椅上坐下,抬起头看着星空。

“城里的星星不多,在老家,一到了晚上,漫天都是星星。还记得小时候睡在房顶看星星的日子吗?”他微笑着问身边的儿子。

03

两个人从星星聊起,聊到了城市,聊到了农村,聊到了工作,聊到了养老,聊到了城乡差别,聊到了父子关系,聊到了亲情。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海林从没觉得城市的夜晚是如此美妙,因为大多时候他都是在加班。上班,加班,出差,应酬,生活火急火燎地撵着他,一刻也不停歇。

十一二点的时候,街上几乎没什么人了,只有零星的几个摊位还在坚守着。一眼望去,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还有一个老人,或许,他们家里有上学的孩子,有年迈的父母,有随时需要处理的人情世故。他们需要钱,期待用“靠”时间的这种方式换取更多。

父母是伟大的。

老吴生在农村,父亲没什么文化,他自己文化程度也不高,也不怎么会教育孩子,可是又怎样呢?他已经老了,已经坐在轮椅上了。关键是,他的三个儿子已经开枝散叶,有了自己的子孙。比起现在很多还在为自己奔波的父母,还好吧,起码三个儿子都娶上了媳妇。

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没有必要过分纠结。既然是一家人,就要相互帮助。

广军对着月光笑了笑,很满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正是因为进了城,接触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感受着子女积极向上的正向思维,广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他爱这座城市,觉得城市真好。这里有机会,有年轻人,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为了生活努力的各行各业。

如果不是父亲接连的电话,广军还准备每个月只是给父亲寄钱养老;现在他想明白了,父子亲人一场,回去就回去。

孝不比兄,不管两个弟弟是什么想法,回不回去照顾父亲,他都决定要回去了。关键是,儿子也很支持他。

回到家的时候整个小区已经静悄悄了,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睡了,偶尔亮着的一辆盏灯也被黑夜牢牢攥在手里。

广军想好了,第二天去给父母买点东西,再去几个免费景点转一转,第三天就回去。

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回来。

他有些伤感,也很欣慰。

第三天一早,七点的客车。本来可以坐高铁,时间可以缩短到三个半小时,坐着还舒适;广军偏偏选择了更经济实惠的客车。用他的话说,想慢一点再慢一点离开城市。

一路上,看着不断往后退的树木、房屋,田地,广军思绪万千。他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城里的一切,尤其是城里的月光,清冷又温暖。

结果,还差两个小时到城里的广军,在车上就接到了三弟广伟打来的电话,说是父亲突发脑溢血,已经被紧急送往了医院。

广军心头一紧,手也跟着哆嗦起来,没人知道那两个小时他在车上是如何度过的。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连带着城里的月光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失忆了一般。

浑浑噩噩到了站,没有人来接他,人都去了医院。

广军慌里慌张打了车往医院赶,行李也忘在了车上。等到他见到母亲和两个弟弟的时候,已经晚了。

父亲走了。

广军瘫坐在地上,欲哭无泪。他后悔没有早一点回来陪伴父母,几十年了,一个大活人——尽管后来坐在了轮椅上,尽管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走了。

悲痛归悲痛,日子还要往前走。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广军坚持要把同样八十多岁的母亲接到身边生活。就算他在城里是租的房子,就算母亲跟秀菊关系有些紧张,他坚持自己的想法。

对父亲他是遗憾的,不想同样的遗憾发生在母亲身上。多奇怪,自从回到了故乡,站在布满黄土的院子里,广军已经很少想到城里的月光了。

原来,这就是故乡,这就是亲人的力量。

只是,母亲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到孩子身边生活。她深知老吴这辈子对不起孩子,给儿子甚至孙子孙女都带来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她自己也不愿意麻烦任何人。

坚持己见的老太太,最终还是留在了老家的院子里。广军也没有回去,而是留下了陪着母亲一起生活。

家里没这么多夜生活,天一黑差不多就吃饭睡觉了,早上起得很早,真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八十几岁的老母亲还种着一亩多地,院子里有个小菜园,还养了几只鸡,一条狗,一只猫。头几年还喂了几头老母猪。

每天伺候这些牲口就够她忙活了,日子忙忙碌碌,挺充实。

农村五天一个集。广军喜欢骑着三轮车带着母亲去赶集,其实也没什么要买的东西,无非是看个热闹,人多的地方才有烟火气,有了烟火气人才会越来越精神。

半年多之后,广军重新适应了农村生活,已经很少想起城里的繁华了。他的全部生活都被母亲填满了。

陪她赶集,陪她种菜,陪她养花,陪她在院子里吃饭,陪她回忆年轻时候家里的点点滴滴。

又过了一年,老母亲也走了。家里的房子没人争,留给了广军;老太太也没什么遗产,也不会引起什么争议。

本来以为广军这回就可以无牵无挂地去城市生活了,陪在儿女身边,但是他没有,而是选择了继续留在农村。

院子里的菜让他离不开,那条老黄狗让他离不开,几只下蛋的母鸡让他离不开,就连院子里的花,都让他觉得那么亲切。

农村的生活或许比不上城里,但是让人感到踏实。不用每日为生活奔波,不用害怕没带钱而买不起一瓶两块钱的水。

家里的生活成本如此之低,以至于让在城里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广军都有些兴奋了。

在城里,每天担心钱不够用,哪儿哪儿都需要花钱,他记得,给小孙子买的一个铁皮青蛙就要十五块钱。

好家伙,物价太高了。

儿子给他打过几回电话,也专门回来找过他,请他继续回到城里生活,广军都拒绝了。他想好了,要留在老家,守着父母的院子,仿佛那样就能弥补对父亲的遗憾一样。

三年过去了,广军也走了,他再也没有回去看城里的月光。

0 阅读:11
文姝看小说

文姝看小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