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因抬头可见村北远处的韶山而得名,又因仰韶文化首先发现于该村而闻名世界。如今在考古现场建起了仰韶文化考古遗址公园与仰韶文化博物馆,供公众参观游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4fd2d9c7de5ad63b9c560710b9461e6.jpg)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地位十分显赫,影响也十分久远。仰韶文化一般分为四期,重要的考古发现有:初期的晋南枣园遗址、早期的西安半坡遗址、中期的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及仰韶文化晚期的山西芮城西王沟遗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7bea2fd4befa69c27bed70c7d16e23.jpg)
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文物
从1921年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到2000年,全国有统计的仰韶文化遗址共5013处,其分布范围,东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中心地区在豫西、晋南、陕东一带。分布省份有陕西、河南、山西、甘肃、河北、内蒙古、湖北、青海、宁夏9个省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a61ef154dd3d418360e4128a5733bd7.jpg)
仰韶文化博物馆展出文物
1921年10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受北洋政府农商部的委托,带队来到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并进行了中国首次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发掘。当年安特生居住的民居也在游览区内,距博物馆百米开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49f0dcac299bf929a9e05435b99d5d.jpg)
安特生旧居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