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英特尔正式发布了基于全新 Xe2 架构,代号“战斗法师(Battlemage)”的 Arc B 系列桌面级独显。首发的 Arc B580 属于目前英特尔阵营最强独立显卡,主打 2K 分辨率的主流游戏需求。2099元 的首发价格,更是直接向老黄的 RTX 4060 发起了挑战。
要论起来,英特尔对于显卡的命名规则着实饶有趣味。其上一代被命名为“Alchemist(炼金术师)”,架构称作“XeHPG”;此次则是“Battlemage(战斗法师)”,架构称作“Xe2HPG”;接下来还有“天神(Celestial)”、“德鲁伊(Druid)”,其首字母恰好符合“ABCD”的排列顺序。
▼intel ARC Battlemage 系列显卡最大的变化是启用了 Xe2 HPG 微架构,相较于上一代 Xe HPG 架构,Xe2 HPG 架构最大的特色是能效比大为提升(台积电 N5 制程工艺),相比上代产品拥有 70% 的性能提升和 50% 的每瓦能效提升,主打个低耗高能,思路和酷睿 Ultra 200 系列如出 一 辙
▼Intel Arc B580 显卡采用了 BMG-G21 封装芯片,该芯片集成了 5 个渲染切片和 一 个媒体引擎,总共包含 20 个 Xe 核心和 20个 光线追踪单元,以及 18MB 的 L2 缓存。显卡的基础频率为 2670MHz,配备了 12GB 的 GDDR6 显存,显存位宽为 192bit,显存总带宽达到 456GB/s。此外,Arc B580 还为 AI 运算配备了 160 个 XMX 引擎,设计功耗 190W
▼Intel Xe2 HPG 微架构在光线追踪单元(Ray Tracing Unit, RTU)方面进行了显著的改进和优化。Traversal pipeline(遍历通道)从 2 条增至3条,提升了光线追踪的效率。Box intersections(方盒交叉)提升至 18 个,比上一代增加了 1.5 倍。Triangle intersections(三角形交叉):提升至2个,比上一代增加了 2 倍。BVH Cache(包围盒层次结构缓存)提升至 16KB,比上一代增加了 2 倍
▼Intel XeSS(超分辨率)技术升级至第二代,这是英特尔主导的帧生成技术,旨在与 NVIDIA 的 DLSS 技术竞争。在超分辨率技术的基础上,Intel XeSS 2 新增了 XeSS 帧生成(XeSS-FG)技术和 Xe 低延迟技术(XELL)。
▼XeSS 是利用 AI 算法对低分辨率图像进行放大和优化,生成更高质量的高分辨率图像。XeLL 技术则是降低渲染管线中的队列等待时间,大大缩短了从点击到屏幕显示的整个过程,两者都比较好理解
▼重点说下 XeSS-FG,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利用 XeSS(超分辨率)技术渲染出第 一 帧和第 二 帧,然后利用插帧技术和 AI 算法生成这两帧之间的中间帧,达到帧率提升的效果,中间穿插利用“光流重投影”和“运动矢量重投影”技术来确保插帧的准确性和画面的流畅性。因为渲染过程中 XMX 引擎全程参与,出来的效果自然和原始图像保持一致。
前面的篇幅主要阐述英特尔 Arc Battlemage 系列独立显卡的技术层面,这一小节进入实测。
▼本次的 B580 不仅有英特尔自家的产品,合作品牌也多了不少,首发包括以下 6 个
▼本次评测的显卡来自铭瑄 Intel ARC B580,隶属于大名鼎鼎的电竞之心系列,显卡参数和公版保持 一 致,并提供了黑白两种配色可选,区别仅在风扇数量。
▼铭瑄 Intel Arc B580 iCraft OC 电竞之心白色款为三风扇版本,312 * 112 * 43.6cm 的尺寸、2.5 卡槽占用,在同规格显卡阵营堪称纤细,可以更好的适配小尺寸机箱。
▼铭瑄 Intel Arc B580 iCraft OC 电竞之心显卡在外观设计上主打纯白风格,表面采用白昼炫光涂层,呈现出萤白色的圆润质感,触感温润且爽滑,给人一种陶瓷般的高级感。显卡整体没有过多的装饰,仅通过简约的切割线条进行修饰,既保持了柔顺的视觉效果,又不失硬朗的风格。
▼铭瑄 Intel Arc B580 iCraft OC 电竞之心显卡配备了全新的冰峰正逆转导流系统。该系统采用 三 颗 9cm FROST 风扇,通过两侧反转、中间正转的设计,有效减少空气绕流,增加进风量,从而实现安静且高效的散热效果。内部则有 4 根 6mm 镀镍复合热管与大面积高密度鳍片协同工作,迅速传导热量,确保显卡在高负载下也能保持稳定运行。
▼显卡背板采用 一 体式高强度合金材质,不仅有效防止显卡变形,还便于热量传导。其表面设计极为简洁,简单的几何线条便勾勒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讲真,铭瑄这款显卡的设计极具品味,用于打造白色主题的主机再合适不过。
▼视频端口方面,铭瑄 B580 配备了 3 个 DP 2.1 以及一个 HDMI 2.1a,数量不是亮点,重点是质量
中间的 DP2.1 支持 UHBR 13.5(54Gb带宽),两边的也能支持到 UHBR 10(40Gb带宽)
而 HDMI 2.1a 就厉害了,直接给到了满血的 48Gb
它的意义在于,很多电视没有配备 DP 端口,而接在铭瑄 B580 上,可以真正实现 4K 120Hz 12bit RGB 444 画面输出。
▼在供电设计上,铭瑄 B580 显卡配备了双 8pin 供电接口,相较于公版产品,其供电稳定性更为出色,功耗方面则和公版保持 一 致,均为 190W。简而言之,这款显卡对老机型的兼容性极佳,无需更换电源即可直接使用,而且基本不用操心功率不足的问题。
▼灯效方面铭瑄 B580 自然也没落下,显卡运行时仅有顶部的英文字体,和正面风扇的四处线条发光, ARGB 灯效比较克制,但不耽误灯光爱好者。灯效联动方面,显卡则是采用的直插式实现灯光联动,无需单独外接线材即可实现整机 ARGB 同步。
▼对于游戏玩家而言,显卡性能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厂商是否从源头给予支持,以及是否针对游戏进行了专门的优化,这些因素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游戏体验。好在 Intel 从来不缺“钞能力”,B580 首发就有《刺客信条:影》、《消逝的光芒2》等即将发布的大作护航,加上之前已经支持该技术的游戏,如《黑神话悟空》、《赛博朋克2077》等,目前支持 XeSS 技术的游戏数量已经超过了 150 款。
▼根据英特尔官方数据,Arc B580 的性能相比上代 A750 提升了 24%,相较于竞品 RTX 4060 也有 10% 的性能优势。以公版 2099元 的价格来看,Arc B580 堪称当前性价比最高的独立显卡。
▼首先利用 GPU-Z 进行显卡基础信息读取,可以看到显卡支持 OpenCL、DirectCompute、DirectML 的计算技术,以及 Vulkan、RayTacing、OpenGL 4.6 的图像处理技术。
注意,Intel 必须开启 Resizable BAR 接口功能。
▼ 3DMark 各模组跑分相当出色,单说在这个软件表现,铭瑄 Intel Arc B580 iCraft OC 电竞之心已经超过了 RTX 4060 ,就算带 TI 的型号也得甘拜下风。
▼3DMark 针对英特尔 XeSS 提供了专门的测试模组,并提供了多种预设模式,在 1080P 分辨率下质量模式提升 100.6 ,如果切换为极致性能,提升幅度可以达到 151.9%,增幅可谓相当夸张,现在 Intel 的头号大事就是砸钱给游戏厂商做适配了。
▼黑神话.悟空是 2024 最让我震撼,也是最感动我的的游戏,用“ 诚意满满,远超期待”来形容毫不夸张,虽然 TGA 给了最佳动作游戏 \ 玩家之声两项大奖,但对我来说远远不够,它就是我心目中的年度最佳,甚至可以称作国产游戏最佳。
▼游戏支持 XeSS、FSR、TSR 三种超分辨率采样,利用内置的 Benchmark 分别在 1080P / 1440P 两种分辨率,预设画质高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前者的帧率为 67FPS,后者帧数为 62FPS。
多说句,黑悟空虽然支持 XeSS,但并不支持 B580 的 XeSS2 ,如果能把这个加上,相信帧率会提升不少。
▼接下来试试赛博朋克 2077,它是少有的能同时支持 INA 三家超分辨率技术。铭瑄 B580 在 1440P 分辨率超级光追画质能运行在 60FPS,不过开车和战斗的时候会掉到 50+FPS。
▼而利用游戏内置的 Benchmark ,在 1080P + 画质:超级光追 + XeSS性能的设置下,帧率能跑到 75FPS 。
▼如果说黑神话悟空是我心目中的 2024 国产最佳,那么战神5 诸神黄昏就称得上我心目中的欧美最佳。尤其是最后吹响战争号角那段,居然让我眼眶都湿了,这种情怀,可能只有跟随年轻奎托斯,从希腊来到北欧的老玩家才能真正理解。
▼不过毕竟是移植游戏,战神5 在 PC 端的优化几近于无,好处是用它测试能够真正了解显卡在无优化的条件下展示的基础性能。铭瑄 B580 在 2K 分辨率 + 原生画质 + 预设:高,基本能达到 50FPS 左右。
▼网游方面则利用 CS2 的 Benchmark 进行, 1080P 分辨率 + 高画质在 DX11 模式下,铭瑄 B580 的平均帧率能达到 262.6FPS 、1%Low 帧率 145.6FPS
▼限于篇幅的原因,更多的游戏测试就不 一 一 截图了,直接看表格吧。
看过了铭瑄 B580 在游戏方面的表现,接下来看看它在生产力和娱乐方面的表现。
▼首先是多媒体方面,这算是 Intel 的基本盘了,毕竟 一 直以来,显卡出货量最大的品牌就是 Intel。此外,Intel 显卡对视频格式的兼容性上更是 BUG 般的存在,入门级别的显卡比其他两家万元显卡视频格式支持还更多。不信?和 4090 对比下就知道了。
PS:不知道为啥,DXVAChecker 在新系统无法运行,所以借用之前测试的 A750 对比图
▼Alchemist 架构早已支持 AV1 硬件编码。作为最新视频编解码格式,AV1以小体积、高画质著称,编码效率较H.264提升超 50%,较H.265(HEVC)提升 20%。对视频网站而言,小体积意味着带宽需求低、网站负荷小,且 AV1完全免费、开源,普及速度日益加快,国内外知名视频网站均已支持该编码。
▼而这次的 B580 搭载的媒体引擎更是采用了双 MFX 编解码器,配合12GB GDDR6 显存
,能够在高负载编解码工作中保持出色性能,同时兼顾多任务处理,比如直播的同时进行录屏。
▼此外就是强大的编解码能力了,B580 支持从AVC 8-bit 4:2:0 到 AV1 10-bit 4:2:0 的多种编解码格式,而且独家支持 HEVC 4:2:2 10bit 格式的视频硬件编解码,对于专业视频编辑,尤其是需要高质量输出的场景非常有帮助。
▼对了,如果你和我 一 样都是用的索尼设备 ,那还有意外惊喜
铭瑄 B580 原生支持 XAVC-H 硬件加速,在 Intel 平台上,XAVC-H 支持 8K 分辨率(8192×4320 像素)的 Intra 帧内编码,也能实现 8K 30p 的实时解码播放,显著提升多轨道编辑效率,对专业摄影剪辑用户相当友好
▼拿我常用的 Adobe Lightroom 2025 来举例,硬件加速选项已经出现了英特尔 Arc B580 ,生产力软件对新技术的支持历来是最快的。
▼转码效率方面,将 5.45G / 4K 分辨率 / H.264 编码的视频转为 1080P / AV1 编码,铭瑄 B580 耗时 3 分 23 秒左右。
▼主打量化数据的 UL Procyon 提供有照片编辑基准测试,铭瑄 B580 的图像修饰分数拿到了 9496 分,批处理分数 7946 分,总分 8686 分。
▼GPU Accelerated 模组对应的 Premiere Pro 软件,铭瑄 B580 的视频编辑导出分数为 31283 分。
▼提示:最新版本的 GPU Accelerated 模组开始支持 GPU 加速,跑分会比以前的数据来的更高。
▼AI 作为当前最火的应用,首先来看看鲁大师的 AI 评测,结果相当夸张,铭瑄 B580 跑出了 30885 分!
这是什么概念?
同平台同软件同版本号,RTX 4080 Super 才跑 19652。
▼【AI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模组主要针对机器视觉测试,包括图像分类、图像分割、以及超分辨率生成等常用领域,其中的 OpenVINO 是 一 款开源工具套件,用于在 Intel 硬件上优化并部署 AI 推理。这套工具可以选择 CPU / GPU NPU 作为推理设备,但限制为 Intel 的硬件。
测试选用 GPU(铭瑄B 580 )作为推理设备,
精度标准 float32 ,最后得分 849,不同模型耗时如图。
▼Al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是利用几种不同的 StableDiffusion 图像生成模型,对强大设备上人工智能加速器测试模组, Stable Diffusion 1.5 (FP16) 则是针对配备有中端独显的设备,通过绘制 16 副 512 * 512 的图像给出综合评分。
铭瑄 B580 在此项的得分为 1455
▼【AI Text Generation Benchmark】 则是基于本地 LLM 推理任务 的测试,例如使用设备上的 AI 助手来帮助完成简单的办公任务。该基准测试由使用 Phi-3.5-mini、Mistral 7B、Llama-3.1-8B 和 Llama-2-13B LLM 指导模型的四个工作负载组成。测试将运行系统满足要求的所有工作负载,每个工作负载的模型大小和完成时间都会增加。
四个模组分别得分 Phi3.5(2775)、Mistral 7B(2854)、Llama3.1(2620)和 Llama2(2885)。
▼模型渲染则用 Blender 来完成,作为开源的 3D 计算机图形软件套件,它提供了全面的3D建模、渲染、动画制作、模拟和后期制作工具。而 Blender Benchmark 就是旗下专门测试硬件基准的工具。
结果同样很夸张,铭瑄B580 的得分超出 RTX 4080S 好几倍。
最后看看功耗方面的表现,测试为开放式机箱,furmark 压测 十 分钟,满载状态下显卡的最高温度仅为 59℃,平均温度 53°C,GPU 芯片功耗 100W,电路板功耗 172W,整体的功耗温度都相当出色。
多提一嘴,显卡满载时的噪音相当低,除非是贴近显卡才能听到风扇转动的声音,铭瑄这套散热系统表现相当出彩。
铭瑄新推出的基于 860 芯片组的主板,亮点是不到 900 的价位配备了 USB4 接口,别说同级别了,许多入门级的 Z890 主板也难以做到。供电为 10 + 1+ 1 60A SPS 供电设计,转换效率极高。这块板子对 DDR5 内存支持的格外给力,同时支持 UDIMM 和 CUDIMM ,之前的测试可以很轻松上 8800MHz 高频。
另外,铭瑄的新 BIOS 相当有特色,主打个简洁好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之前的评测
众所周知,从 700 系主板开始,插满 4 条内存就严重影响频率和稳定性,那么高频率大容量的 DDR5 内存无疑是最合适的。金百达这套内存可以说是完美解决以上痛点。
频率方面 xmp 给到了 8400MHz ,让你即刻体验高频带来的极致性能;对于追求极限的超频玩家,内存也有 十 层PCB + 海力士原装 M-Die 颗粒保驾护航 。
容量上,单条 24GB、双条 48GB 的组合,无论是游戏还是生产力场景都能轻松应对。
如果你对 RGB 灯效情有独钟,它还搭载了双面 LED 灯珠,光效拉满。
至于价格,金百达 一 向是性价比标杆,这次也不例外,甚至提供了终身质保服务,真正将“超值”二 字贯彻到底。
作为英特尔 Arc 战斗法师(Battlemage)系列显卡的首款新品,铭瑄 B580 很好的展现了其在性能、能效和功能上的诸多优势。
性能方面,铭瑄B580 显卡在多个基准测试和实际游戏测试中均表现出色。根据 3DMark的测试结果,铭瑄B580 在多个测试项目中大幅领先 NVIDIA RTX 4060 显卡,而在实际游玩过程中,它可以在 2K 分辨率下轻松拿捏网游和主流单机,就算 3A 大作也能保证流畅性,实至名归的 2K 甜点卡。
而生产力和娱乐方面则是铭瑄 B580 的基本盘,无论是影音播放、图形编辑还是实时转码,完全可以对标 NVIDIA RTX4070 级别的中高端显卡,考虑到其 2000 左右的入门价位和卓越的能效比优势,很适合预算有限,但又对游戏、娱乐、生产力都有需求的朋友。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感谢看到这里的朋友,我是 昭华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