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都在追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Speed的直播,前两天他终于结束了中国行。

网友纷纷对他8场直播打分,重庆因为8D夜景,遥遥领先第一名。


不过我更喜欢登封场,甲亢哥寻找武学大师,一心求学功夫,梁师傅压轴登场,教授中国功夫,正常直播跌宕起伏,故事感十足。

香港场前半部分丧尸围城,毫无看点,幸好结尾有绍兴甜妹拯救,暖心结尾。


深圳一直处于还行又不太行的边缘徘徊。
原本以为深圳场植入已经非常多,没想到,长沙场才逆天,全程都是看广告。

原本以为结尾甲亢哥和大张伟的世纪会面,能为这次直播贡献名场面,结果变成冥场面。
赠送芒果会员终身VIP、酒桌文化、推销芒果节目,尴尬到不行。

上海和北京,算是中规中矩。
但北京场因为李美越的恶意翻译,评分更低一些。
为何李美越一个地陪兼翻译,能引起这么大的反效果?


这位曾以“东北大花征服世界”出圈的700万粉丝网红,在面向全世界的直播中暴露出他对中国文化的傲慢与自身的低级趣味,彻底撕碎了其精心打造的“文化使者”人设。


在甲亢哥体验中国理发店的环节中,理发师明确表示脏辫结构复杂,解开后无法复原。
但李美越却将原意扭曲为“店员嫌你头发脏,拒绝服务”。


这种刻意误导不仅让甲亢哥陷入尴尬,更在海外观众中塑造了中国服务行业“不友好”的负面形象。
幸好,甲亢哥也算身经百战,他当场就不相信李美越的翻译,找来随行翻译。


如果说曲解理发师只是技术失误,那么接下来的言论则彻底暴露李美越价值观的扭曲。
李美越在直播中,公然用英语称要介绍“中国妹子”给甲亢哥,并选择极具冒犯性的“chick”(小妞)一词。

这一词汇在英语语境中带有轻蔑、物化女性的意味,直接触犯了中国网友的底线。
尽管甲亢哥当场严肃拒绝,李美越仍轻浮地追问“妹子太多了是吧”,进一步暴露其低俗价值观。


然而,这场闹剧的高潮尚未到来。面对甲亢哥热情的中国粉丝,李美越不仅未展现友好互动,反而用英语嘲讽粉丝“太吓人”“不像正常人”。
甲亢哥直接回怼“你才不正常”。


这种对粉丝群体的侮辱,彻底激怒了曾支持他的中国网友。
迫于舆论压力,李美越于4月1日发布道歉视频,却因一个越南文化中象征“失败者”的手势引发二次争议。


网友直指其道歉毫无诚意,甚至怀疑其长期以“中美混血”身份造假(实为美越混血)博取同情。
更讽刺的是,这场拙劣的危机公关,竟成了压垮其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美越的道歉视频下,高赞评论直指其“吃中国饭砸中国锅”“虚伪至极”。
更有网友发起“取关行动”,导致其账号10天内掉粉超30万,合作品牌纷纷解约。

这场声势浩大的抵制运动,正是对“文化两面人”最有力的审判。
就连央视也态度坚决,在报道甲亢哥中国行中,只对李美越一人进行马赛克处理,为这件事最终定性。

这次李美越想要翻身估计都很难了。
如果说李美越的言行是一场自毁长城的闹剧,那么甲亢哥的应对则异常圈粉,看过他的回复都忍不住感叹一句:怪不得人家能当世界级网红,真的有点东西。
当李美越提出物化女性的建议时,甲亢哥以“NO”直接回绝。

面对粉丝被诋毁,他毫不留情地反击“你才不正常”。
在翻译纠纷中,他主动找来随行翻译核实真相,避免误解扩散。
这种对文化尊重的坚持,让中国网友纷纷拍手称赞。

李美越的崩塌绝非偶然,而是流量经济与价值观博弈的必然结果。
当央视用马赛克将其从镜头中抹去时,这场争议已超越个体层面,成为整个网红生态的警示寓言:在文化传播的赛道上,投机者终将被时代淘汰。

李美越曾靠“东北大花”摆拍收割流量,但其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仅停留在猎奇层面。
真正的文化传播者如英国博主“亚亚亚呀当”、美国博主“郭杰瑞”,选择深入中国乡村、扶贫一线,用田野调查呈现真实的中国。
甲亢哥的成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他品尝地道小吃时被辣到流泪,体验非遗剪纸时笨拙却专注,这种不刻意讨好、不居高临下的态度,反而让海外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鲜活魅力。
反观李美越,将文化差异异化为冲突噱头,最终遭流量反噬。

央视对李美越的打码处理,这种“软性封杀”看似温和,实则比直接谴责更具震慑力。
李美越的坠落,照出了流量时代部分网红的投机嘴脸,也照见了中国网友日益成熟的文化判断力。

当他在直播中说出“chick”的瞬间,崩塌的不仅是700万粉丝构筑的虚假人设,更是这些文化投机者赖以生存的遮羞布。
中国市场的开放包容,从来不是纵容文化傲慢的温床。

那些妄想“吃饭砸锅”的网红应当明白:网友的爱国情怀不是流量密码,文化尊严更不是生意筹码。
不见光
曹,一个外国人,无数女人倒贴,现在,,也倒贴,各路媒体也倒贴,都是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