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劲真的大,一夜之间,酱油竟然也集体塌房了。
市面上最热销的“零添加”酱油,却被检测出了致癌物质。
都说“无添加最健康”,结果变成了健康杀手。
到底是哪几款酱油被媒体曝光了?
赶紧看看你家厨房有没有!

«——【·酱油变有害·】——»
就在315前夕,《消费者报道》把市面上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送到了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
结果一出来,12款酱油检出了镉,7款检出了总砷,这数据一摆出来,谁看了不迷糊?

咱们平时买酱油,尤其是冲着“零添加”去买的,不就是图个健康、吃的放心嘛,结果现在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有害物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两个“坏家伙”。

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的存在,它在人体内存留时间长达10-30年,长期摄入下去,肾脏、肝脏、骨骼这些器官都会受到影响。

总砷呢,它的化合物三氧化二砷,就是咱们常说的砒霜,毒性超强,长期摄入会导致皮肤病变、神经损伤,甚至引发肝癌!

这13款酱油里,可都是咱们平常眼熟的品牌,像海天、千禾、加加这些大品牌都在其中,按道理来说,大品牌的品控应该更严格才对,可结果却这么的不尽人意。
尤其是千禾,那么大个0在瓶身上,居然也背刺我们,难道“千禾0”一直都是在跟我们玩文字游戏吗?

«——【·“千禾0”的真实含义·】——»
其实实际上,“千禾0”一直以来只是人家2021年就成功注册的一个商标,和是否零添加根本不是一回事。
为此,还专门有记者联系千禾公司询问了情况,客服的回应也是模棱两可,记者问“千禾0”是不是意味着零添加,客服一直不正面回答,就说看配料表判断。

同时律师也出来发声了,千禾注册“千禾0”商标本身是不违法的,但同时宣传“零添加”产品,就很容易让消费者概念混淆了。

要是“千禾0”真不代表零添加,那主观上就存在故意误导消费者的嫌疑,市场监管部门确实该介入调查,让他们改正。

并且千禾味业在“零添加”概念上的布局可以说是由来已久,早在2007年就率先打出“零添加”的概念。
如今在瓶身上刻意放大“0”字,让人很难不怀疑他们就是想利用“零添加”来营销。

«——【·“零添加”还是否可信·】——»
但这也不是酱油行业第一次出问题了,作为酱油界的老大哥海天,也没能逃过。
而且海天酱油还发生过,因为国内外配料表不同,国内版含多种添加剂,海外版却“干干净净”,引发了“双标”争议。

还有金龙鱼,作为粮油行业的巨头,涉足酱油领域后也受到了不少关注。
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金属情况呢?

首先,大豆和小麦是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而现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就会很有可能吸收了土壤里的镉和砷,从而带进酱油里。

其次,传统酿造工艺要用大型金属容器,这些设备的长期使用,金属可能会释放重金属,从而随着发酵就进入了酱油中。
所以这也让不少品牌找到了理由,并且还说酱油里检出微量的镉和总砷没超过国标限量,符合标准要求,要怪只能怪原料带来的。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些毒素在人体内日积月累的,现在看着没事,以后可就谁也说不准了。
从这件事咱们也能看出来了,以后买酱油真的不能只看“零添加”这几个字了,我们得学会看配料表,选择一些质量等级高的。

另外也别只盯着一个牌子吃,可以多备几种换着用,平时也可以多吃点高纤维食物,帮助身体尽可能排出重金属。

«——【·“零添加”的旗号·】——»
除了零添加酱油,还有不少的零添加酸奶、零添加面包等等,仿佛只要加上“零添加”这几个字,食品就瞬间变得高大上了。
我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零添加”行业和国家标准,一些企业就钻空子,自己定义起了“零添加”。拿着不添加某防腐剂和甜味剂,就宣传“零添加”,可其他添加剂却照加不误。

而且从科学角度分析,食品添加剂也不完全是坏东西,像防腐剂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方知食品腐败变质。

色素让食品颜色更丰富,增稠剂能改善食品口感质地,只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可靠的。
大家也要明白,有些打着“零添加”的食品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很有可能会采用其他更不健康的方式哦。

结语
同时也希望监管部门能尽快完善“零添加”的标准和监管体系,让市场更加规范。
让咱们老百姓能明明白白消费,吃上真正放心的食品!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