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北进 >
提起黑龙江,人们就会想到北大荒。由于今天黑龙江省的东南部,当时属吉林省,就使今人对北大荒这个地理概念难免产生混乱。而在20世纪30年代,因其地理位置,还有"北大荒"、"东大荒"、"西大荒"之分,只是往往都把个"大"字省略了,而称之为"北荒"、"东荒"、"西荒"。
3军主力离开焦土狼烟的哈东根据地,踏上东征之路,那去处就是东大荒,即今天的佳木斯及其以东地区。
松花江沿岸本系北满最富饶之区。沃野千里,人烟稠密。俗称之为"东大荒"。两岸平川漫岗,依山漫江形势雄胜,系游击活动优良之地区。一九三二东北革命高潮时,松花江沿岸最为汹涌。尤其是松江下游,抗日部队曾与敌寇对抗甚久。一九三三年松江下游尤有一九三二年革命高潮之余波(如一九三三年土龙山民变)。抗日救国之思潮在人民脑海中酝酿已久。殆至一九三六年始形成火山爆发之势。但当时敌人在松江两岸,尤其是下游统治闲散,武装部队大部均系地方武装队伍。寇军力量亦较少。交通线除松江水道而外,宁佳路至一九三七年春始完成。客观形势完全有利于游击活动之发展。
1939年10月12日《冯仲云给中共中央的工作报告》中的这段文字,在1936年出自日本人之手的《满洲共产匪の研究》中,也能得到证实:"各地的自卫团员已成为匪贼的部下,当匪贼来时,团长亲自迎送,或亲手交付子弹,或调查报密人质等的财产状况,经常秘密联系。""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在现有的同情者通匪人中,有很多是当地有势力的人物。""在活动地区衣食由自卫团、警察队、木材商等提供。""日满军警的警备力量达不到的地区的自卫团莫如解散,其存在只能成为供给匪团武器子弹的来源。"
1935年3军的两次东征,第一次主要是为了扩大反日统一战线,与谢文东、李华堂等部联合。第二次就是一种战略转移,既是被动地又是主动地向日伪统治的薄弱地区,用侵略者的话讲是"日满军警的警备力量达不到的"地区突击。这是"打"字当头的赵尚志的一贯的军事思想。就是在这种不断地突击中,3军不断地发展壮大。
为庆祝东北反日联合军总指挥部的成立,决定攻打方正县城。这是一次突然袭击。3军少年连首先突破东门,联合军冲进城内,占领伪警察署,烧了日本参事官宿舍,县公署久攻不下。赵尚志知道不能恋战,城破10余小时后,下令撤出战斗。
接着,又指挥联合军攻进大罗勒密街,然后挥师东进牡丹江沿岸。一路歼灭、击溃伪军、伪警察和日寇雇佣军白俄队,仅半截街一战就缴获4挺轻机枪。3军英名播及牡丹江沿岸,谢、李两部也从委靡中开始振作起来。
牡丹江沿岸和松花江下游的敌情和东大荒的地理环境,给赵尚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无疑是一片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没想到第二次东征,出手就是一场误会。
10月,红叶满山,白霜遍地,赵尚志率3军直属队和4团、5团,经大罗勒密街东南二道河子附近,向依兰、勃利方向挺进。11月初,在勃利县青山里九龙沟,与4军3团不期而遇,将3团团长苏衍仁击伤,后死亡。
苏衍仁原是王德林救国军的一位连长,救国军溃败后继续率连抗日,队伍发展到500多人。此人不到三十岁,细高个,皮肤白,人称"小白龙",队伍亦叫"小白龙",后被4军收编。山区林场很多,他和这些林场很熟,部队给养、弹药补给来自林场的税收、捐助,不骚扰百姓。
说这是一场误会,一是所到之处,对于3军来说都是新区,地理、民情、敌情均不熟悉。二是由于敌人封锁,信息不畅,各军各自为战,难得往来。包括有的地方党组织,对4军的情况也不甚了解。6月20日,《第三军司令部关于延方一带政治形势的报告》中说:"李延禄自称同盟军第四军军长(是否反动,根据省委文件上不详细知道,望详细示知)。""三是3团当时正在调动部队,而且是在夜间,并有消息说3团要投降,"归顺"日伪。
李延禄在回忆录中说,3团"政委邓化南在抗辩中拿出党的文件来才获释"。"由此,读者不难想见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误会场面。
在抗联那样的斗争环境中,两个、两个以上的军在一个地区活动,特别是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误解、误会是难免的。但在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之间,这种擦枪走火伤人的事倒很少,后面将会更多出现的是关于政策、路线上的擦枪走火。
而3军这次误杀"小白龙"苏衍仁,对于4军来说却是立竿见影的灾难性的﹣﹣留待后叙。
其时,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大将正坐镇富锦,指挥、部署冬季"大讨伐"。以岩越师团为基本部队的大批日伪军,封锁了松花江南北交通线,并在各地不断出扰。这里已不是大部队久留之地,赵尚志和李延禄决定,4军3师一部向桦川、集贤活动,以吸引敌人,3军4团、4军2团在方正、依兰游击,两军主力北渡松花江,向汤原进军。
过江后的第一次战斗,是攻袭通河县二道河子伪警备队。12月间还大都身着单衣的官兵,夜里由当地一位姓雷的保董引路,骗开大门,刘海涛即率队冲进大院。睡在南北大炕上的60多伪警备队员,在"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喊叫声中举起双手,两名企图反抗的日本指导官被击毙。除1挺轻机枪和一批长短枪外,最重要的是缴获了300多套新旧棉衣﹣﹣带兵人从树叶飘零就悬吊着的那颗心,这回终于踏实了些。
12月下旬,在汤原县太平川东沟格节河,赵尚志、李延禄率领的3军、4军部队,与夏云杰为首的汤原游击队会师。
北上汤原的目的之一,是帮助汤原游击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6军。而扩大武装,就要夺取武器。亮子河金矿有个伪警备连,连长姓孟,跟汤原游击队约定谁也不打谁。游击队则规定他只许在矿区活动,不准抓捕地下抗日人员,有情况及时通报,协商解决。夏云杰觉得人家从未违犯规定,交情不错,下不了手。赵尚志说干革命还讲什么交情,这是颗钉子,得拔掉。李延禄也说,赵军长说得对,他要跟咱抗日没说的,不然就是敌人。当即决定将孟连长请来,劝他反正抗日。
讲形势,讲道理,讲政策,希望他把队伍带出来抗日,有的话都讲几遍了,这个孟连长就是不置可否。大冷的天,窗外北风号叫,一看就是个大烟鬼的那张黄里透青的脸上,油灯光下亮晶晶地沁满汗水。
赵尚志道:俺就问你一句,你是想当反日英雄,还是当狗熊?
孟连长一脸的不自在,说反日英雄俺当不起,俺遭不起那个罪。
赵尚志说:你遭不起罪,就把枪交给俺们打日本子,俺们不怕遭罪。
到了这份上,孟连长只得服从。一连伪军,还有个伪矿警队,共缴得两挺机枪和200多支步枪,以及大量弹药和其他物资。伪军和伪矿警队给资遣散,同时动员矿工参军。
联合军攻打方正县城,赵尚志把缴获的枪械物资都给了谢文东和李华堂,这回都给了汤原游击队。
1936年2月1日,6军正式成立,夏云杰任军长,冯治刚任参谋长,张寿筏为政治部代理主任。
此前的1月26日,在汤原县吉兴沟召开了东北民众反日联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赵尚志、李延禄、夏云杰、张寿钱、谢文东、李华堂、冯治刚等。会议时间比较充裕,学习讨论了中共中央、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的《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通过了《东北反日联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议》,决定按照《八一宣言》关于成立统一的国防政府的精神,成立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总司令部,并酝酿成立东北人民临时政府。28日,会议选举赵尚志为东北民众反日联军总司令,李华堂为副总司令,张寿钱为总政治部主任。
汤原县东南临松花江,西北靠小兴安岭,山高林密,河流纵横。此等地利,又有久经考验的坚强的地方党和游击队,自然是开展游击战的好去处。3 军渡江前,即在勃利县青山里召开会议,确定了北进汤原的战略意图。一是与汤原游击队会合,并将原东北反日联合军指挥部改编为东北反日联军总司令部,使其成为北满反日游击运动的军事领导机关;二是开辟江北游击区,依托小兴安岭发展、吸纳各种反日武装,扩大统一战线;三是帮助汤原游击队扩编为6军,使6军成为江北反日武装的干力量:四是在小兴安岭开办联军训练所,为联军培养军政干部。
这无疑是一幅宏伟的蓝图。小个子的赵尚志,绝对雄才大略大气魄。兵强马壮的3军,作为松花江沿岸乃至北满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抗日武装,即将在这片得天独厚的黑土地上,推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抗战史剧。
但是,局势的发展是难以预料的,何况英雄不是神仙,也有难迈的沟坎﹣﹣就有了1936年9月的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和3军、6军党委联席会议,和1937年6月的北满临时省委执委扩大会议。
<西征﹣﹣大游击>
"春风不刮,杨柳不发。"干冷的北风已被潮润的南风替代,除了四季常青的油松,山野大地已然是毫无生气的黄褐色,背阴处还被冬雪顽固地据守着,可山间叮咚的溪流,天上歌唱的雁阵,满世界都是春的气息﹣﹣抗联的好日子马上就要被春风刮来了。
1936年4月上旬,赵尚志率3军司令部直属队政治保安营、少年连和5团、6团共300余人,从汤原浩良河出发,开始西征木兰、巴彦、东兴(今属木兰县)、庆城(今庆安)、铁力、海伦。
这时,汤旺河流域的敌伪据点都被拔除,方圆200多公里的广大地区完全为3、6两军所控制,被服厂、野战医院、军需仓库、军械修理所,还有联军政军学校,正在深山老林中选址、修建。3军的4个团,已经扩编为4个师。刚有了新的根据地,万事开头难,通常的思维,这工夫正该守在家里忙活的,可这不是赵尚志的风格。
舒乐镇是汤原通往通河、木兰的必经之地,也是敌人的一个重要据点,驻有日军一个小队和200多伪军、伪警察。战前,赵尚志派70余名手枪队员潜入镇内,战斗打响,里应外合,一举拿下,抓获日军20余人、伪军80多,缴获枪支300多。又用缴获日本开设的银行的钱款,将镇内店铺的布匹购买一空。该换季了,前方后方都需要这东西呀。
西征第一仗,打得舒服又快乐,接着又攻袭了竹廉镇。
5月,树枝鼓苞,达子香火红。这天,西征部队在通河县洼大张附近一个大院套打尖,哨兵报告县城方向开来几辆汽车。赵尚志说肯定是日本子,立即指挥部队进入阵地。
前面两辆车上全是鬼子,钢盔挤挤匝匝的,远远望去,像是载了满车西瓜。鬼子挺警觉,来到大院套前百来米停下,未敢贸然进入,当官的"叽里哇啦"说着什么。赵尚志一声"打",平地骤起雷霆飓风,机枪、步枪、"大抬杆"一齐开火,天地间立刻就被枪声和鬼哭狼嚎般的叫声填塞了。
个把小时后,鬼子卷土重来。机枪"嘎嘎"叫,炮弹"咣咣"炸,鬼子成散兵队形向大院套冲击。也是百来米的距离,赵尚志又是一声"打",炒豆般的枪声中,4杆"大抬杆"有些沉闷的"噫嘱"声,格外地鼓舞、振奋人心。
机枪是抗联的宝贝,可它的弹着点是线状的,这"大抬杆"就不同了。擀面杖粗细、两米来长的枪管,3斤来重的、如高粱米、黄豆粒大小的铁砂,被斤把火药"轰"出枪膛后,是呈喇叭状向前喷射的,一打就是一面子,而且在百把米的距离上喇叭口最大,威力也最大。不过,它毕竟是介于土枪土炮间的一种老式武器,不能连续发射,轰一家伙就得重新装填弹药,麻烦,耽误时间。可使用它们的都是熟练的快手,"弹药手"更是严阵以待,一家伙轰倒一面子,其他武器或者顶住敌人,或者敌人再推进10米、8米的,就又开始发威了。兵强马壮的3军,之所以舍不得淘汰这种又称"二人抬"的笨家伙,就因为在这种火候上特别管用。
鬼子来了援军,是伪军,大家还是瞄准鬼子射击。有个军官在后面挥舞指挥刀,赵尚志指给少年连机枪手张祥:看到了吧?把这小子干掉!张祥是个神枪手,一个点射,鬼子军官应声栽倒了。
敌人没了指挥,有些乱,赵尚志立即命令两侧部队出击,接着正面也向敌人冲压下去。伪军先跑,阵势顿时大乱,鬼子也掉头逃窜。
夏初,西征部队进至木兰县境。这里是巴彦游击队战斗过的地方,只是一切都今非昔比了。赵尚志以蒙古山为基地,西进东出,攻袭"集团部落",缴伪警察、大排队、保甲武装,与日伪军交战,两个多月大小数十仗,将巴彦、木兰、通河一带开辟为新的游击区。同时收编当地40多支义勇军小部队,两个团迅速扩编为两个师。
赵尚志在巴木通地区大展拳脚,日寇从哈尔滨、佳木斯调集重兵,准备围歼西征部队。赵尚志遂改变西进庆城、海伦计划,向东游击,将西征主力带回汤原根据地。
1936年落叶时节,伪满洲国军政部根据关东军司令部"治安肃正纲要",制定了以宾县、木兰、通河、汤原、依兰等五县为中心的"讨伐"计划,动用伪三江省的全部日伪军,首先将游击区包围,然后攻击、搜索、推进。同时下大力气"治本",进行经济封锁、"匪民分离",大搞"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妄图将抗日部队困死在深山老林中。前面说过的汤原县仅用23天,就将山边零散农家全部烧光,就是在这个时候。
在汤原帽儿山密营召开的汤珠联席会议,和接下来的北满临时省委的两次常委会议指出,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既不固守旧区,又不能完全失去旧区,迅速避开敌人大部队的正面进攻,迂回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地区战斗,西征开辟新区,粉碎敌人妄图将3军、6军聚歼在汤原根据地的计划。
赵尚志则以抗联3军司令部的名义,发表了《为反对秋冬季"讨伐"告一切反日部队及全体战士书》。
赵尚志认为,对付"讨伐",特别是这种大规模"讨伐",防守是死道,学"黑瞎子蹲仓"也是一样,因为你能去的地方,敌人也能去。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突出包围圈,到敌人后方去。这不是右倾逃跑,而是主动出击。东北之大,各地抗日运动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热火朝天,有的地区悄无声息这也就决定了敌人"治标"、"治本"的轻重缓急。日寇再强大,它兵力有限,必有薄弱地区,甚至鞭长莫及处。抗联和一切抗日部队,应该向那里突击,把那里变成火山口,使侵略者的"王道乐土"到处喷火冒烟。
赵尚志反对"黑瞎子蹲仓",也不赞同"兔子转山坡,转来转去离不开自己的窝"。偏居一隅,小农经济似的小范围打圈子,小打小闹,没大出息,也没出路。因为东北没有绝对保障的根据地,一旦敌人决心对你动手了,怎么办?"狡兔三窟",可这三窟近了,都在敌人眼皮底下,那还是一窟。在敌人重兵包围下,很难游击,东躲西藏,迟早是死道。游击队必须竭力避免被动,防守永远是被动的,进攻才有主动权。游击战的绝妙,就在于敌人不知道你在哪里,而你却能看到敌人,随时出击。
从3军的连续西征,到其他军的陆续西征,在当年的史料中都见不到"大游击"三个字,实际上"打"字当头的赵尚志一直推崇、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就是一种大游击战略。这种大游击战略的特点,是先发制敌的主动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是建立在对东北抗战情势的具体、透彻的分析、理解的基础上的。
1935年12月4日,《中共吉东特委给第四、五军党委的信﹣﹣关于一九三六年的军事行动计划》中,写道:"三军能灵活的到处游击,不死守一城,这是很好,而极正确的。""
只是在眼下这种极易使某些山林队想到"蹲仓"、"插枪"、"投降"、"假投降"的季节,实施这种大规模的远征,尤其需要一种毅然决然的坚定果敢精神。
历时近半年,行程数千里,大小数十仗的这次西征,是成功的,也是悲壮的。
首次西征,春寒料峭,随着季节交替却是越走越热,春暖花开,由春入夏。这次正好相反。1师政治部主任李熙山,率200多人的先遣队从依东出发是10月初,11月底赵尚志率主力500余人的骑兵队动身时,早已大雪飘飘了。
3军西征,敌人已经有所察觉。主力从汤原老钱柜岭西出发,先奔木兰县蒙古山。敌人以为还走上次西线路线,立即调兵拦截,赵尚志突然挥师北上,直奔铁力。进攻战,遭遇战,一路冰天雪地,战斗不断。2月到达海伦、通北地区时,大批日伪军扑来,恨不得一口将西征主力吞掉。赵尚志指挥部队,山里山外与敌战斗、周旋。粮食吃光了杀马,马肉吃光了,雪水煮马皮,捡松子、橡子。零下 30多摄氏度很平常,零下40多摄氏度不稀罕,枪冻住了打不响,树干冻裂了吧吧响,官兵就在这样"嘎嘎冷"的天地间,铺着冰雪露营。怕敌人发现,有时连篝火都不能点燃。
队伍开拔,有人还躺在那儿不动,一摸,没气了,有的身子都硬了。
东满苏维埃保卫战中,军民最早尝到了冬宿山林的滋味儿。1军3师在雨雪交加中西征,那种滋味儿更是难以形容。不过,上述时间都较短,3军西征部队是一个冬天。
1937年8月28日,《赵尚志、张寿筏给祥兄的信》中说:"去年一冬五个月,住了十天房子。"三岔河之战,锤炼了3军善打硬仗恶仗的作风。1936年开始的这个冬天,3军在北满雪野纵横驰骋,使这支富于突击精神的部队,最早的积累了在冰天雪地中打游击的经验。在之后的各军、路军远征中,3军、3路军能够取得那样辉煌的战绩,从哪方面分析都不是偶然的。
1937年1月20日,正在那个风雪世界的西征途中的3军,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成立第二周年纪念宣言》中说:
本年前后,我军曾以革命的大无畏精神,东奠勃(利﹣﹣以下括号中文字均为笔者所加,均为县名)、宝(清)、富(锦)、桦(川)反日区域,西展宾(县)、延(寿)、五(常)、双(城)游击战争,南至舒(兰)、榆(树),北过松江,尤其陈兵江北,不月余而克兴安山脉,师指通(河)、汤(原),未几月竟获沿江阵地,突击巴(彦)、穆(棱)、庆(安)、铁(力),使龙江广原动荡,耀军通(北)、绥(棱)、海伦,致日寇首尾不及,大蠢所至,强敌披靡。
查阅3军史料,会发现用得最多的军事术语之一,就是"突击"。
抗联11个军中,3军的游击区域最大,当是赵尚志这种"大游击"思想的最好注释。
前有各县"讨伐"队阻截,后有日伪军追击。3月上旬,当西征主力进至通北山里一个叫"冰趟子"的地方时,从海伦境内就一直紧追不舍的敌人倒了大霉。
这是条通往山里的爬犁道,两边山坡林木茂密。赵尚志率队踏雪疾进,后面是尾追的700多日伪军。走出几公里后,赵尚志觉得差不多了,兵分两路,沿两侧山脊火速返回,埋伏在爬犁道两旁山坡上。跟上来的百余日军,只认脚印一直向沟里伸展,哪曾想两边机枪、步枪突然开火,打得满沟雪烟。鬼子展不开兵力,只有被动挨打,丢下30多具尸体跑了。
部队继续向山里进发。据说,赵尚志原本是要火速甩开敌人的,可赶到冰趟子,他站住了。
一汪四季喷涌的热泉,从山间流出,春夏秋奔流成溪,这冬天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天冷,那水流着流着就冻住了,可那泉眼冻不住呀,"咕嘟咕嘟"就那么一个劲儿地冒,水在冰面上流着流着又成冰了。就这么一层叠一层,在山沟里日日增高,从下面望去就像一面大冰瀑,南满人称之为"冰溜子",北满叫"冰趟子"。
冰趟子附近山坡上,有4幢原木垒成的大木营,每幢少说能住200人,有用煤油桶做的火炉。周围是高高低低的杂树丛,作树枯黄的叶子在风中"哗哗"作响。
不走了,就在这里揍它。大木营里,召开干部会议,劈柴绊子在炉子里"噼里啪啦"响,赵尚志的话掷地有声:这木营也是堡垒、工事,两边是山林,沟口又窄,可以卡住敌人退路,又能打它的援军。只要敌人上到那片冰趟子上,别说它"五十(武士)道",就是"六十道"、"七十道"也白搭。
当即部署战斗,官兵连夜挖雪构筑工事,有的还用水把它浇成冰墙。从司令部到各主要阵地,还挖了交通壕。这次战斗,3 军仅付出牺牲7人的代价,首先是土地爷、老天爷帮了大忙,再就是有充裕的时间构筑阵地。
两天后,3月7日,守田大尉带领700多日伪军赶到了。
两天前刚吃过亏,为什么还敢贸然进入冰趟子这样的死地?是轻敌?不熟悉地形?无论有多少什么样的原因,包括马上就要变成死鬼的守田在内,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们的,都是对手不会轻易与他们这样的大部队交战的。
打头阵的是伪军,很快被打下去了。200多鬼子开始攻击。轻重机枪掩护,掷弹筒、迫击炮轰击,炮弹砸在冰冻如铁的山地上,地动山摇,挂在树上的积雪哗哗抖落,像下起雪雨。
比起伪军,鬼子可是不含糊,可那冰趟子更是不含糊。走在冰河上,不小心都会滑倒,这冰趟子是个大漫坡,而且一棱一棱的,梯田似的。不打仗,爬上去都不容易,更不用说眼下明晃晃的当活靶子了。一个被打倒,或是滑倒,滚滑下去就撞倒一串。天黑后好点儿,下半夜气温骤降,许多枪打不响了,3军官兵可轮流到木营烤火,敌人就只能在那儿冻着。3军西征,冻死冻伤的不在战斗减员之下,这回轮到敌人了。受伤来不及拖走,用不上个把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死倒"。
天亮后,敌人已无力再战,开始撤退。等在沟口的部队一顿猛打,正面部队再一阵猛冲,那"武士道"就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战斗中,左侧一幢木营曾被日军夺去,赵尚志命令少年连将其夺回。各军(师)的少年连(营),一般都是不超过二十岁的精壮小伙,装备精良,勇猛善战,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代理排长赵有财带领两个班,几次攻击,下来上去,20多个鬼子除了死的都被打了出去,再连滚带爬地跑下山去。
时称"冰趟子大捷"的这次战斗,歼敌300多人,其中一半左右为鬼子。
像冰趟子战斗这样,一次消灭这等数量日军,在抗联战史上是不多见的。
赵尚志将部分兵力留在海伦,与6师73团在当地活动,开辟根据地,自己率队继续向逊河地区挺进。3月27日,在龙门东南12公里处设伏,将町田少佐等20多名日军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