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宠妾灭妻废原配,多年后废后却成大宋救星,垂帘听政救赵构

残墨留香韵 2024-11-29 16:19:01

在很多人心目中,一个皇后一旦被废,基本上就没有未来了。

她只能在冷宫里孤独而哀怨地度过余生。

幸运一点的,娘家势大,可能会被接回娘家,日子过得比在冷宫好一点,但也别想再去追求什么新生活了。

可是历史却有一个传奇的皇后,她没有儿子,也不是皇帝的真爱,一生当中两次被废,却都能被复立,最后还能当上太后垂帘听政,在危难当中拯救宋朝。

她就是宋哲宗赵煦的原配,昭慈圣献皇后孟氏。

01、立为皇后

宋哲宗9岁登基,童年和少年时期一直生活在祖母高滔滔的阴影之下,以至于他长大之后对高滔滔非常厌恶。

而他的第一任皇后孟氏,就是高滔滔选出来的。

高滔滔为宋哲宗选皇后,可费了老大的劲。她下诏让官宦世家送了一百多个少女进宫,精挑细选之下选中了狄青的孙女,又觉得狄姑娘的家庭关系过于复杂,一旦封后会有生父、生母、嫡母、养父、养母5个人要加封,又转而挑选了家庭关系简单的孟氏。

可高滔滔对于宋哲宗的大婚仪式,却又表现得态度诡异。她选出的日子在宋朝人眼里不宜成婚,以至于宋哲宗的生母朱太妃去找她抗议,她却坚决不改。

大婚当天又出了新的乱子。高滔滔女儿和新皇后孟氏的车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插进了队伍里,挡住了皇帝车驾前行的道路。

宋哲宗气得在当场在车上叫来大文豪苏轼,让苏轼写奏疏控诉高滔滔的女儿和高滔滔选出来的皇后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孟氏在宋哲宗面前的亮相如此不愉快,这也为她坎坷的未来埋下伏笔。

这一年,她20岁。

02、第一次被废

孟氏当上皇后不久,年迈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就去世了。17岁的宋哲宗正式亲政。

没有了太皇太后庇护的孟氏,很快就发现自己多了一个情敌,那就是婕妤刘氏。

宋哲宗后宫的美人不少,可他最爱的是婕妤刘氏。这位刘氏不仅性情活泼,多才多艺,还美貌无比,史书记载她“明艳冠后庭”。

在刘氏眼里,孟氏是宋哲宗讨厌的高滔滔选出来的,出身不高,不漂亮,性格也木讷,就该给自己腾位置。

所以刘氏不遗余力地挑衅孟氏。

一次孟氏率领众妃去祭祀,刘氏非但不按照规矩站在皇后孟氏的身后,还特地背对着皇后,完全不把皇后放在眼里。

孟氏率领后妃向太后请安的时候,刘氏又叫人把自己坐的普通椅子换成皇后专用的、点缀着金带的椅子。

孟氏一还击,刘氏就梨花带雨地向宋哲宗哭诉,哭得宋哲宗心都软了。

宋哲宗不仅纵容刘氏的所作所为,还特许刘氏不用向皇后行礼。

后妃的竞争,除了要抢皇帝的心之外,还要比赛生孩子。

在这方面孟氏和刘氏倒是暂时打成平手,双双生下一个女儿。

可是孟氏生下的长女,在不到两岁那年,就生了重病,太医们都束手无策。

孟氏的姐姐在病急乱投医之下,去找道士求了符水,带进宫里给小公主喝了下去。

可是小公主还是夭折了。孟氏伤心之下,又请了和尚道士们进宫为小公主的来生祈福。

这件事传到了刘氏的耳中。刘氏立刻借题发挥,说孟氏以为小公主祈福为借口诅咒自己和宋哲宗,罪不可赦。

宋哲宗半信半疑之下派人调查,可是派去的却是刘氏的人。孟氏身边的人被“搒掠备至,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却也不愿意指正孟氏。

审讯的人便伪造口供,上报给宋哲宗,坐实了孟氏诅咒皇帝的罪名。

孟氏由此被废皇后之位。

也有人觉得,孟氏为了挽回宋哲宗的心,的确使用了一些巫蛊之术,只是后来孟氏得势,刘氏则在宫廷斗争中被迫自尽,所以史书才为孟氏翻案。

但是无论真相如何,孟氏都在痛失唯一的女儿之后又被废黜,来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低谷。

这一年,她24岁。

03、二次复立

孟氏被废之后,被迫出家,并居住在了宋朝被废后妃所住的瑶华宫。

而她的情敌刘氏则很快就为宋哲宗生下了他唯一的儿子,被立为皇后,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眼看孟氏就要青灯黄卷在冷宫里度过一生。

可是命运就是这么反复无常。刘氏所生的小皇子仅仅2个月就夭折,几个月后素来体弱多病的宋哲宗也英年早逝,宋哲宗的弟弟赵佶在向太后的支持下登上皇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

为了报答向太后的拥立之恩,18岁的宋徽宗恭恭敬敬地请向太后垂帘听政。

这位向太后并不是宋哲宗的生母,而是嫡母。而且,她还是宋哲宗的政敌。

这是因为,当时的北宋在经历过王安石变法之后,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支持变法的新党,一派是反对变法的旧党。

宋哲宗支持新党,而向太后支持旧党。只不过向太后不是宋哲宗的亲生母亲,在宋哲宗活着的时候一句话都不敢说。

等到宋哲宗一死,向太后掌权,便立刻大肆贬谪新党大臣,而重用旧党。

宋哲宗留下的皇后刘氏则和新党联系密切。向太后为了打击刘氏,便把被废的孟氏接了回来,重新立为了宋哲宗皇后。

向太后还特地规定,孟氏的位份高于刘氏。

这一年,孟氏28岁。

可是她就此迎来新生了吗?

04、二次被废

向太后垂帘听政了一年多之后,因病去世。

在此期间,此前一直是个花花公子的宋徽宗,也在皇位之上有了自己对朝堂的见解。

他觉得还是新法好用,于是又贬谪了旧党的大臣,重新重用新党。

刘氏这个和新党关系密切的嫂子,更是成了宋徽宗眼里的香饽饽。

本来刘氏只是宋徽宗的嫂子而不是嫡母,按照规定只能称为宋哲宗皇后,而不能称为太后。可是宋徽宗为了表示对刘氏的尊崇,破格加封刘氏为“元符太后”。

至于刘氏的情敌,被支持旧党的向太后接回来的孟氏,一下子成为众矢之的。

宋徽宗再次废黜了孟氏的皇后名号,把她打发回瑶华宫去了。

这一次孟氏在瑶华宫住了20多年。

命运似乎不愿意再眷顾她。当时间来到靖康年间长时候,孟氏也倒了大霉,她居住的瑶华宫失火了。

孟氏只好搬到了延甯宫居住。

没住多久,延甯宫又失火了。

无可奈何的孟氏,只好偷偷出了宫,投奔自己的侄儿。

反正朝廷上下,也没有人在乎她这个被废20多年的皇后了。

这一年,她55岁。

05、三次复立

孟氏侄儿家住了不到一年,靖康之耻发生了。

金人拿着花名册,把皇宫里的皇子皇孙,后妃公主,全都劫走了。

居住在宫外的废后孟氏,由于名字已经不在花名册上了,逃过一劫。

金人对占领京城不感兴趣,劫掠完毕之后立了一个叫做张邦昌的大臣当傀儡皇帝,便撤走了。

张邦昌被吓破了胆。他可不敢当这个皇帝啊。

等金人一走,他立马和手下商量,宋朝皇室里唯有一个康王赵构因领兵在外,没有被金人劫走。他们必须尽快拥立赵构登基,以示忠诚。

张邦昌本人身边也必须要有一个皇室的人主持大局。要不然,京城的事都听从张邦昌的命令,岂不是僭越么?

可是,皇室的人都被劫走了,怎么办呢?

张邦昌思来想去,想起了孟氏。

虽然孟氏是个废后,但好歹也是曾经的皇后。皇帝是天下臣民的父亲,皇后是天下臣民的母亲,父母离婚了,母亲还是母亲啊。

于是张邦昌把孟氏接到宫中,尊为太后,并请孟氏以大宋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

在孟氏重新被尊为太后的同时,千里之外的康王赵构也正头疼。

北宋皇室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登基为帝,是理所当然的。

可是古代的皇帝,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是开国皇帝的,通常要伪制造一堆祥瑞,表明自己是天命所归。不是开国皇帝的,就要有前任皇帝的传位诏书或者遗诏,才能名正言顺登基。

可是宋朝的前两任皇帝都当了金人的俘虏,发不出传位诏书来了,怎么办呢?

虽然说就算没有诏书,赵构也能在形势紧急之下强行登基,可是在名分上就免不了有亏了。

正在头疼之际,赵构听说宋哲宗的废后孟氏已经被尊为太后。而且张邦昌正带着孟氏赶来和自己汇合。

孟氏作为宋哲宗的皇后,在皇室里代表的是她的丈夫宋哲宗,理论上也有废立皇帝的权力。

这就好比霍光废帝,虽然人人都知道刘贺实际上是被霍光废的,可是废刘贺和立刘病已的诏书都是太后上官氏下的,因为理论上除了前任皇帝之外,只有太后有权废立皇帝。

孟氏还没来到赵构身边,就先以太后的名义命令下诏赵构继承皇位,让赵构名正言顺成为了宋朝的新皇帝,也就是宋高宗。

孟氏跟着宋高宗来到杭州之后安心养老。对她感激涕零的宋高宗把她尊为“隆祐太后”,待她如同亲生母亲一般。

不过宋朝太后的最高尊号其实是“皇太后”,孟氏只是“太后”而不是“皇太后”,这是因为,她终究是被宋哲宗亲自下诏废黜的,名分有亏。

由于宋高宗的生母和原配都在金国当俘虏,宋高宗又一直把皇后之位给原配留着,孟氏作为宋宫唯一的太后,一直是宋高宗主推的,母仪天下的代表。

孟氏在一来到宋高宗身边,就下令撤帘,退居后宫。

可是几年后,宋宫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孟氏不得不站了出来。

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逼迫宋高宗退位当太上皇,宋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登上皇位。

由于赵旉只有2岁,苗傅、刘正彦要求孟氏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

孟氏一边处理朝政稳住局面,一边对苗傅和刘正彦曲意逢迎,让他们放松警惕,一边暗地里联系韩世忠等大将火速勤王。

不久之后韩世忠等人勤王成功,孟氏立刻下令赵旉退位,宋高宗仍为皇帝。

孟氏在危急之际稳住局势,为众将换来勤王的机会,可以说在危难当中拯救南宋,居功至伟。

宋高宗对孟氏感激涕零,正式尊她为“隆祐皇太后”。

这一年,她57岁。

06、写在最后

绍兴元年,当了4年太后的孟氏去世,享年59岁。

细数起来,她这一辈子有大半时光在冷宫度过,其实没享过多少年福。

在她第一次被废的时候,估计没有人能想到,这个看起来孤弱的小女子,还有为宋朝力挽狂澜的一天。

人生啊,就是这么充满了未可知。

孟氏去世之后,宋高宗把她暂时安葬在了会稽上皇村,并期待着将来还于旧都之后把她改葬回宋哲宗的永泰陵,与宋哲宗帝后合葬。

宋高宗又把孟氏的牌位附于太庙宋哲宗旁,位于她的情敌刘氏之上。

被废35年,孟氏依然是宋哲宗名正言顺的皇后。

若是宋哲宗生前能预知这一点,恐怕要大声抗议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0 阅读:0

残墨留香韵

简介:残墨留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