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贸易的乌云越压越低,突然一道闪电劈下来,照出了挥舞着“关税大棒”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自从他当总统,就高举“美国优先”的牌子,把全球贸易弄得乱七八糟。
一场用关税当武器的贸易战,慢慢开始了,目标是中国,还有其他被认为“贸易不公平”的国家,比如印度和欧洲。

这场贸易战的背后,到底想干什么?会给全球经济带来什么影响?这盘大棋下到最后,是大家一起倒霉,还是彻底改变世界的格局?
——【·关税背后的多重盘算·】——»
特朗普经常打出“对等关税”这张牌,好像要当个公平贸易的裁判。早在2018年,他就向国会抱怨,说中国、印度和欧洲这些国家对美国货收的关税太高,让美国吃了亏。
他举例说,印度对美国汽车收的关税竟然超过100%,还说中国和欧洲对美国商品的征税额度是美国对它们的两倍。

为了“找回平衡”,他宣布从4月2日开始,要对这些国家也征收惩罚性关税,让他们也尝尝高关税的滋味,这样才能做到关税上的公平对等。
特朗普的这一动作,深得美国民众喜爱,特别是那些他曾承诺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工薪阶层。他们觉得,特朗普总算硬气了一回,要替美国“争口气”了。
但是,这种表面上公平的“对等”做法,实际上藏着更长远的战略考量,和他在竞选时对支持者的承诺完全一致。

特朗普运用关税,目的远不止平衡贸易或减少逆差。他把关税当成一种施压手段,希望其他国家按照美国的要求开放市场,让美国产品更容易进入。
提高关税的背后,他盘算着吸引制造业企业回到美国,创造更多工作岗位,实现竞选时的承诺:重振美国制造业,让美国工人有活干。
这能赢得更多支持,稳固他的政治地位,让他的核心支持者满意。

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他想利用这个机会,打破现有的全球贸易规则——他觉得这些规则限制了美国经济的发展——然后建立一套以美国利益为中心的新规则。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不惜让全球贸易变得不稳定,甚至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贸易平等原则和关税承诺。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首先盯上了中国,认为中国容易对付,是个“软柿子”。
他先与加拿大、墨西哥等国达成协议,比如在汽车关税上暂时免除一个月,以此来迷惑中国,让中国放松警惕,最终目的是“搞定”中国,然后再专心对付其他国家。

这场贸易摩擦,说白了,是美国在全球化大潮里优势不如以前了,有点着急。这跟美国自己产业空心化,很多工人找不到工作也有关系。
过去几十年,全球化席卷全球,美国靠着技术好、市场大,在全球经济里当老大。
但是,像中国、印度这些新兴国家发展起来了,美国就没那么风光了。工厂搬到国外,东西越买越多,卖的越少,美国国内的抱怨也越来越多。
很多自称“红脖子”的人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这帮助特朗普成功当选总统。

他看准了他们的这份焦虑,喊出“美国优先”的口号,想用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办法——虽然简单直接,但很符合大众的想法——来改变全球贸易的规则,重新获得经济上的领导地位,并在美国国内重新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各国的应对方式各不相同,这恰恰说明了国际关系盘根错节、千变万化。
——【·复杂局势下的不同反应·】——»
印度似乎想和美国缓和关系,表示可以考虑降低美国摩托车等商品的进口关税,希望特朗普能对印度“手下留情”。这显示出,在面对美国施压时,印度显得十分小心谨慎。

而中国的态度则非常坚决,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一定要损害中国的利益,中国肯定会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权益。
“奉陪到底”这四个字表达了中国坚定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和强大的信心。同时,加拿大和欧盟也表示要采取反制行动。
比如,加拿大声称要对来自美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进行反击。这意味着,如果特朗普坚持自己的做法,他可能会面对许多国家联合起来反对他的局面。

中国敢于强硬应对,背后是多年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力积累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国内巨大的市场和越来越完整的工业体系,让中国有底气应对贸易摩擦带来的挑战。
就算出口受到影响,国内的需求也能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还可以采取精准的反击措施,例如对美国大量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小麦、棉花、高粱、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等加征关税。

以及对美国能源产品加征关税,限制部分关键稀有金属的出口等。这些措施能够限制美国的某些产业,尤其是那些非常依赖中国市场的农业地区。
——【·全球经济困境与关系走向·】——»
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中国并非束手无策。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显示,中方有能力采取反制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美国自己也有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恰恰和它想通过贸易战解决的问题相反。比如,增加关税最终会由美国的公司和老百姓买单,导致东西生产出来更贵,大家的生活开销也更大。

美国媒体也说了,虽然名义上是外国公司交了更多关税,但实际上这些钱最后都会加到商品价格里,让美国的企业和普通人来承担。
而且,就算美国想让制造业搬回来,也会遇到技术工人不够用、用人成本太高等难以解决的实际困难。 仅仅依赖关税来筑起贸易壁垒,并不能真正解决复杂的问题。
如果引发大规模的全球贸易冲突,美国产品的海外销售会大幅减少,经济发展也会受到阻碍,这将让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更加严重。

特朗普提高关税的做法,就像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最终结果难以预测,甚至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大萧条的困境,推出了一项名叫《斯姆特-霍利法案》的政策,这个法案大幅度地提高了进口商品的关税。
这一举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摩擦,使得经济衰退的情况更加严重。后来,人们普遍认为这个法案是加剧经济大萧条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关税政策,与当年的《斯姆特-霍利法案》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不禁让人担心,过去那段令人难过的历史会不会再次发生。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还不太明朗。在不远的将来,贸易方面的矛盾可能会更加突出,双方或许会推出更多相互限制的手段。
从长远角度来看,中美两国还是有机会坐下来好好商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如果美国坚持自己说了算,推行贸易保护政策,中美关系会遇到更多麻烦,甚至可能变得更加紧张,双方冲突的风险也会增加。
全球经济前景令人担忧。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全球生产链条中断,企业投资意愿降低,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一些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正在削弱多边贸易体系,加剧了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这种不确定性给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增加了风险。

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家一起合作、共同获利才是解决全球难题的正确方法。特朗普的加税政策,最终会伤害美国自身,也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坏处。
这次贸易摩擦,会不会是压垮全球经济的最后一击?还是说,它会推动全球贸易规则进行改变?
——【·信息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