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画家林婉珍去世,享年95岁,看似这不过只是一个普通老人的离开,但却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唏嘘,因为在林婉珍的身上,还有另外一个标签,平鑫涛的前妻,而随着平鑫涛、琼瑶和她的先后离去,纠葛了半个世纪的情感恩怨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2024年12月4日,在林婉珍去世前2个月,琼瑶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当得知这个消息后,林婉珍的心里有些五味杂陈,没有想象中的开心,但也没有任何惋惜。
对于这个破坏她婚姻的女人,在时间的冲刷下,林婉珍已然没有了当初的怨恨,或许有愤怒,或许有委屈,但似乎都不再重要了。
2018年,林婉珍撰写的《往事浮光》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本书讲述的正是林婉珍、琼瑶和平鑫涛三人之间的过往,真实还原了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
林婉珍和平鑫涛相识于微时,两人都是旗鼓相当极具才华的人,在恋爱几年后,他们携手迈入婚姻殿堂,那时的林婉珍是无比幸福的,尤其是当听到别人称呼她为“平太太”或者是“平鑫涛的妻子”都会觉得很开心很骄傲,不曾想有一天,这个称谓却成了她的耻辱。
当时两人已经创办了皇冠出版社,在夫妻俩齐心协力之下,出版社越来越好,深受大众喜爱,直到1963年,琼瑶给他们投来了《窗外》的稿件,一切也因此发生了悄然改变。
初次看完《窗外》,林婉珍就被琼瑶的才华所吸引,随后这部小说不出意外的被发表了出来,而在此之后不久,琼瑶就离婚了,独自带着孩子生活。
当时的琼瑶完全就是靠着写字为生,离婚后她便搬到了林婉珍的隔壁,当时林婉珍并没觉得这样有何不妥,还想着正好可以帮衬下对方,不料她却是来“加入”林婉珍婚姻的。
考虑到琼瑶独自带着孩子生活会有很多不便,身为同事兼邻居的平鑫涛便经常过去帮忙,可慢慢的林婉珍就察觉出了不对劲,因为平鑫涛经常主动往琼瑶屋里钻,而且一呆就是老半天,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这两人有猫腻。
果不其然,不久后平鑫涛和林婉珍坦白了出轨琼瑶的事情,虽然心里已经隐隐有一些感觉了,但当真相摆在面前,林婉珍还是痛苦不已,平鑫涛提出离婚,可林婉珍想到三个年幼的孩子,最终还是拒绝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平鑫涛不止一次的提出离婚,但为了孩子,林婉珍只能一次次的委屈自己,看着平鑫涛和琼瑶越发的明目张胆,林婉珍感到前所未有的耻辱,终于在1976年,孩子已然长大成人后,当平鑫涛再次提出离婚时,早已身心俱疲的林婉珍同意了。
在林婉珍的描述中,琼瑶是个卑劣的第三者,如果不是她的出现,她与平鑫涛的婚姻不会至此,但其实换个角度来看,或许平鑫涛根本就没有林婉珍认为的那么爱她,所以琼瑶的出现才会轻易粉碎了她的幸福,即便不是琼瑶,日后也可能会出现其他女人,导致他们夫妻关系的破裂。
而在琼瑶的眼中,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她都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自己不过是爱情的奴隶,在爱的驱使下和平鑫涛走到了一起。
看到林婉珍撰书后,琼瑶也想过要书写那段过往,但最后她还是放弃了,也许是年龄和阅历的关系,让她对这段往事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当年华老去后,琼瑶再回首这段感情,她坦诚的表示,有愧于林婉珍和她的子女,不论如何,自己的确伤害了他们。
琼瑶是个怎样的人呢?敢爱敢恨还是没有道德底线?或许这些都不够准确,因为关于她的标签,除了客观才华的认知外,更多的是集中在情感上的,“爱情的奴隶”才是她最真实的写照。
琼瑶写的书,基本上都是围绕爱情开展,在她的书里,不论主人公之间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或者是国仇家恨,都是一副顶级恋爱脑的模样,而现实生活中的琼瑶也是如此。
年少时的她就义无反顾的爱上了比自己大25岁的老师,但这段不被世俗伦理道德容许的爱情,最终只换来了对方远走他乡的破碎结局。
当时的琼瑶也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舆论压力,可她一点儿也不怕,因为有爱情做后盾,让她觉得就算天塌下来,自己也是无罪的,正是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她才会和平鑫涛走到了一起。
琼瑶曾说,自己也曾想过要回头是岸,和平鑫涛断绝来往,可对方不愿意,甚至以死为要挟,至于事实真的是否如此,现在也死无对证,但从两人最后在一起的结果来看,即便琼瑶有过这样的念头,也不过只是想想罢了。
在发布《往事浮光》时,林婉珍和平鑫涛的儿子称,父亲欠母亲一个真正的道歉,然而这份道歉最终还是没有等来,一年后平鑫涛便去世了。
其实不仅是平鑫涛,就连琼瑶也该给林婉珍道歉,但显然琼瑶并不会这样做的,不过想必林婉珍也并不期待着这份歉意,尤其是在琼瑶选择自我了断后,这份歉意对林婉珍而言也无足轻重了。
如今,林婉珍也离开了,属于他们三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也就此画上了句号,孰对孰错都已然过眼云烟,没有继续追寻的意义,但对于爱情大过天这件事来说,却值得世人的深思。
究竟为了爱情,真的可以舍弃一切,或者是值得舍弃一切吗?这个问题在很多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
当一切仅限于个人,而不牵连任何其他人时,或许很多人都会作出肯定的答复,但当这份爱牵连甚广,不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时,大家不免会很犹豫。
世俗、伦理、良知、法制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同空气一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对每个人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也许当爱到深处时,底线可以一让再让,世俗伦理也能视而不见,但如果连最基础的道德良知都舍弃的话,那是否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呢?
可以爱,但请理智有底线的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