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消失之谜:150万契丹人人间蒸发,一信件揭开谜团露出踪迹

文史菇小瑜 2024-06-29 02:15:46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公元1125年,历经两百余年辉煌岁月的契丹王朝戛然而止。

150多万契丹子民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神秘消失,这一谜团困扰着后世学者多年。

直到1987年的一天,契丹文字专家刘凤翥收到一封来自内蒙古达斡尔族的神秘来信。

通过现代DNA检测技术,刘凤翥发现契丹人群与达斡尔人、蒙古人以及北方汉族的遗传关系极为接近,由此推断大部分契丹人在辽朝覆灭后很可能融入了当地民族之中。

契丹族

契丹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其先祖奇首可汗生有八个儿子,后来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住在松漠之间。

松漠是指今天内蒙古高原中部的大兴安岭以西,阴山山脉以北的广大地区。这里水草丰茂,是理想的游牧牧场。

除契丹族外,松漠地区还生活着许多其他游牧部落。

奚族居住在滦河中上游至辽宁大凌河一带;黑车子韦室活跃于幽州北部至阴山东北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党项、沙陀、吐谷浑等则散居于朔方、河东等地。这些部族经常为了争夺牧场和财富而相互攻伐。

公元9世纪,契丹族在首领阿保机的带领下迅速崛起。阿保机是个雄才大略的领袖,他统一了契丹各部,并开始向周边扩张。

公元907年,契丹攻陷幽州(今北京),迫使後梁称臣纳贡。此后百余年间,契丹向中原王朝发动多次军事进攻,其势力一度延伸到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10世纪初,契丹的疆域东起黑龙江,西至阴山,北抵贝加尔湖,南达渤海湾,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草原霸主。

他们还学习中原的制度,设置三公六部,颁布律令,铸造货币,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权的诸多特征。

契丹人并没有完全抛弃游牧的传统生活方式。《辽史》中写道:"契丹逐猎往来,居无常处。"他们善于骑射,崇尚勇力,视掠夺为荣耀。

契丹贵族拥有大量牧场和牲畜,平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即便是到了辽兴宗统和年间,契丹与宋朝定下澶渊之盟,边境相对稳定,契丹王公贵族仍保持着随时迁徙的习惯。

他们春夏两季生活在山林水草丰美之地,到了秋冬则驱赶牲畜转场到南方草原越冬。

契丹的汗王和贵族喜欢打猎,尤其偏爱鹰猎。他们经常成群结队外出狩猎,以此作为军事训练的一种形式。

辽朝的历代皇帝大都精通骑射,善于指挥野战。游牧民族崇尚武力的文化渗透在契丹人的血液里,成为这个民族的独特气质。

契丹四散

公元1125年二月,辽朝末代皇帝耶律延禧率残部逃至应州新城,不料被金兵追击而至。延禧被俘,从此羁押在金国都城中,再无归期。

辽朝自此覆灭,契丹贵族和百姓陷入四分五裂的悲惨境地。

一部分契丹人随耶律大石西迁,经过艰难跋涉,最终在中亚地区建立起西辽政权。另有相当一部分臣服于金朝统治,被迫迁徙到东北女真族聚居区,长期与女真人杂居,逐渐丧失自己的语言文化特性。

还有些契丹遗民投靠南宋或西夏,试图在异族统治下谋求生存空间。

然而,大多数契丹平民百姓则流落北方草原,过着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

契丹人虽然国破家亡,但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中的一些英雄豪杰仍在坚持反抗,伺机东山再起。

蒙古崛起

13世纪初,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横空出世。

他先后统一漠北诸部,击败乃蛮、克烈部,又讨伐金国南下的军队,使蒙古迅速崛起成为北方草原的新霸主。在成吉思汗的麾下,聚集了大批契丹武士。

这些契丹人当中,有不少是昔日的贵族子弟,他们视金人为不共戴天的仇敌,立志用鲜血洗刷国破家亡的耻辱。

成吉思汗不负众望,先后七次出兵进攻金朝。每一次征伐,都有契丹军勇猛冲锋陷阵,屡建奇功。

1234年,蒙古联军攻陷金国首都,俘虏末代皇帝完颜承麟,金朝从此覆灭。契丹勇士们终于雪洗百年国耻,他们冲在蒙古大军的最前列,向世人证明了契丹民族的英勇善战。

在蒙古军事力量的扩张过程中,契丹军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他们骁勇善战,忠心耿耿,是蒙古可汗最为倚重的亲兵部队。据史料记载,在攻打西夏、南宋等诸多战役中,契丹骑兵都发挥了关键作用,被誉为"常胜之师"。

有一支契丹军队在攻打四川时,深入蜀中腹地,一路势如破竹。谁料突遇泥石流爆发,道路湮没,大军被截断。情急之下,统帅只得下令就地驻扎,坚壁清野。

在这艰难困苦的环境里,契丹士兵靠打猎采集维持生计,等待援军到来。

又有一支契丹铁骑追击南宋残部,一直杀到福建沿海。他们凭借精湛的骑射技巧,在崎岖的山地、茂密的丛林中穿梭如飞,迅速击溃南宋军队,俘虏大批士卒。这支契丹军所向披靡,令敌军闻风丧胆。

契丹踪迹

蒙元帝国的覆灭,契丹这个昔日雄踞北方的游牧民族也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他们的文字、语言和习俗似乎都随风而逝,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1888年,一位名叫梅谦立的比利时传教士在内蒙古白音罕附近的古城遗址中,偶然发现了一块不寻常的石碑。

这块碑上刻有许多陌生的文字符号,与汉字或蒙古文都不相同。梅谦立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种失传已久的文字,于是仔细拓录碑文,并将拓本带回欧洲。

这份珍贵的拓本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兴趣。经过反复研究和比对,学者们认为这种文字与突厥语系的回鹘文和女真文有诸多相似之处,极有可能是契丹人的文字。

自从梅谦立发现神秘碑文后,世界各地的学者纷纷投入到破解契丹文字的工作中。然而,由于缺乏可对照的语料,这项工作进展十分缓慢。

直到20世纪80年代,契丹文字研究才出现了重大突破。

1986年,一批保存完好的辽代墓葬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宝日勿苏村被发掘。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大量契丹文石刻和随葬品。

其中有一方名为《高九龄墓志》的石碑,碑文长达千余字,保存完整。这是迄今发现的最长的契丹文铭文。

刘凤翥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奔赴宝日勿苏,昼夜加班拓录碑文。经过反复比对和推敲,刘凤翥发现契丹文中藏有大量汉语音译词和表意符号。

由此入手,他参照古代突厥语和蒙古语,终于找到了破解契丹文的钥匙。

契丹文化再现

随着契丹文字的破译,学者们得以一窥契丹文献的真容。大量碑刻、文书、墓志铭等文物中所蕴藏的历史信息,如同一面照妖镜,让人们重新审视这个逝去的游牧帝国。

从出土的文献记载来看,契丹人不仅有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字,还创造了上千年前就十分先进的天文历法。

他们采用十二生肖纪年,岁首于立春,颇具特色。契丹贵族的陵墓设计宏伟,布局讲究,反映出很高的建筑水平。

随葬品中精美的金银器、玉器和珐琅器,更显示出契丹的工艺之精湛。

1987年的那个早晨,一封从内蒙古寄来的平凡信件,悄然来到刘凤翥教授的案头。信的作者名叫奥拉·裘志德,是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一位达斡尔族青年。

在信中,裘志德向刘凤翥讲述了他所在的达斡尔部落的古老传说。传说中提到,达斡尔人的先祖曾经是一个强大的北方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字和历法。

在一场大战之后,他们的国家灭亡了,先民们举族西迁,落脚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裘志德还提到,在达斡尔语中,"达斡尔"一词的意思是"原始的土地"或"故乡的所在"。

这似乎在暗示,达斡尔人并非土生土长的内蒙古居民,而是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裘志德希望通过刘凤翥的帮助,能找到先民们的来历,探寻民族的起源。

刘凤翥读罢来信,顿时心潮澎湃。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契丹人消失的谜团。眼下,达斡尔人的出现,似乎为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刘凤翥当即回信裘志德,表示愿意与他共同探寻达斡尔族和契丹民族的渊源。

为了证实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的关系,刘凤翥决定亲赴内蒙古实地考察。在裘志德的陪同下,他来到莫力达瓦旗,拜访了当地的达斡尔族村落。

通过与长者们交谈,刘凤翥了解到,在达斡尔人的历史传说中,的确有关于先祖来自遥远北方的记载。

一些达斡尔族的风俗习惯,如敬羊神、继承契丹文字符号等,也与史书中记载的契丹文化颇为相似。

刘凤翥还注意到,达斡尔语属于蒙古语族,与中世纪的契丹语同源。达斡尔人使用的部分词汇,与出土的契丹文献中的语词几乎一致。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刘凤翥与裘志德采集了一批达斡尔人的血液样本,送往北京进行DNA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达斡尔人的确与契丹人有很高的基因相似度,远高于其他民族。

契丹融合

刘凤翥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人们终于找到了契丹人消失之谜的答案。原来,13世纪时随蒙古军队四处征战的契丹武士,并没有完全消亡。

他们融入到当地的各民族之中,其后裔一部分成为今天的达斡尔人。

与此同时,其他学者的考证也发现,不少今天的蒙古人、鄂温克人,乃至北方一些汉族,都含有一定比例的契丹人血统。

昔日的契丹子民并非凭空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了下来。

参考资料:

[1]高洪雷.契丹与风云一时的大辽国[J].春秋,2024(02):45-50.

[2]任笑吟.契丹辽文化特质及其人文历史意义[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03):87-90.DOI:10.13398/j.cnki.issn1673-2596.2024.03.002.

0 阅读:4

文史菇小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