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后票房突然下降?韩寒张艺谋反超,贾玲“现了原形”

令狐伯光体 2024-02-24 11:12:23

文|令狐伯光

今天聊聊贾玲的《热辣滚烫》吧,我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部电影在春节档时期票房一直排名第一,但是春节档结束刚上班第一天,这部电影的票房就掉到了第三,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超越,当时只超越《熊出没》。

现在上映13天,最新数据是《热辣滚烫》排名第四位,票房在30亿。这么高的票房肯定还是赢了,但问题在于为何春节档过后,这电影如此后继乏力。

我说过对于贾玲还是持支持态度,毕竟中国女星太费拉不堪了,章子怡等四旦双冰汤唯高圆圆不敢拼搏和自己拍电影,其它大花,中花和小花旦还在走流量路线。同时,这部电影在本土化层面还是相当成功的,同时贾玲减肥抓住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不少文化价值,但我本身对于这部电影还是批判居多。

比如最重要的一点,多少人看《消失的她》骂渣男和东南亚旅游,多少人看《热辣滚烫》说减肥不容易,什么女性减肥如何如何,看一部电影如此上头上脑确实有点古怪了,今天就聊聊贾玲减肥吧。

看完《热辣滚烫》,除了贾玲减肥,你还记得什么?

这部电影翻拍的是日本的《百元之恋》,原创性减一,近些年翻拍的日韩电影电视剧有一个加强连了。贾玲是脱产减肥,有最专业的团队,和一般人的减肥难度不可同日而语,减肥效果对明星来说是会直接影响票房的,少说是几千万上下,这样的目的性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吗?

她有最专业的团队,时刻监控身体数据,设计最有营养的食物表,制定最高效率的运动计划。 减肥靠的是自律和坚持,而不是靠一部电影,不作为的人即便看了电影也无非就是艳羡罢了。

一般人可以比吗?我当初想减肥看了《我不是药神》王传君跳绳减肥跟着学,一个月下来就是膝盖软组织挫伤,修养好几个月,没减肥反而胖了,普通人减肥就是要道听途说,不断试错,减肥减到抑郁厌食胃病的例子从来都不少。

就像不看攻略玩一款游戏,而明星减肥是有人在旁指导,写好了所有攻略,不是说她减肥不辛苦而是和一般人相比难度真的低了很多,她减肥是为了工作,关系少数几千万票房,谁给我几千万减肥算什么。

这电影的营销铺天盖地,都是减了100斤,对电影剧情宣传很少,难免让人厌烦,演员为了符合角色形象减肥增肥本身就是分内事,这也要作为重点宣传,是大环境对敬业的要求在逐步降低,还是对电影品质的不自信?

现在导致电影好不好看不重要了,自这部电影的关于减肥的过度宣发开始,再到现在对于剧情的大致了解,贾玲在我心中是一个有毅力的投机者,我欣赏她的毅力,但我不认同她有意或无意的投机。

别人如果能欣赏到这部电影的优点,并且激励了自己,那他大可以喜欢,那是他的事,但对我而言,这部电影是个成功的商业电影,不是一个经典得让人越品越香的电影。

剧情没有吸引人的点,经不起仔细琢磨,全是一时感动的买卖,很少电影的特质(对比那种立刻浮现在脑海的经典电影就知道它缺了什么)

所以比起期待电影那个一眼看到头的剧情发展,我更期待的是:因为减肥这个噱头而被吸引去看电影但是最后失望的观众,还会为贾玲下一次或许是增肥成功或者是什么其他事情而新出的电影买单吗?

又或者,她如果不改变,这样拍出的电影什么时候会遭到全部人的拒绝?

营销铺天盖地,故事浮于表面?你给《热辣滚烫》打几分

原作《百元之恋》不是励志电影,恰恰相反,它其实是一部反励志电影,女主打拳的契机是因为看到了拳击比赛后和对手拥抱的那一个瞬间,再透过女主比较丧的人设下,其实内心也可以被理解和关怀,但缺乏自信的表达能力和拒绝别人无理要求的勇气。

而这些她缺失的东西在练拳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有了觉醒,最后虽然她依旧败给了现实,但她也还是得到了对手的拥抱和尊重,不是说片面强调比赛输赢的重要性。

也不是说讨厌翻拍,而是贾玲诸多作品都是以借鉴和翻拍的这种形式呈现给观众,造成的一种影象,励志不励志不好进,但这无疑是给中国的电影市场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翻拍会火,票房大赚。

那电影从业者还需要写啥剧本?就光指着好的国外剧本润色就好了。

《热辣滚烫》到底算不算一个好作品很难讲,但它一定符合市场规律,凡机会主义者确实能混得风生水起,这部电影的原剧本是符合日本他们自己的以前的社会现象。如果要改编,必定要结合当下我们中国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一个躺了十年的废宅在如今的国内社会背景下,还能找到对象已经很玄幻了,再其次就是,日本的本身人口少,而且还是发达国家,经济压力平均没有那么重,所以躺了十年去找工作能找到是比较合理的一件事情,他们的《百元之恋》虽然没有对这些背景提到,但是是符合他们国情的。

而你放到我们中国,别说躺了十年。我当时一个应届生找工作都要求工作经验,超过一年就问你为什么没有工作,何况一个十年没有工作的普通人。《百元之恋》是2014年上映的,而如果贾玲拍的这部时间放到零几年的时候,可能还比较让人信服。

这我也不能说他没有用心,因为可能他只是导演而不是编剧,但凡看过编剧的教材书便知道写剧本是要反映社会现实的,纯粹为了一个故事,是虚幻的缥缈主义,经不起推敲不会成为经典。

同时电影的营销手法我是真不喜欢,电影的质量其实没有那么烂(当然也算不上什么经典),但是铺天盖地的宣传一样让我非常反感,这次电影质量十分制我打七分,营销手法直接负分。

这些年这类片子很多,不能说不能拍这类片子,但要说这类片子真的记录了时代,探讨了人性,那只有贻笑大方了。评论一部电影,觉得先要想一想这个故事值不值得用电影记录? 后世会怎么看这部片子? 用电视剧、短视频、新闻等其他手段是不是能代替?

如果完全能代替,这就不算一部成功的电影。

贾玲太牛了?真的是中国女导演“第一人”

贾玲真的找了一个行业内最牛逼的宣发公司,没有之一,这个公司的宣发节奏,可以说完美卡住了大部分网民的高潮点。

电影曝光开始,以减肥为噱头,拉高期待值。

上映当日,减肥热搜席卷整个互联网,包括央视在内的所有媒体,全都在关注减肥成果,再加上贾玲正面出现在镜头前,把营销拉入第一个高潮。

上映第二天,热点变成了亲情与友情,说的是贾玲与母亲、贾玲与张小斐,其中张小斐的出现,是为第三天的热搜埋下的伏笔。

上映第三天,“贾女郎”成为了主推热点,同时再吃一波女性主义的流量,大量类似“只有女导演能拍好女演员”的帖子出现在热搜上,但持续时间不长,估计是宣发公司也意识到,走这条路很可能遭到反噬,于是就紧急叫停,改为推张小斐,说她是70亿票房女演员,顺带杨紫也出来蹭了一波。

上映第四天,电影的热点终于回到了剧情上,出现了“贾玲为了让观众放下手机付出多少努力”此类的热搜。要不是半路杀出来个“春山学”,估计这部电影还会继续霸榜热搜。

其实我还是很期待宣发公司接下来的宣传重点,可惜现在应该看不到了。

我感觉贾玲因为是女导演所以她比较懂女性,懂得营销什么来博取眼球,获得大家的共鸣去支持她。我的好几个朋友都给我说什么,电影其实一般,但是贾玲足够真诚,所以值得在春节陪家里人去看。

所以说,这部电影的成功不在于她拍的多好,而是她减肥健身确实鼓励到很多人。而且与张艺谋不同的是,她的镜头没有像张艺谋那样令人不适,没有直接对着受害女性拍,在这一部分就会获得一些宣扬女权主义者的支持。

总体来说剧情是比较老土的,艺术性不高,但作为商业片是成功的。

0 阅读:0

令狐伯光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