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时加上这4个动作,降血糖效果翻倍!不知道的糖友亏大了

忆南聊健康 2025-03-15 13:02:57

走路是最简单的降糖运动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走路时加入下面4个特定动作,能让降血糖效果翻倍!

01

高抬腿

高抬腿可以激活腹部肌肉,减少腰围,提升全身燃脂效率。

AI生成,仅供参考

走路时收紧腹部,大腿抬高,迈出大步;保持节奏,至少持续10分钟。

这种走路方式,非常适合体重超标的糖尿病病友。

02

高摆臂

双手微握拳,大臂带动小臂前后大幅摆动;前手尽量与地面水平,后手伸直后摆,活动肩肘肌群,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能量消耗。

AI生成,仅供参考

每分钟90~120步,持续20~30分钟。

03

扭腰摆胯

走路的时候,调动腰腹及下肢肌群,自然扭动腰部,同时摆动胯部,能增加热量消耗,改善身体灵活性。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哦。每次持续30~40分钟。

适合病情稳定、无关节问题的糖友。

04

变速

快慢交替变速走,可以提升心肺耐力,刺激胰岛素敏感性,强化降糖效果。

AI生成,仅供参考

慢走(60~90步/分钟)3~5分钟→快走(90~120步/分钟)3~5分钟,交替进行;总时长20~30分钟。

这种方式适合无严重并发症,且体能较好的糖友。

此外,长期便秘或胃肠功能弱的糖友,走路时还可以缓慢打圈按摩腹部,能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改善消化功能。

· 注意五点 ·

1.时间:饭后1小时开始(从吃第一口开始计时)[1],每次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运动超过1小时,每30分钟测一次血糖[1]。

2.强度:微微出汗、能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

3.频率:每周3~7天,间隔不超过2天[1]。

4.测血糖:运动前15~30分钟测一次血糖;运动后半小时测一次血糖。规律运动一段时间后,可减少血糖监测频次[1]。

5.禁忌:不要空腹或注射胰岛素后立即运动,以免低血糖。1型糖友运动前血糖需控制在7~10mmol/L,2型糖友控制在5~13.9mmol/L[1]。

年老体弱或有并发症者的糖友,需咨询医生后调整运动方案,要量力而行哦。

身体灵活的糖友,可以尝试组合动作(如高抬腿+高摆臂),或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强度。

坚持一个月,会有惊喜!

参考文献:

[1]高血糖症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

0 阅读:0
忆南聊健康

忆南聊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