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总是让我们每2~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到底是什么?
糖化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清中的糖类(主要指葡萄糖)通过非酶反应相结合的产物。
简单来说,糖化血红蛋白就是血液中的一种特殊物质。
我们可以把血液想象成一条运输营养的“河流”,而血红蛋白就像是在河里载货的“小船”,它把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AI生成 仅供参考
当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相遇时,它们会慢慢地、不可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把糖水涂在干面包上,一旦涂上,糖水和面包就分不开了。
因为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它的数值能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不是某一天的血糖高低。
即使有一天吃了很甜的东西或者特别饿,或者因为紧张、生气等情绪导致血糖短暂升高,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也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它能更客观地反映血糖的长期控制情况。
不过,糖化血红蛋白也不是万能的。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镰状细胞病、怀孕(中晚期)、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艾滋病、血液透析、近期失血或输血、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等,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可能会受到影响,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用?
糖化血红蛋白的数值(HbA1c)对糖尿病患者监测非常重要。
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昏迷患者,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还能帮助判断是否和糖尿病有关。
一般来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分为5个级别,其中最后一个级别危害最大,需要立即降糖。
HbA1c的数值和血糖控制情况的关系如下:
4%~6%:血糖正常,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能量需求,请继续保持这种健康生活方式。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说明胰岛素分泌曲线接近生理性分泌曲线,血糖水平接近正常范围的下限,应加强饮食和运动管理,必要时可以口服二甲双胍治疗)。
如果HbA1c高于7%,通常意味着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不太好,可能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的问题。
7%~8%:血糖控制一般(说明糖水平高于理想范围,需要加强饮食和运动管理,口服降血糖药物,避免进一步恶化)。
8%~9%:血糖控制不理想(血糖水平已经超出正常范围,增加并发症的风险。应更积极干预饮食和运动管理,同时需调整降血糖治疗方案如两种降血糖药物联用等。)
大于9%:血糖控制很差(血糖水平严重失控或未控制糖尿病,存在高血糖危象,易出现并发症需要立即医疗紧急降糖治疗)。
一般来说,如果糖化血红蛋白小于或等于7%,说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大于或等于8%,就需要加强血糖控制;如果大于9%,则说明血糖控制很差,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HbA1c与血糖控制
HbA1C(%)
血糖控制情况
4%~6%
血糖控制正常
6%~7%
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
血糖控制一般
8%~9%
血糖控制不理想
>9%
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4%
血糖偏低,易出现低血糖
如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过高,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可以有效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是多余的,也绝非可有可无,更不是医生故意让大家多花钱。
它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治疗效果或是否更改治疗方案,还能提醒我们注意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建议每2~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这样可以及时了解血糖的长期控制情况。
如果血糖控制比较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半年到1年检查一次。
糖友一定要重视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检测,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