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几页萨提亚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里面提到,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或者一个面部表情都是一种信息,会影响孩子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书中分享了一个故事:
母亲从三岁孩子手中接过一束花,面带微笑温和地说:“你是在哪儿采到的这些花啊?真是个乖孩子!告诉妈妈这么漂亮的花是哪儿来的呢?”
另一种情况,母亲可能用讯问的语气说:“你是在邻居家的花园里摘的吧”。
前面的母亲充满了欣赏和好奇,这样做会增强孩子的自信;
而后面的母亲带着指责,暗示孩子这种行为属于偷窃,会让孩子产生罪恶感和不自信。
自信,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特别宝贵的自我价值感。
自信的孩子可以经受住许多生活的挫折,不管是来自学校的,还是同龄人的;
缺乏自信的孩子,即便在成功之后还是会怀疑自己的价值,一件小事就会让他有天塌下来的感觉。
萨提亚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他的自我价值感的建立,大部分源自于家庭教育。
这段话令我想到了昨天家里发生的一件小事:
昨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七岁的儿子坐在餐桌旁吃饭,让我给他盛一碗饭米饭,我让他自己去盛。
他说:“我是皇帝,你是我的太监。”
我心里有点惊讶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就问他:“那你姐呢?”
他说:“她是皇后。”
我又问:“那你爸呢?”
他回答:“我爸是我的贴身侍卫。”
我真的哭笑不得。一方面,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悠然自得,自信到都点自大的样子,也欣赏他幽默可爱、观察敏锐的一面。
另一方面,我也能感受到,父母在他心中的地位,就是他看到的我们把他放在心中的地位。
我之前把孩子放在了我生活中可能90%以上的地位,忽视了自己,也忽视了伴侣。
我们这把孩子放在自己之上的父母,让孩子习得了,他自己比我们更重要。
所以,我立马进行了一个反思:
孩子长大了,要逐渐退出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自己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负责。我自己则要把注意力多关注到自己的需求上去。
做一个榜样式的妈妈,而不是一个保姆式的妈妈。
不管孩子是否优秀,我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地接纳和爱,其他的不必焦虑。
不用悔恨过去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那会让过去成为我们的负担;
也不必担忧未来,那会让我们错过当下。
把关注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
我们努力给孩子创建一个和谐有爱的原生家庭,孩子才有心理能量,去追寻他的梦想!
愿每个孩子都自信满满,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