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过江!广州海珠湾隧道今日贯通!

靖二氧化碳 2024-07-17 14:12:33

7月15日

由铁四院勘察设计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广州第一盾

广州海珠湾隧道双洞贯通

未来,广州中心城区至广州南站

可实现15分钟互达

海珠湾隧道工程纵跨海珠区、番禺区,全长4.35公里,其中盾构段长2102米,开挖直径达15.07米,是广州第一条超大直径盾构隧道。项目于2020年12月正式开工,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先后于2023年3月和5月从番禺区南浦岛始发掘进,历经16个月“穿江越城”,双双实现顺利接收。

海珠湾隧道工程路线图

海珠湾隧道工程所处位置

地表建构筑物密集、周边交通繁忙

且需穿越复杂地质

包括长距离穿越泥质粉砂岩地层

两条断层破碎带

隧道最大埋深53米

建设难度大、管理要求高

两台盾构机对比掘进

为复杂红层掘进积累宝贵经验

结合多年穿江越海盾构施工的丰富经验,项目团队在刀盘刀具、冲刷系统、环流出渣、耐压耐腐蚀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研究、设计,量身打造了“大道先锋号”、“开路先锋号”2台15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配备了伸缩式主驱动、伸缩摄像头、VMT自动测量监控系统以及刮刀磨损检测等多项创新技术。

首次在同一项目开展常压和常规刀盘适应性设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台盾构机分别采用常压刀盘和常规刀盘,这也是国内首次在同一项目、相同地层中分别采用常压刀盘和常规刀盘盾构机进行施工对比,为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在复杂红层中掘进积累宝贵经验。掘进以来,项目最高月进尺达到324米,刷新了超大直径泥水平衡式盾构机在华南地区复合地层的掘进速度纪录。

超大直径盾构磨群桩施工

既有建筑物“原封不动”

盾构隧道施工现场

在双线盾构机掘进200米处,需要穿越一栋总建筑面积达2.35万平方米的6层框架结构楼房,该楼房的67根桩基入侵到盾构掘进范围,侵入隧道约7至9米,最大直径的钻孔灌注桩达1.5米,盾构机需要进行大规模磨群桩施工。

磨群桩施工示意图

项目团队大胆创新,先后攻克低净空下微型钢管桩施工、受限空间下基坑开挖、超10000吨上部建筑受力体系转换等难题,对既有建构筑物实行“原位保护”,即在不拆除建构筑物的情况下进行桩基托换施工,避免大拆大建,最大限度减少了施工对周边企业、居民的影响,顺利完成国内首例最大规模超大直径盾构磨群桩施工。监测数据显示,磨群桩过程中房屋差异沉降1.53毫米,实现基本无扰动穿越。

连续穿越密集建筑群

实现毫米级沉降控制

技术人员检查盾构机工作状态

海珠湾隧道在穿越洛溪岛时,影响范围内的房屋达到600余户,是国内首条在复杂红层地质连续穿越密集建筑群的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这些房屋大多数是“握手楼”,基础浅、楼层高,抵抗地层干扰能力弱。

海珠湾隧道工程穿越多处风险源

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缓释型砂浆同步注浆材料,下穿过程中采用洞内注浆方式,并对敏感房屋沉降、倾斜进行“一对一”监测,及时掌握、分析重点建构筑物动态信息,实时进行数据调试,始终将盾构机参数保持在最优状态,实现了毫米级沉降控制。

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

助力“洞中洞”施工

联络通道是设置在两条隧道之间的一条横向通道,承担着乘客安全疏散、隧道排水及消防等重要功能。海珠湾隧道主线隧道盾构区间范围内设6座横向联络通道,区间长度在14.8米至18.1米之间。

联络通道施工示意图

项目团队在国内首次采用机械设备在主线盾构掘进的条件下同步实施超大直径水下盾构联络通道。根据项目特点,采用超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横向疏散方式,并利用掘进机在成型隧道内实现“洞中洞”的施工,极大节省了项目工期。

此外,为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铁四院设计团队以“开放、共享”的理念布局,在盾构隧道上部预留地下综合体及通道,联通隧道两侧“黄金”地块,实现城市景观提升,激发区域活力。

已成型隧道

目前,海珠湾隧道正在推进6座联络通道、行车道板和附属工程施工,同步加快南洲桥梁段及明挖隧道主体结构施工,全力确保项目2025年建成通车。届时,海珠、越秀等中心城区到广州南站的行程有望缩短至15分钟,可有力增强广州南站的集疏运能力,进一步释放其核心门户枢纽功能,强化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水平。

(来源:中国铁建)

0 阅读:195

靖二氧化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