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级森严的旧社会,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出身卑微的通房丫头,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简直比登天还难。
而有这样一个通房丫头,每天站在主子们的饭桌旁伺候,一站就是24年,滋味可想而知。
看着别人享受着荣华富贵,自己却连坐下来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但最终因为不负众望高中会元,彻底改变了母子的命运,她也从一个卑微的通房丫头变成了受人尊敬的会元之母。
只能吃剩饭剩菜
清朝浙江巡抚谭钟麟,是晚清有名的封疆大吏,他的府邸那可是相当气派,一到饭点儿就更热闹。
谭钟麟作为老爷自然稳坐正中央,正房太太陈氏出身名门,每天打扮得雍容华贵,举手投足间都是大家太太的范儿,就坐在谭钟麟的旁边。
除了他们俩,少爷小姐们再加上来来往往的丫鬟仆人,一屋子要容纳不少的人。
但这房间里也有一个格格不入的身影。
每次谭家吃饭时,餐桌边有一个女人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都不敢乱瞟。
她穿着朴素不施脂粉,和满屋子的绫罗绸缎比起来,显得有些寒酸。她就是李氏,谭延闿的亲生母亲,也是谭家老爷的一个妾。
按理说妾也算半个主子了,怎么还得站着吃饭?这就是旧社会那套规矩了,妾的地位再高,也比不上正房太太,更别说跟老爷比了。
在谭家,李氏24年来顿顿饭都得站着,像个伺候人的丫鬟似的,哪有资格上桌?24年想想都觉得心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李氏就这样站在餐桌旁。
她看着饭桌上的人和和睦睦的,只有她自己像个局外人。
逢年过节谭府更是热闹,大鱼大肉摆满桌子,但李氏还是站在那里看着别人吃,自己一口都尝不到,等到主子们吃完了她才能吃点剩下的饭菜。
有时候孩子们吃剩的点心,她也会偷偷留下来,等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慢慢品尝。
谭家的大小事情,李氏也都看在眼里,谁受了老爷的夸奖,谁又挨了太太的责骂,她都一清二楚。
她知道谭家在外面的风光无限,也知道内里的勾心斗角。但她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做,只能站在那里看着。
对于李氏来说,这24年是她人生中最漫长,也是最煎熬的岁月。
但她心里还是有一点希望的,她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摆脱这种卑微的处境,能够堂堂正正地坐在餐桌旁和家人一起吃饭。
生孩子时遭遇难产
要说李氏到底是怎么给谭钟麟生了个儿子的,故事还挺长的。
她小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为了让家人少张张嘴,她被卖到了谭家当丫鬟。
进了谭府李氏才知道什么叫“人比人气死人”。谭家可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这房子又大又漂亮,跟李氏以前住的破茅草屋简直天差地别。
府里的丫鬟仆人也是个个穿得体面,吃得也好,就她一个粗使丫鬟,每天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吃的是剩菜剩饭,还经常挨骂。
不过李氏这姑娘天生模样长得就好,再加上干活麻利人也勤快,很快就引起了谭老爷的注意。
谭老爷见过美女无数,可他偏偏就看上了李氏,一来二去李氏就变成了他的通房丫头。
按理说这可是飞上枝头变凤凰的好机会,可李氏的日子并没有因此好过多少。谭老爷对她不过就是一时新鲜,没有多少真心实意,李氏还是得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一个不小心惹了老爷不高兴。
1879年的一天晚上谭老爷喝得醉醺醺的,进了李氏的房间,第二天早上老爷醒来拍拍屁股就走了,留下李氏一个人躺在床上,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她不知道自己该高兴还是该难过,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一个月后李氏发现自己怀孕了,这可是个大消息。
她心里又惊又喜又有点害怕,惊的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怀上了,喜的是有了孩子自己的地位就能稳固一些,怕的是谭家子嗣众多,老爷会不会不在乎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
就算怀了孕,李氏的日子也不好过,她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干活也越来越吃力。
转眼就到了生产的日子,李氏的肚子疼得厉害,稳婆说是难产没有办法。丫鬟仆人们赶紧去通知谭老爷,可谭老爷当时正在睡觉,被打扰了很不高兴,不耐烦地说了一句“吵死了!”,就翻了个身继续睡了。
李氏疼得死去活来,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她紧紧抓着床单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终于把孩子生了下来,是个男孩。
孩子挺健康的,李氏也因为生了儿子,总算从通房丫头“转正”成了妾室,可她的生活还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在谭家妾的地位依然很低,李氏还得继续伺候老爷和太太,干各种各样的家务活。
不过有了儿子,李氏心里总算有了点盼头。她希望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改变他们母子的命运。
儿子24岁高中会元
谭钟麟给这个儿子起名谭延闿,谭延闿也没让李氏失望,从小就特别的聪明,人家孩子还在玩泥巴,他三岁就开始读书了,六岁就进了学堂。
他上学堂的时候,别的孩子背一首诗要半天,他一下子就能背下来,而且还能倒背如流。
先生讲的课他一听就懂,还能举一反三。每次考试他都是第一名,把其他孩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先生们都夸他是个小神童。
李氏虽然自己不识字,但她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总是鼓励谭延闿好好学习。
李氏常常教导儿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她常说的就是让儿子忍耐坚持,只有这样才能熬出头。这几句简单的话,深深地印在了谭延闿的心里,成了他日后为人处世的准则。
谭延闿也特别孝顺,他知道母亲在谭家过得不容易,所以他学习更加努力,希望将来能出人头地,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每次看到母亲在饭厅里站着他心里就特别难受。他也想让母亲坐下来一起吃饭,可他明白,当时他还太小什么都做不了。
谭延闿一天天长大,也越来越懂事。
他为了改变母亲的命运,学习更加刻苦,每天都挑灯夜读废寝忘食。
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开始了,24岁的谭延闿也参加了这次考试。
他最终高中会元,成了湖南省的第一名,谭老爷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太太陈氏也喜笑颜开,觉得脸上有光。
谭家的其他少爷小姐们,也都对谭延闿刮目相看。
最最高兴的当然是李氏,她那么多年的辛苦付出还有隐忍,终于得到了回报。谭延闿的功成名就彻底改变了李氏在谭家的地位,她不再是那个卑微的妾室,而是谭家的功臣,是会元老爷的母亲。
谭家上上下下对她的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那些对她冷嘲热讽的丫鬟仆人都对她毕恭毕敬,一口一个“李夫人”叫得特别亲热。
最让李氏感到欣慰的是,她终于可以和家人一起坐在餐桌旁吃饭了。
那一天谭老爷当着全家人的面让李氏坐下来一起吃饭,这句话在李氏听来,比什么都动听。
24年了,她终于可以不用再站着吃饭了,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儿子带给她的,她为儿子感到骄傲,也为自己感到骄傲。
儿子想让她风光出殡
可李氏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病倒了,虽然谭延闿请了最好的大夫给她看病,但她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李氏这一辈子也没享到太多的福气,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谭延闿正在外地处理公务的时候听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时,他什么都顾不上,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日夜兼程赶回上海奔丧。
回到家看到母亲静静地躺在那里,谭延闿声大哭。
他跪在母亲的灵前一遍遍地呼唤着“娘”,他后悔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后悔自己没能让她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料理母亲后事的时候,谭家族老们出来阻拦,他们认为李氏只是个妾,按照规矩出殡不能走正门,也不能享受正室的待遇。
谭延闿一听就火了,他觉得母亲一辈子太苦了,走的时候一定要风风光光地走。
族老们当然不肯答应,他们觉得谭延闿这样做,完全不把谭家的规矩放在眼里。双方争执不下,谭延闿甚至以自己的性命相威胁,说如果不能让母亲以正室之礼出殡,他就一头撞死在母亲灵前。
周围的邻居们听他这么说,也去帮忙劝族老,让他们成全谭延闿的一片孝心。最终族老们妥协了,同意让李氏以正室的礼数出殡。
出殡那天场面十分浩大,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
李氏的灵柩从谭家正门抬出,沿街百姓都很感动,很多人赞扬谭延闿的孝心,说他是“真孝子”。
谭延闿用自己的行动,让母亲在人生的最后一程,获得了应有的尊严和荣耀。
李氏的从一个被卖到谭家的贫苦丫鬟,到最终以正室之礼风光大葬,也算是传奇的一生。
如果没有谭延闿的孝顺和努力,也许她的一生就会非常平淡且憋屈地度过了,去世也很快就会被遗忘。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出色的儿子,她才能够逆袭,被人叫做结局最好的通房丫头。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也是李氏用一生的隐忍和付出换来的回报。
也许在那个时代,像李氏这样的女性还有很多,她们承受着生活的苦难,却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信源:
艺述史 2024-10-23
结局最好通房丫头:饭桌前站24年,因儿子中举改命,以正室礼出殡
作家邓海春 2024-09-05
通房丫头的历史与命运
#秋日生活打卡季#\u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