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美观大方的第三窟佛像:
本次旅游参观云冈石窟是从第一窟开始的,第一,二两窟基本没可看的东西。进入第三窟后室,忽然眼前一亮,三座造型极其精美的佛像出现在眼前。一座高10米的巨大坐佛—阿弥陀佛坐在中间,他的两侧分别站立着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两者都是6米多高。仔细观察他们,各个部位都雕刻的极其精美细腻,表情自然大方,衣纹流畅自然。再看皮肤肌肉,丰满细腻,有真实肉体的感觉。面部神态安详,自然和蔼,并无一般神像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可以对比第5窟的大佛,相比之下,总觉得5窟大佛的面部有一些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感觉。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第三窟
这三尊佛像是云冈石窟中最令人喜欢的三个石刻雕像。从这三尊雕像的造型,人物面部的肌肉表情,大佛右侧的观音菩萨的头冠的细腻花纹,都很接近西方古希腊和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大理石雕刻。现在考证出这是唐朝初期的作品,使人领略到1400年前中国匠人(不知能雕刻出这样水平的人是否可称为雕刻“家”了)的雕刻艺术水平。
第三窟
这第三窟其实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洞窟岩面高25米,宽50米,窟内可容纳3000多人。这第三窟又名灵岩寺,相传是当年建议和主持兴建昙曜五窟(16-20窟)的昙曜和尚的译经楼。昙曜不仅是开凿云冈石窟的先驱,同时也是石窟寺译经的创始者。
第三窟
据专家分析,从这三尊佛像的风格看,应为初唐的作品。而从窟内的凸凹不平的地面,以及周围石壁上没有任何其他雕刻作品,这第三窟显然是一个没有完工的洞窟,而且是云冈石窟中较晚期的作品。
第三窟
云冈石窟中的美女形象:
在云冈石窟中的大佛和主佛都是男性,也就是说,石窟中主要的雕塑都是男子。但在云冈石窟中,也有许多女子的雕像,尽管她们大多都是做服务工作的,但是都塑造的很美。这就是在很多云冈石窟的说明材料中出现的“供养天”,“伎乐天”,“飞天”等等称呼的女子雕塑。据有的资料中介绍,这类带“天”字的称呼,是北魏时期佛教文化中专门使用的词汇,这个“天”字,是指在天界上工作的人,即“天人”的意思。不知为什么,后来就把“人”字给省略了。因此“伎乐天”就是“伎乐天人”,即在天宫奏乐的乐伎。而“飞天”中的“飞”是飞舞的意思,所以“飞天”就是在天宫专门跳舞的人,即舞伎。而“供养天”我想就是在天宫中,专门负责管理生活的服务人员吧。
飞天
飞天
飞天
先介绍几个关于“飞天”的雕塑。以前所知道的“飞天”,就是众所周知的敦煌壁画中的向天上飞舞,长裙飘逸,彩绸环绕的两个美女。以前以为“飞天”就是那张壁画的名字。这次参观后才知道飞天的真正定义。云岗的飞天不如敦煌的那两个潇洒美丽,但是朴实无华,让人觉得更真实。第8窟后室侧有两个对称的护门神浮雕,每个护门神上部各有一个飞天。护门神叫做鳩摩罗天,它有五头六臂,长发披肩,骑在一只孔雀背上。他的五个头的头顶上就是一个飞天。这个飞天形象虽然不能和敦煌壁画中的那两个最经典的飞天相比,但却朴拙典雅,优美自然。这个飞天和门神组合的雕塑造型奇特,十分生动,据介绍应属中国石窟中少见的艺术珍品。
飞天
飞天
如前所述,在云冈石窟21窟之后的20多个窟,因为基本都是北魏后期或更晚期民间开凿的,基本没有很好的作品。但也有例外,第34窟中的飞天就是其中之一。这两个飞天是云冈石窟中最美的飞天。不用过多描述,光看她们的造型舞姿和服饰飘带,就已经更接近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了。在第十窟内有一幅极美丽的彩色8个飞天一组的雕刻,在第六,第二十等窟中还有更多飞天雕刻,有机会去云冈旅游并有兴趣者可去参观。
飞天
飞天
飞天
听说云岗石窟内有一组供养天雕塑,非常漂亮,据传被梁思成先生称之为“东方的维纳斯”。在参观第10窟时,看到有一组端庄美丽的侍女雕塑,便以为是那组“东方的维纳斯”。后来才知道弄错了,反倒把真正的那组供养天雕塑给漏掉了,十分遗憾。不过这一组也很端庄漂亮,够格展示给大家。
飞天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