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大杨侃娱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预制菜,黑心棉,如今就连冬天穿的羽绒服也开始以次充好了, 央视亲自爆料“假羽绒骗局”,7万件伪劣羽绒服你上当了吗?
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羽绒服成为了不少人的“新宠”,但随着经济水平以及大众对羽绒服要求的增高,它的价格开始逐年上涨,从以往的几百到如今的大几千,可谁也没想到随着价格增加,一股“假暖之风”也开始滋生!
近日央视爆料,7万件儿童羽绒服含绒量几乎为零,商家大量利用飞丝碎绒以次充好,甚至为了增加羽绒服的重量,他们在里边增加了猪毛狗毛等杂志来作假,至于所谓的吊牌齐全的检测报告,也是商家随意拿钱就能买来的。
而所谓的飞丝碎绒,就是在羽绒服加工过程中,那些从羽毛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短丝,这些飞丝不仅质量差保暖性也大打折扣,所以通常会用作低价羽绒服,但这些到了主播嘴里,就会被吹的天花乱坠。而飞丝代替羽绒,在行业里也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而前段时间,就有网友注意到一家类似的服装厂,在直播间销售的儿童羽绒服价格异常低廉,面对这些情况警方也非常诧异,于是他们对这家服装店展开了暗中调查。
11月7日,警方第一次对他们进行突击检查,不仅抓获了三名涉嫌制假的嫌疑人,更缴获了7万多件伪劣羽绒服,而这些羽绒服的涉案金额更是高达700万元。
据悉这些羽绒服从外观上看,跟市面上的大品牌没有什么区别,但质量却是不及人家的万分之一,并且在调查中,警方发现吊牌上显示的含绒量高达70%,然而实际的检测结果却令所有人都连连摇头。
这些衣服里不仅没有羽绒填充,甚至取而代之的则是鹅毛鸭毛的边角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粉碎毛,其次在这些碎毛的检测中,调查员还发现了不少的狗毛以及猪毛成分,其质量可见有多低廉。
而这些所谓“飞丝”填充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效果差,还因为缺少高温消毒处理,存在异味和病菌的风险,一旦售卖到消费者手里,对儿童的健康很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威胁。
更离谱的是,水洗标上的绒子含量以及充气指标,在市场上成本只需要一两元就可以购入,所以看似这是一场人为主导的骗局,但殊不知飞丝充绒在市场上俨然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据悉这次爆出的制假售假品牌,涉及胖瓜家童装,迷你哆啦等,且截至目前,在各类电商平台上,已经搜索不到相关的品牌,可见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了打击。
而羽绒服的事件一经发酵,网友立即炸开了锅,一方义愤填膺的表示“寒冬腊月掏腰包买温暖,卖家竟然制假售假,良心何在?”但同时另一方则担忧“造假机构大多产业链复杂,小作坊多,想要一刀切可谓是难上加难”。
例如此前假酒,假名牌鞋等事件,商家利用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短板,从而进行行骗的招数屡见不鲜,但真正能做到后期治理的真的不多。
且随着如今经济水平的提高,羽绒服的售价也是与日俱增,比如在今年的五月份,含绒量90%的白鹅绒价格,已经从每公斤1069元,上涨到了每公斤1143元,而白鸭绒则从481元每公斤,上涨到535元每公斤。
所以随着假羽绒事件的爆火,网友对羽绒服的价格也引起了一波讨论,随着近几年商家推出科技感,雅鹿鸭鸭等在内的羽绒服品牌,羽绒服的价格已经达到千元,2023年底,一件7200元的羽绒服,更是引发了两亿网友的围观讨论。
而唯一能解释羽绒服价格暴涨的原因,消费者都一致认为是一分价钱一分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忽视如今地工资水平,消费水平逐年上涨,工资水平却常年不变。再加上国货羽绒服近年的确溢价严重,所以大家不得不转战低价市场。
所以看似是市场影响消费,也有很大的原因是消费影响市场,品牌只有丰富千元以下的价格生产线,才能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需求,毕竟不是每家每户都是百万富翁。
总结:
如今这场羽绒服造假风波,不仅揭露了商家制假售假,诚信缺失的本质,更告诫消费者买卖应提高警惕,同时相关部门只有严厉打击,才能还市场公平秩序。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